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等教育研究网站American Caldwell发布了2025-2026年全球大学知名度排名(Global University Visibility Rankings,GUV),揭开了全球1000所高校在数字世界的“热度真相”。
与注重学术实力的传统排名不同,GUV排名另辟蹊径,专注于衡量大学的“品牌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这三所美国名校稳坐“顶流”宝座,包揽全球知名度排名的前三甲,与去年保持一致。
GUV排名不评价论文质量或诺贝尔奖得主数量,而是用大数据丈量大学品牌在全球数字空间的传播强度。该排名通过7项关键指标对全球1000所高校进行了分析,比去年增加了228所。
这七大指标包括新闻提及、公共兴趣、社交媒体、网站访问者、网络引用、在线足迹和视频观看次数。
简单来说,就是谁被讨论得多、被搜得多、被看得多,谁就排名高。与依赖问卷调研的排名不同,这份排名完全基于第三方平台公开数据,确保了透明度和客观性。
从全球高校流量格局看,呈现“美国领跑,多国黑马突围”的态势。美国高校占据全球知名度食物链顶端。全球前十名中,美国高校占据六席。
哈佛大学以总分65,467,317位列第一,在网站访问、新闻提及、公众兴趣、社交媒体等多项指标中表现优异。值得一提的是,麻省理工学院今年的网站访问量以449,000,000的成绩反超哈佛大学,表现亮眼。
北美地区中,多伦多大学成为最大“黑马”,从去年第11名跃升至第4名,跻身榜单前五。 另一所加拿大高校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也跻身全球前十。
top前30
在美国高校中,一些公立大学的表现尤为抢眼。普渡大学从去年第9名上升至第6名,连续三年稳在前十的位置。
事实上,普渡在工科领域表现非常出色,常年位列美国工科前十,培养了众多杰出的工程师。
如果说个别学校是“顶流”,那么加州大学系统就是当之无愧的“实力网红天团”。 5所加州系大学在知名度上都进了全球前100,尤其是UCLA和UCB甚至进入了前20的行列。
具体来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全球第16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全球第18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全球第34名,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全球第32名,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全球第82名。
在藤校队伍中,不同学校的表现不一。布朗大学今年“一雪前耻”,成功进入全球知名度Top 100榜单,位列第84名。然而,同为藤校的达特茅斯学院虽然排名有所上升,但仍排在100名开外(第126名),在知名度方面的提升仍需努力。而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则掉到第8、第9名的位置,差一点无缘前十。
在GUV知名度排名中,有一些高校如同蒙尘的明珠,它们在国际上知名度高、排名靠前,在国内却相对“冷门”或不为人熟知。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在全球知名度排名中位列第35,被称为“公立常春藤”,其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实力雄厚,培养了20多名宇航员。美国现役的许多卫星上都搭载了该校设计和制造的仪器设备。
德州农工大学在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3位,常因校名被误认为是职业技术学院。事实上,它是传统的理工科强校,其石油工程全美第2、核工程第3、航天工程第1。
GUV排名清晰揭示了一个现象:学术实力与公众知名度并不总是正相关。以英国高校为例,牛津大学保持第5名,但剑桥大学从第7名滑落至第11名。帝国理工学院从去年的第83名暴跌至第106名,成为G5中唯一跌出前百的院校。
对于留学生而言,这份榜单提供了择校新视角——除了专业排名,高校的知名度往往与就业资源、国际认可度深度绑定。
专家建议,学生在参考目标院校的排名时,应结合多个榜单一起来看。
全球大学知名度排名的价值,在于揭示了一个关键事实:在全球化时代,大学的“知名度”不同于学术范畴,已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隐形资产”。
大学的核心使命在于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与社会服务,其深远影响往往超越排名所能量化。
大家在参考排名的同时,更应结合自身需求(如专业方向、研究兴趣、校园文化、地理位置等)进行多维度的深入考察与评估。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例如新东方前途出国)的选校工作来辅助决策。
选择留学院校时,参考多个排名体系远比依赖单一榜单更为明智。知名度排名展示了高校在国际舞台上的品牌影响力,而传统学术排名则反映了学校的教学与研究实力。
对于有志赴海外求职的学生,知名度排名是宝贵的参考;而对于计划毕业后归国的同学,则需要更多参考QS等国内更受认可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