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华南理大学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面对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华工人用定力迎接挑战、用奋斗把握机遇,奋力书写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华工篇章。学校办学发展得到国家、部省等各级领导的多次赞誉,得到全球校友的鼎力支持,这让全体师生员工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为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注入了强劲动能。
2022年,华南理工人拥有了更多珍贵的记忆。那些重大的活动、动人的故事、振奋的成就仍历历在目。为集中展示学校过去一年里取得的重要成果,鼓舞激励全校师生在新起点上再出发,学校面向全体师生、校友及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友好人士,举行“华南理工大学2022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经初步整理,现将20条候选新闻公示如下,并进入网络公开投票环节(投票结果将作为评选重要参考)。
请投出你宝贵的一票!
华南理工大学热学热议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就学习宣传贯彻进行动员部署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华南理工大学积极部署,线上线下结合学、领导干部带头学、不同群体专场学、院系师生全面学,通过在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广州国际校区设领导干部、学生代表、师生党员发展对象等9个专场、168个会场集中观看,以及通过网络、电视、广播自学等方式,组织3万余名师生收听收看了大会开幕会。
随后,华南理工大学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部署会,就全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全面动员部署,统筹推进五大重点任务、110项具体行动。
学校2个基层党组织入选第三批教育部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名单
3月份,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重光电系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新闻网链接:
华南理工大学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华南理工大学获得2021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这是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基层团组织的最高荣誉。
新闻网链接: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在全校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下,校团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融入学校中心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思想引领主责主业,推进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推出一系列服务青年的品牌项目,着力提升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切实推动了学校共青团事业再上新台阶。
庆祝华南理工大学组建70周年发展大会隆重举行
七秩芳华育桃李,百年初心创一流。12月17日,庆祝华南理工大学组建70周年发展大会(第二届全球校友代表大会)在广州国际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人民网、南方都市报、学校官微官博等多个平台同步向全球直播,海内外累计观看人数近50万,点赞数超66万,分享转发超1.1万。
学校举行组建70周年发展大会,既是全面总结学校办学成就和经验,也是面向未来激励全校师生向更高目标迈进和攀登的思政大课。大会现场,还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和创新发展揭牌仪式。
同贺母校生日 全球校友接力亮灯送祝福
从北京到纽约,从湾区到全球,57万校友硬核表白,让华南理工大学的名字炫酷闪耀!校庆之际,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湖北、浙江、香港、澳门,美国硅谷、南加州,加拿大温哥华等海内外校友会纷纷接力,用城市地标亮灯、无人机展演等方式为母校送上祝福,不仅在华南理工人朋友圈刷屏,还在校内外融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进行传播。据统计,系列校庆主题视频播放量突破700万,在“全国高校视频号影响力周榜”中排名第1位;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200万,排名微博热搜第3位;学校官微推送居全国高校官微影响力周榜第3位;主流媒体报道阅读量突破1000万。
《华南理工大学章程》修订 第三版校徽公布
修订后的章程紧密结合“三新一高”要求,紧密结合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历史,总体框架稳定,整体篇幅由原来十章92条变更为十章91条。修订内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二是不断强化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三是始终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使命,四是充分融入学校历史研究和办学发展新成果,五是把法治思想贯穿章程修正案。
在学校组建70周年暨建校105年之际,第三版华工校徽正式上线。第三版校徽以最早办学源头的时间起点为依据,将现有校徽中的“1934”调整为“1918”,保留了寓意学校蓬勃发展的木棉花,保留了蕴藏厚重办学历史底蕴的牌坊。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全面建成
9月13日,华南理工大学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学校党委书记章熙春、校长张立群、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马曙、广州市番禺区委书记黄彪、校友代表刘毅翔和学生代表李唯一同上台,与现场和云端的各界人士共同见证了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全面建成的历史时刻。
教育部任命张立群为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8月26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召开干部教师大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在会上宣布了部党组任免决定:张立群同志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高松同志不再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
