走马观花有游无学研学游变成了“跟团游”

暑假期间,河南博物院里迎来了许多游学团体

眼下正值暑假,各种研学游、博物馆游学活动热度不减,尤其是郑州小升初试卷现“博物院套餐”,更是为这个新兴市场添了把火。这份看上去很好吃的暑期文化餐,经过各类研学游机构的“包装”,真的“营养”了学生吗?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调查发现,研学游市场“有游无学”、名不副实的现象并不鲜见。

游学老师竟不知“公元”啥意思

8月7日,记者在河南博物院发现,仅一个上午就有五批少儿游学班陆续前来参观。其中,既有寓教于乐“走心”的,也不乏只游不学的团队。

开馆没多久,约30名身着统一T恤的孩子被分成3组入馆参观,每组有两名成人跟随。参观时,有孩子拿出手机朝文物拍照,闪光灯亮起,博物馆工作人员忙上前制止:“闪光灯对文物是有害的。”

当有孩子询问“公元”是什么意思时,带团老师说:“我也不知道公元啥意思,反正就是很多年。”全程几乎零讲解,只是照着文物标签介绍下名字,团队老师对孩子们说得最多的是:“走,走!”最终,一多半学生选择离开。

随后,一个戴着蓝帽子的团队,在举着旗子的讲解员带领下入馆参观,从妇好鸮尊讲到云纹铜禁,从文物价值到时代背景均有介绍,孩子们还拿笔认真记录。这是贵阳一家旅行社举办的九天研学游活动,之后还将到曲阜等地。随团老师说:“我们并非面面俱到,而是根据孩子兴趣所在重点讲解,整个路线和内容都经过设计。”

“研学游是深度游的变形。”

在旅游行业从业11年的孙羽,2016年开始在郑州做博物探索教育,今年暑假的博物馆课程早早就被报满。他认为,博物馆游学更重要的是学,“我们由相关专业的博士来设计课程,讲历史方面知识会到省博和市博,围绕主要展品进行历史背景和知识的深入讲解,而讲解火山化石方面知识,则会去地质博物馆。”

“未开放文物”也能参观?

7月底,有网友爆料称,陕西一个名为“石窟胜迹寻踪”的所谓精品小团,到洛阳、巩义的7天行程收费3850元一人,并声称“尽力给大家打开巩义石窟不开放的特窟”。该团体还在此前6月份的“汉三阙与北魏石窟考察”活动中,表示登封的“汉三阙可进去拍照”。

而文博圈里都知道,这几处文物因为条件不具备,并不对外开放。

登封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汉三阙不对外开放,只有一些学术机构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情况下,可以向文物局提交申请,通过审批后方可进入,其他个人和团体游览并不在此范畴,文物局也没有与研学游机构合作。巩义市石窟寺工作人员表示,由于部分石窟地面也有石刻,考虑到开放会带来磨损,所以不对外开放,更不会对研学游览团体开放。

一位研学游机构人士告诉记者,类似情况确实存在,“一般都是通过私下关系来实现,像这样的参观未开放文物环节,一般会被作为行程亮点,也是研学游产品的重要卖点”。

对此,河南博物院资深志愿者冯勇说:“河南作为文物大省,是很多游学机构的目的地,但类似行为会给文物带来安全隐患,需要引起重视。”

对于市场所存在的问题,从事研学游多年的王跃涵说,一些机构只是把孩子带到博物馆或者古迹遗址,简单例行讲解之后就自由活动,更像是走过场,而没有文博知识基础的老师讲解中还错误频出,误人子弟。有的研学游日程安排紧凑,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效果大打折扣,“日程安排‘满’容易营销,家长有时还会误以为‘值’”。在研学游内容设置上,有的还停留在培训班的模式,但真正的研学游内容设计需要有教育以及文博知识背景,否则很难确保研学游活动科学有效。

研学机构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国家旅游局批准实施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规定,承办方应为依法注册的旅行社,需配置研学导师、导游人员,研学导师负责制定研学旅行教育工作计划。至于研学师资,王跃涵表示,尚无明确行业要求,但他主动考取了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证和导游证,“最相关的可能就是这两个资格”。他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管理标准、明确监管主体、制定监管举措,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以“博物馆游学”之名开展粗放、走马观花的研学旅行活动,也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近日,国家文物局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博物馆研学旅行相关标准,丰富研学旅行课程体系,不断提升研学旅行质量。

