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教育咨询机构泰晤士于近期发布2026年世界大学排行榜。这份排行榜对于世界各国高校2025年的整体表现进行打分。
从世界高校格局来看,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的整体表现会更好。世界高校前三强分别是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
前10名高校依次还有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大学。
从中国内地高校来看,清华大学继续保持世界第12名的成绩,北京大学位居世界第13名。这也是亚洲地区高校取得的最好成绩。
中国内地高校具体表现
根据泰晤士发布的全球榜单来看,中国内地有3所高校闯进世界50强,分别是第36名的复旦大学、第39名的浙江大学、第40名的上海交通大学。
这三所高校最大的优势是国际化水平较高,国际声誉较好。这是该机构排名的重要指标,国际化和国际盛誉则主要体现在留学生比例、国际发表论文数量、课程体系英语占比等方面。
从实际情况来看,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两所高校此前一直在这些方面都占据优势。这些年,沿海其他高校都纷纷模仿,加上部分高校的理工类学科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优势。
比如浙江大学这些年都在大量引进海外学者,发表在国际期刊论文的数量,已经位居国内高校第一名。学校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领域表现突出,所以能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居全球第51名,南京大学位居全球第62名。这两所高校的进步还是非常明显,全球排名越来越高。但南京大学此前已经宣布退出国际榜单的排名。
中国内地仅有7所高校闯进全球100强,这一点跟中国经济总量排名严重不符,这也说明中国的高校确实需要继续努力,毕竟从3G70名到第120名已经没有中国内地高校。
而在华东五校之后的则是武汉大学,全球排名122。此前网络上对于武汉大学的排名有各种争议,但武汉大学在争议中不断前进,各个学科均衡发展,确实是华五之后的最强高校。
比如学校的数理化和医学等基础学科能保持基本盘,还有遥感技术、测绘、电气等理工类学科在世界都颇有知名度,而文科方面的法学、哲学、经济学等同样毫不逊色。
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居全球第131名,在国内排名第9。这应该是哈工大在国际四大榜单里面取得的最好成绩,说明哈工大的地位正逐渐得到世界认可。
哈工大在国际榜单中的排名能不断靠前,实则得益于学校三位一体布局,自身规模优势突出。学校设置有威海校区和深圳校区,最近五年都在大规模增加研究生招生,并引进大量海外学者。
因此,哈工大实则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大学,每年招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超过1.5万人,在校教师已经突破2000人。基于这样庞大的基础,使得学校论文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并利用深圳校区不断加强国际化。
中国内地高校30强里面,南方医科大学属于唯一的双非高校。该校以前是第一军医大学,也曾经是全国重点高校,在医学领域拥有极高的地位。
南方医科大学的主要优势学科是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等三大学科。学校拥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也拥有多位医学院士,医学方面的实力不输于985高校。
深圳大学和江苏大学的表现同样很亮眼,这两所都是属于综合性高校,整体规模较为庞大,而且都是位于我国的沿海省份,在评选指标方面也会有较大优势。
深圳大学往年的论文优势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材料、土木、数学以及医学等领域。而江苏大学则更集中在农学、生物学、机械以及化工等领域。
写在最后
泰晤士机构的排行榜都非常强调国际化,对于英联邦地区的国家高校会有明显倾斜。因为该排行榜非常注重英语的教学水平。因此,中国内地高校在评选时会有较大劣势。
当然,大家或许会觉得国外排行榜和国家对于高校的定位存在较大差距,并不符合大家的普遍认知。小鱼老师只能说每个国家的体系不同,大家的理念方面也会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