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芯片,现在谁不说中美之间那点摩擦,尤其是前几年贸易战闹得最凶的时候,中国科技企业日子真不好过。可没想到的是,有这么一位叫苏姿丰的女士,她是美籍华人,AMD公司的老大,年收入最高时折合人民币能到4亿多,她居然在那种节骨眼上帮了中国一把。
从台湾起步到硅谷巅峰
苏姿丰1969年11月生在台湾台南,父母是大学老师,她小时候家里就注重教育。三岁那年全家移民美国,去了纽约皇后区,从小她就对数理化感兴趣,不是光看书那种,而是爱琢磨实际应用。
16岁考上麻省理工,主修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1990年拿学士,1991年硕士,1994年博士毕业,研究方向是硅绝缘体晶体管这类半导体前沿。
毕业后,她先在德州仪器公司干一年,负责芯片工艺。1995年跳到IBM,一待13年,从研究员干起,参与铜互连技术开发,这玩意儿后来成行业标杆。
她还领导新兴产品部门,合作设计PlayStation3的Cell处理器。2000年她当上IBM CEO的技术助理,后来创办新兴产品部门,涉猎生物芯片和低功耗半导体。
2007年转到飞思卡尔半导体,当首席技术官,管技术路线图和研发,到2009年升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负责嵌入式处理器和全球业务,一直到2011年底。
2012年1月,她进AMD,当高级副总裁兼全球业务总经理,那时AMD正下滑,股价低,技术落后。她推动公司转向游戏和数据中心,非PC营收从10%涨到40%。2014年10月,她正式当上AMD总裁兼CEO,公司市值当时才20多亿美元。
她精简产品线,投资新技术,推出Ryzen处理器,市场份额回升。现在AMD市值近3000亿美元,她功不可没。薪资方面,2019年总补偿58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亿,那年她是最高薪女CEO。
2024年3100万美元,2025年涨到3300万美元,包括基薪132万美元和3300万美元股权奖。她的职业路子一步步稳,靠专业技术和商业眼光,从底层工程师到硅谷大佬,华人女性在芯片界闯出名堂不容易。
贸易战中的雪中送炭
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中国企业一下子被动,因为高端芯片大多靠进口。中国芯片产业那时还在起步,5G和信息技术发展遇瓶颈。
苏姿丰的AMD早在2016年就和中国天津海光先进技术投资有限公司签协议,许可x86 IP用于服务器芯片,支付2.93亿美元,这对AMD资金紧张时是及时雨。
合资企业成立,海光基于AMD技术出Dhyana处理器,2018年推首款产品,用在服务器。AMD提供SoC设计许可,帮中国填补空白。
尽管美国审查严,2019年把海光列入实体列表,限进一步转移,但早期许可有效,苏姿丰公开否认违规,确保合规。她在2019 Computex上说,不会新IP转移,但现有合作继续支持中国市场。
贸易战升级,2022年美国出先进计算和半导体出口管制,针对AI芯片,苏姿丰视中国为巨大机会,AMD开发合规版本,继续供应。
2025年3月,她访中国,推AMD芯片与DeepSeek和阿里巴巴AI模型兼容,参加AI PC创新峰会,强调本地生态。
芯片自主路的坚实后盾
中国芯片产业现在突飞猛进,从服务器到AI,布局深远。苏姿丰贡献没停,AMD在中国份额稳,2025年她强调与中国合作,推动MI308 AI芯片出口许可。海光处理器迭代,用在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中国企业用早期技术,开发独立产品,实现自主。
苏姿丰领导让AMD从近破产到巨头,也间接支持中国科技自立。2025年6月,AMD出新AI服务器,挑战对手。8月,AMD同意付中国芯片销售收入15%给美国政府,但合作没断。
未来芯片格局,中国占一席,苏姿丰这类华人精英桥接作用大。她的经历说明技术虽无界,但根在血脉,合作共赢。这事儿想想振奋,中国芯片路曲折,前途亮堂。
话说回来,苏姿丰的薪资虽高,但她的贡献对行业影响深远。2018年她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表彰半导体成就。AMD在她手上,2025年市值高企,营收增长。
她还推动收购Xilinx,49亿美元交易,扩展FPGA业务。中国企业受益,AI领域深度耕耘。不是说她完美,但她的选择在贸易战中帮了中国忙,让芯片发展多条路。
再细想,她的职业路径也给年轻人启发。从MIT博士到IBM领导,再到AMD翻盘,靠的是专注和执行力。中国芯片自立自强,现在高性能计算布局广,应用多行业。
苏姿丰2025年证词中,谈美国AI领导,但她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显而易见。AMD与中国伙伴推AI PC,生态发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