华南理工大学新增两个ESI全球前1%学科计算机科学跻身前1‰
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数据显示,华南理工大学数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两个学科已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同时,计算机科学也已跻身全球排名前1‰,进入国际顶尖学科行列。 这些成绩是学校近年来 大力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取得成效的缩影: 基础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高层次人才和队伍建设厚积薄发,承接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学科创新平台进一步夯实。
10
广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
6月30日下午,由华南理工大学承办的广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下称“省大运会”)顺利闭幕。该赛事于5月8日云端开幕,历时54天,由华南理工大学独立承办12个运动项目,并首次将武术长短兵项目正式列入比赛。全省155所高校共派出1605支队伍、23600余人参赛,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本届省大运会共决出517枚金牌、489枚银牌和485枚铜牌,游泳和田径比赛中共有58个项目打破省大运会纪录。
本届省大运会中,华南理工大学获“特别贡献奖”,包揽甲组奖牌榜和团体总分、乙B组奖牌榜和团体总分四项第一,广州体育学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分别获得乙A组和丙组奖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名。
11
全球大学校长论坛在华南理工举行 卓越大学联盟发布《广州宣言》
12月17日下午,全球大学校长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与会大学校长围绕“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主题作报告,分享大学发展经验,畅谈高等教育未来。作为庆祝华南理工大学组建70周年暨105年活动,本次论坛在多个平台面向全球进行线上直播,吸引了近10万人观看。
会上,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共同发布《卓越大学联盟2022年广州宣言》。宣言指出,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坚定不移加强科技协同创新,坚定不移深化文化学术交流。
12
华南理工深度参与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第二届大会
9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第二届大会开幕式在广州举行。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合作伙伴及唯一协办高校,积极参与各项筹备工作。学校党委书记章熙春专程出席开幕式。
新闻网链接:
本次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大会是博鳌亚洲论坛框架内重要的专题大会之一,由博鳌亚洲论坛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大会以“创新赋能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围绕基因工程、卫生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工业4.0等主题,举办了全体大会和9场分论坛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精彩交流活动。
高峰论道,学术盛宴,华南理工人在论坛上积极发出“华工声音”、输出“华工智慧”。华南理工大学薛泉、陈俊龙、王林格、张广照、胡楠、苏成等教授分别应邀主持分论坛、做主旨报告。50余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校友企业家代表赴约参会,与科技俊彦共话创新发展。
13
华南理工大学新增3个本科专业以及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华南理工大学新增“智能建造”等3个本科专业
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华南理工大学新增智能建造、智能车辆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3个本科专业。
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专业
6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华南理工大学新增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达到60个,占学校87个本科招生专业的68.97%。
14
华南理工学子在“互联网+”、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多项赛事中创佳绩
2022年,华南理工大学学子在“互联网+”、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多项赛事中连创佳绩。
其中,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华南理工大学9个项目入围总决赛,共获得金奖5项、银奖4项,金奖总数居广东省第一、全国并列第八。在高教主赛道本科生组、高教主赛道研究生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均斩获金奖,全面实现大赛各赛道全覆盖,并有3个项目进入总决赛50强排位赛。
新闻网链接:
2022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MCM/ICM)成绩揭晓,华南理工学子获竞赛特等奖(Outstanding Winner)2项。这是继2020年学校首获特等奖并同时夺取冠名奖(COMAP Scholarship Award)后,连续三年收获竞赛的最高奖项。此外,华南理工大学今年还获得了特等奖提名奖(Finalist)14项、一等奖35项、二等奖91项。
在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的202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华南理工大学参赛队伍荣获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另获广东省一等奖36项,成绩优异。
新闻网链接:
10月28日,2022年国际遗传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 iGEM)全球决赛在法国巴黎落下帷幕。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全球顶尖高校的356支队伍在线同台角逐,来自华南理工大学5个学院15名本科生组建的2022 SCUT-China代表队在通过线上项目宣传、精彩汇报、成品网页展示等多个环节后,最终获银奖。
15
