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教父2》的最后一篇拆解完,我们讲讲背叛者弗雷多·柯里昂。
弗雷多是一个非常友善、温柔的男人,老父亲深沉、大哥暴躁、三弟阴郁,只有他,是真正能够照亮一座宅院的男子。
《教父》第一部开场的时候,他就是那个最早过来跟凯打招呼,笑嘻嘻地问好的人。
老教父遇刺的时候,弗雷多做他的保卫兼司机,面对刺客,弗雷多警惕性极差,反应特别慢,拔出枪来,却没有勇气保护父亲。
之后,他上了老教父的黑名单,被发去拉斯维加斯。
在和莫格林合资的酒店里,他代表柯里昂家族的利益,却因为和女招待乱搞,被莫格林吃得死死的,任人摆布。
甚至在迈克尔代表家族去说服莫格林退出的时候,还站在对手一边去说话、说情,让迈克尔大失所望。
这是一个能力很差、性情软弱的人。
迈克尔这两句评价,就算是官方吐槽了
不甘寂寞的二大爷
在迈克尔当家的大部分日子里,弗雷多都在管理一些酒店、赌场和夜店。
这种沾染粉红颜色的产业,一直都是柯里昂家看不太上的那部分,之前塔塔利亚家族做皮条客,老教父就对他们不屑一顾。
参议员“误杀”应召女的酒店就是弗雷多管的
我们注意一下上面这个镜头,参议员出来寻欢作乐,弄出了人命,弗雷多和汤姆·黑根一起出现,看场子的人不认识汤姆,弗雷多说:“自己人,他跟着我来的。”
可不要觉得弗雷多权力很大、看场子的都买他的账。
这其实是柯里昂家族筑起的防火墙——下面的人不认识汤姆、也不认识迈克尔(最多从报纸电视上看见过他),日后上法庭也就没法指认他们,弗雷多被基层的打手和酒吧女招待认识,恰恰说明他是一个不重要的人。
按说能管理这些的人都应该是人精,不过考虑到柯里昂家是黑道,敢来闹事儿的人很少,下面还有精明的人手看着场子,所以弗雷多与其说是个管理者,不如说是一个被养起来,监督别人干活儿的二大爷。
背叛者弗雷多
弗雷多暴露得非常早,迈克尔在家中遭到刺客刺杀的时候,一些迹象就若隐若现了。
弗雷多老婆叫的这句话有深意
刺客临死前冲向了弗雷多的窗外,说明他们可能是拿弗雷多的灯光来做定位的,比如“迈克尔的卧室就在我的卧室对面。”
在第一次刺杀迈克尔之后,弗雷多就被乔尼·欧拉当做了一个弃子,对方居然直接打电话到他的家里来联系他。
为什么说弗雷多是弃子?
我们看过《教父》第一部都知道,老教父维托就曾经监听过克莱曼沙和忒西奥呼入呼出的电话,这是柯里昂家的传统艺能。
乔尼·欧拉骗弗雷多下水,利用他刺杀迈克尔之后,利用他的软弱在继续套取情报,而且是掠夺式的套情报。
明语呼入,在线问答,对方根本就不在乎弗雷多的死活。
弗雷多可以直接挂断电话的,但他还是忍不住去控诉对方欺骗自己,对呀,对方是敌人啊,敌人骗了你,你还撒娇做什么呢?
如果这个时候弗雷多幡然悔悟,立刻联系迈克尔说明情况,迈克尔一个电话打过去,弗兰克·潘唐格力可能就不会死,柯里昂家族也不会陷入那么大的麻烦。
在敌人的压力下畏惧倒也罢了,因为害怕面对自己的错误、害怕自己人而软弱,继而不断地隐藏真相,这才是这家伙最糟糕的地方。
迈克尔其实已经怀疑到哥哥头上了
笨拙的家伙
迈克尔决定试一试弗雷多,他特地让弗雷多带了两百万现金到古巴哈瓦那来,这钱是准备行贿当时的古巴总统的,是海门·罗斯建议的。
倘若是我们这种普通人提了一箱子钱自然会觉得紧张。
弗雷多从小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跟老教父跟了那么久,不应该这么弱。
顺便说一句,《教父》里弗雷多就曾经和服务员抢过一次行李箱。
弗雷多的心情忐忑不安,他进来之后就去跟迈克尔的保镖握手,保镖都惊呆了。
那个保镖确实是迈克尔最近才用的人,但弗雷多完全可以问一句:“这是哪位”再打招呼,结果他一脸讨好地就上去了。
他解释说自己拿了很多钱,太紧张了。
说几句闲话后,迈克尔说:“乔尼欧拉和海门罗斯都来了,你认识他们吗?”
老实说见过,然后顺势坦白了自己被对方胁迫,迈克尔还能原谅他,但是他因为害怕被迈克尔清算,又说谎了。
注意,这个时候弗雷多觉得紧张,要喝的,为什么?