◆小链接

今年4月25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全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实验校名单的通知》,确定郑州市教育局等10个单位为河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河南省实验小学等42所学校为河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校。同时,研学旅行情况将记入中小学生学期评价和毕业评价。

该《通知》显示,研学旅行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由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研究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有业内人士称,在国外,研学旅行是一个发展得非常成熟的旅游方式,孩子坐在博物馆有老师讲课;但是在国内,却成了夏令营,火了旅行社,火在旅游的部分,而孩子真正学到东西了吗?所以很多家长在质疑,也让这种旅游模式缺乏内涵。

“研学游”要根据教育大纲共同推进,应该有完整的课程体系。需要教育工作者与旅游行业的共同推进,形成课程、形成课时、形成教案。同时,作为旅游行业的从业者,也需要结合景区的特色,深入开发旅游文化,将文化做活、做深,建设有专长、有特色的研学基地。(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实习生 奚柔 文 记者 许俊文 摄影)

THE END
0.研学是什么意思研学活动有哪些研学注意事项→榜中榜知识近年来,我国的素质教育兴起了许多新的模式,最火热的当属研学旅游。那么研学是干什么的呢?研学是指以实践为基础,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结合教育资源和文化遗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体验文化,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研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有很多,活动类型也丰富多样,满足不同的教育jvzquC41yy}/ojniqq4dqv4iqqsbk882;9770qyon
1.高中研学强制去什么意思关于“高中研学强制去什么意思”,首先需要明确高中研学活动的性质。一般而言,高中研学活动通常不是强制性的,但具体情况需结合学校规定和当地教育政策综合判断。如果或若学校的研学活动通知中明确标注“自愿参加”,并将参与情况与学分、评优等不直接挂钩,那么学生及家长有权选择是否参加,学校不得强制要求。如果或若学校将研学活动纳入必修课 jvzquC41yy}/hrsfnc}/ew4ygpjb1zd765=9;:90jvsm
2.暑期研学是什么意思(介绍)暑期研学是什么意思(介绍) 研学的概念比较宽泛,它所包含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理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暑期研学是什么意思(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暑期研学是什么意思 暑期研学是指学生在暑假期间参与各种实地考察、调研和实践活动,以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培养能力和积累经验。它jvzquC41yy}/z~jzkng/exr1tgjjcwkzwt0e:>;35860qyon
3.研学是什么意思?是智商税吗国际研学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选择研学旅行时应该保持理性,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被商业化的宣传所迷惑。同时,也要学会甄别项目的真伪,选择那些真正能够促进个人成长的研学活动。 综上所述,研学旅行本质上是一次寓教于乐的学习旅程,它有潜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次宝贵经历。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那些缺乏实质内容、价格虚高的所谓jvzquC41yy}/zqi0ep5jpot1{z52;<;650nuou
4.高中暑假研学是什么意思1. 如果研学活动以“行走的课堂”为理念,那么它会将课堂知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例如参观历史文化遗址、jvzquC41yy}/hrsfnc}/ew4ygpjb1zd76699;9;0jvsm
5.游学夏令营是什么意思参加游学夏令营活动的益处有哪些→MAIGOO知识那么参加游学夏令营活动的益处有哪些呢?一起到文中来看看吧! 一、游学夏令营是什么意思 1、游学(Study Abroad),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20世纪随着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Experiential Learning ModeljvzquC41o0sbkptq0eun1ptqoco04@;8384ivvq
6.宣城泾县:研学游快速出圈游有所乐,游有所思,游有所学。泾县将不断开展研学品牌活动,推出研学精品路线,通过人文、历史、艺术、农业等多业态的深度融合,打造有内涵、有特色、有深度的研学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在推进全县文旅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让研学游成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二课堂”。(李希蒙 陈丹丹)jvzq<84cj0vfqyqg0eun0ls1p4532;8126851l8963<5/=55:;?497mvon
7.贵阳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深度体验需求调查问卷* 9. 您希望研学活动结束后,学校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吗? 非常希望 比较希望 无所谓 不太希望 完全不希望 * 10. 您对红色研学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三、教师群体问题(选"教师"答) * 1. 您校组织红色研学的频率? 每学期1次 每学年1次 很少组织 从未组织 * 2. 您觉得红色研学对学生成长有必要吗? 非常必要jvzquC41yy}/ys}0ep5wo8VdEkHl97furz
8.游学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把游学等同于"带着课本去旅行",其实这是对游学的最大误解。教育部2014年发布的《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里明确指出,游学(研学旅行)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jvzquC41yy}/srszwg9777hqo1}fpmf16;?8;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