华工再增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结果,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教师团队成功入选。这是学校继2018年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后,第二次获此殊荣。
新闻网链接: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教师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建筑学家何镜堂教授领衔,包括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在内的20余位教师组成。
16
华南理工学者连续在Science、Nature主刊发文
华南理工大学科研人员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系列重大成果连续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
新闻网链接:
7月,前沿软物质学院林志伟教授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Ming Zheng研究员,利用DNA首次实现了SWCNTs的可控有序修饰。相关研究成果以“DNA-guided lattice remodeling of carbon nanotube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其中,林志伟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华南理工大学为本论文的合作单位,前沿软物质学院博士生李依浓为本文的分子模拟和彩图设计做出了重要贡献;Ming Zheng 为共同通讯作者,NIST为主要通讯单位。
9月7日,华南理工大学黄飞教授、曹镛院士、马於光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张元竹教授、郭旭岗教授和北京大学裴坚教授等人的工作以题为“A solution-processed n-type conducting polymer with ultrahigh conductivity”的文章发表于Nature上,被认为是导电高分子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其中,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唐浩然博士为第一作者,黄飞教授为通讯作者,华南理工大学为通讯单位。
新闻网链接:
11月9日,华南理工大学顾成团队与日本京都大学Susumu Kitagawa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题为“Separating water isotopologues using diffusion-regulatory porous materials”的研究论文。
17
顶天立地 自立自强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显担当
2022年,华南理工大学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坚持“四个面向”,做强有组织科研,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7项;承担各类科技攻关项目、课题460项,经费近6亿元。其中,牵头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共14项、课题43项,获批牵头项目/课题的数量和经费均创历史新高;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7项(已公示),其中牵头5项;高水平成果转化再获突破,获中国专利奖银奖2项、优秀奖2项,获奖数居全国高校第三,有力赋能国家尤其是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学校科学回答“四个之问”,获批国家级社科重大重点项目9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0项,总体立项率达17.2%,居广东首位;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上级批示,政策影响力显著增强。
18
华南理工大学11项成果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4月15日,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大会颁发了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华南理工大学22项成果获奖,数量居全省前列。其中,学校获得一等奖11项,数量居全省首位,且再创新高。
19
学校启动“春晖感恩计划”“珠峰攀登计划” 获各方踊跃捐赠
一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师生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及企业大力支持学校办学事业发展,尤其是学校组建70周年暨建校105年之际,学校启动“春晖感恩计划”“珠峰攀登计划”,更是得到各方踊跃捐赠。
据统计,2022年共举办各类校级捐赠活动18场,自2021年以来学校累计接受各类捐赠超8亿元,以及南非能源冶金经济特区750亩综合用地的70年无偿使用权。
20
建设“幸福华工” 学校全面推进民生民心工作
2022年,校园环境品质的提升、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一号民生工程”的推进,让师生们有了更多更持续的幸福体验。
华南理工大学把毕业生就业作为“一号民生工程”,实现了高落实率就业、高质量就业和高满意度就业。1月4日,《中国教育报》以“华南理工‘三全’联动促高质量就业”为题,对学校助力毕业生就业的举措进行了报道。7月4日,《光明日报》、光明网头版头条报道了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创业团队“乡漂漂”的故事。7月9日,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同日播出华南理工大学创业、就业工作经验报道。此外,学校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在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疫情防控过程中,学校形成了有力度、见速度、显温度、出效度的疫情防控“华工模式”。2022年,学校党委和行政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办学事业发展。从2020年学校第一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到2022年广州市出台防控优化措施,学校持续保持校园1048天本土零感染,有效守护8万余名师生与校内住户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2022年,华南理工大学全面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五山校区道明游泳馆建成,逸夫科学馆改扩建、采荷建筑楼翻修、百步梯修缮、南门广场改造竣工,校史馆全新启幕,大学城校区研究生宿舍奠基,广州国际校区二期工程全面建成,学校教学科研生活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你心目中的十大新闻是什么呢?
赶紧来投票吧!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