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九大签证从工作到移民,一文看清差异与选择,下面就让我们一同了解具体情况。
新加坡工作准证按技能层级分为 WP、SP、EP,从 “体力劳动” 到 “专业管理”,构建清晰的职场上升通道。
1. WP(Work Permit):蓝领劳动力的入门许可
适用人群
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低技能工人(如家政、流水线工人)。
核心特点
年龄:18~50 岁(非马籍)/18~58 岁(马籍),无学历、语言强制要求;
申请易(雇主担保 + 基础材料),审批仅 1 周,签证 2 年可续签;
致命短板
无法转 PR,也不能为家属申请准证,且严查 “挂靠 WP”(违规者可能终身禁入)。
2. SP(S Pass):中级技术人才的过渡通道
适用人群
技术人员、中层从业者(如技师、行政专员)。
核心升级
薪资门槛(2025 年基准):月薪≥3150 新币(金融行业≥3650 新币),月薪达 6000 新币可申请家属 DP;
审批 1~2 周,签证 2 年可续签,需满足雇主配额(服务业 SP 占比≤15%,其他行业≤20%);
PR 机会
持证居住 2 年可申 PR,是 “从技能到身份” 的初级跳板。
3. EP(Employment Pass):专业人才的黄金通行证
适用人群
经理、专家、高技能从业者(如 IT 工程师、金融分析师)。
核心优势
薪资硬指标(2025 年):非金融行业≥5000 新币,金融行业≥5500 新币(年龄越大要求越高);
需通过 COMPASS 计分制(薪资、学历、工作经验等加权≥40 分);
PR 直通车
满 1 年可申 PR,配偶 / 子女可直接申请 DP,月薪≥12000 新币还能为父母申 LTVP;
进阶玩法
自雇 EP(创业者注册公司并自雇),实现 “创业 + 身份” 双规划。
从 “创业试错” 到 “行业统治”,新加坡为创新者和顶尖人才定制了 Entre Pass、PEP、ONE Pass,释放更大自由度。
1. Entre Pass(创业准证):创业者的试金石
适用人群
21 岁以上,计划在新加坡开展新业务的创业者(侧重创新型项目)。
核心门槛
签证 2 年,运营良好可续签,企业盈利后有机会申 PR;
对比 EP:更看重商业构想,而非职场履历,适合有野心的 “创业者”。
2. PEP(个性化就业准证):高阶人才的自由通行证
适用人群
18 岁以上,海外高端人才或现 EP 持有者(需证明过往高薪 / 行业成就)。
独特属性
签证 3 年 不可续签,但期间可自由更换工作、甚至无工作(待业期允许停留新加坡);
申请需 雇佣合同 + 财务流水 + 税务证明,对个人能力要求极高;
PR 机会
有机会申 PR,还可通过 “专业人才计划” 加速永居。
对比 EP:从 “绑定雇主” 到 “绑定个人”,适合想自由规划职业的顶尖人士。
3. ONE Pass(顶级专才准证):行业领袖的特权卡
适用人群
商业、艺术、体育、科技等领域 顶尖人才(如诺贝尔奖得主、独角兽创始人)。
极致权益
首签 5 年可续签,允许同时创立 / 管理多家公司(突破 “单一雇主” 限制);
申请需 学历 + 行业成就证明(如国际奖项、技术专利),审批 8~18 周,难度极高;
虽不能直接申 PR,但凭借资源可快速积累永居资本(如投资、雇佣本地员工)。
对比 PEP:PEP 侧重 “就业自由”,ONE Pass 更强调 “行业统治力”,是新加坡对 “天才” 的终极招募。
针对留学、家属团聚、长期探访,新加坡提供 Student Pass、DP、LTVP,满足生活需求。
1. Student Pass(学生签证):留学新加坡的起点
适用人群:17~20 岁,获新加坡院校录取的学生(含私立院校)。
核心特点:签证 1~5 年(随课程时长),需提交 录取通知书 + 资金证明 + 出生证明,部分院校要求雅思 / 托福成绩;
PR 路径:无法直接申 PR,但毕业后可转 EP,再规划永居;
性价比高:部分私立院校学费月均 900~1100 新币,课余可合法打工(需申请许可)。
2. DP(家属准证):依附主申的团聚许可
适用人群:EP/SP 持有者的 配偶 + 21 岁以下未婚子女。
绑定属性:签证期限与主申准证同步(1~2 年),需提交 结婚证 + 关系证明,审批 2~3 周;
PR 限制:无法直接申 PR,需依附主申身份或自身就业 / 创业转 PR。
3. LTVP(长期访问签证):灵活的长期居留
适用人群:EP/SP 持有者的 同居配偶、21 岁以上未婚残疾子女,或父母(主申月薪≥12000 新币)。
弹性特点:期限灵活(半年~10 年),需 关系证明 + 健康证明,可用于陪读、探亲、筹备创业;
PR 限制:无法直接申 PR,但可通过参与本地经济活动(如投资、工作)积累积分。
短期打工:选 WP(低技能)、SP(中级技能)—— 快速入境,门槛低;
长期发展:冲 EP(拼学历 / 薪资)、Entre Pass(拼创业)、PEP(拼个人实力)—— 瞄准 PR;
陪读 / 团聚:选 DP(配偶子女)、LTVP(父母 / 同居配偶)—— 依附主申身份;
留学移民:走 Student Pass → 毕业后转 EP → 申 PR —— 学历 + 职场双规划;
行业领袖:拿 ONE Pass —— 用资源换长期特权,布局新加坡。
新加坡签证体系如同 “人才筛子”,从基础劳动力到行业领袖,每个层级都有精准定位。选择时,既要结合 自身条件(年龄、学历、财力),更要明确 长期目标(打工、创业、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