注意保镖所在的位置,这个位置掏出西西里传统武器细绳子,一下子能把弗雷多勒死。
想要恐吓别人,让对方坐着,走到背后去站着是特别好的一个主意。
迈克尔显然没准备在这里动手,他拉着弗雷多出去喝酒了。
最后的机会
兄弟俩坐下了。
这个时候说一句:“我被人胁迫了,他们逼着我透露你的消息”,迈克尔和他就站在一起了。
弗雷多欲言又止,最后感叹说:“如果能娶一个凯那样的老婆就好了。”
我们有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人:眼看就要说出实话了,结果他用了一种只有自己听得懂的蜿蜒曲折,表达了一下感想,就觉得自己已经说过了,对方就应该懂。
这句话的逻辑其实是这样的:我总被我老婆说是窝囊废、笨蛋,结果日子久了之后,我急于证明自己,就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情。
这话说的是:“为什么爸爸没能教好我,让我成长为一个成年人?”
迈克尔的应对也有机锋:大家都是老爹的儿子,怎么你就学成那样了?
接下来说到了妈妈,妈妈以前开玩笑,说他是吉普赛人。
然后提到了弟弟,自己曾经对弟弟的成功表示愤怒。
最后开始怪到工作忙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要是能早点来哄哄我,我就不会那么做了呀。”
这就是这部电影厉害的地方,第一次看,都觉得他是在扯闲篇,有一搭没一搭的,等到二刷一遍,细细看他的话,发现这就是一篇辩护词,他在给自己的背叛找借口,而且把爸爸、妈妈、弟弟、工作的理由都说了。
迈克尔给弗雷多发任务,让他带着参议员在哈瓦那吃喝玩乐。
弗雷多自嘲了一下,他还是觉得迈克尔不尊重他的才能,但是这次,迈克尔跟他讲了一件大事。
弗雷多有点坐立不安,他不知道这会儿应该怎么应对了。
迈克尔告诉哥哥,自己将会先动手,除掉海门·罗斯。
尾巴露出来了
弗雷多的自我剖析很准,他不是最受重视的第一个孩子桑蒂诺,也不是成绩好最被疼爱的小儿子迈克尔,更不是心头肉小棉袄小女儿康妮。
他是个可有可无的老二,父亲和母亲都没有那么重视他,他走上了一条讨好大人的路。
他一直试图努力获得别人的青眼,非要别人说:“你很重要”他才会欢欣鼓舞。
这种性格在小学当中可能会是一个好孩子,成年之后还这样,那就很容易被人欺负。
乔尼·欧拉捧他几句,说他聪明,应该有独立的事业,他就欢欣鼓舞、信以为真。
迈克尔恰恰不是那种会去吹捧人、安抚人,说漂亮话的角色。
柯里昂家的意大利老乡,著有《君主论》的马基雅维利说得好:和受尊重相比,让臣民怕你可能更好一些。
吃喝玩乐刚开始的时候,迈克尔还确认了一下,弗雷多确实和乔尼·欧拉假装不认识。
大家别小看这个不认识。
乔尼·欧拉愿意假装不认识弗雷多,就说明他仍然握着弗雷多的把柄,这就是引而不发,说明弗雷多还在和他们联络、受他们胁迫。
其实迈克尔知道。
因为弗雷多的钱一到,海门罗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说明弗雷多可能是出发前就和敌人通了消息。
晚上,弗雷多按照迈克尔的安排,带着大家去看了一个下流的色情表演。
一个天赋异禀的演员在展示自己的“雄姿”,这帮油腻官僚们纷纷赞叹,不知道弗雷多是如何找到这么神奇的表演的,弗雷多说:
弗雷多一得意就炫耀,他随口就出卖了乔尼·欧拉和海门·罗斯,而且完全没有任何戒备心。
迈克尔心里太难过了,你一直都觉得哥哥很善良,只是软弱愚蠢,现在发现他一点也不善良,而且是蠢货的平方。
你什么都不是了
迈克尔的保镖在行刺海门罗斯的时候失手了,这条人命又要记在弗雷多账上。
正好古巴爆发了革命,一切都陷入了混乱当中,迈克尔招呼着哥哥和自己一起走,毕竟是哥哥。
弗雷多非常害怕,他担心迈克尔杀掉自己,于是夺路而逃,侥幸也回到了美国。
但是弗雷多其实无处可去,他对敌人毫无用处了,也没有逃亡的资金,更没有掩护他的人。
脱离了家族他什么都不是,所以最后,弗雷多还是回到了家里。
这个人终于放弃抵抗,开始说实话了。
“海门·罗斯让乔尼欧拉联系我,说有一笔大生意要做,如果我能够帮忙促成,就能够对家族有好处。”
“你就信了他的鬼话了?他给你什么好处?”迈克尔怒气冲冲。
“他会单独给我一份,我自己的钱。”弗雷多说。
“弗雷多,我一直都很照顾你。”迈克尔悲愤交加。
弗雷多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愤怒。
呼应他在古巴哈瓦那说的那些“爸爸忽视我,妈妈忽视我,弟弟忽视我,工作累死我”的话了。
抱着一丝希望,迈克尔想看看弗雷多有没有知道一点敌人那边的事。
完全没有,他只知道听证会那边对方律师的名字。
这信息毫无意义。
笨蛋就是笨蛋,即使当叛徒都是笨叛徒,敌人也知道他是笨蛋,他不去探听敌人的情报以求被发现后自保,也根本没有被敌人信任,他是被人愚弄了的蠢货。
“不是哥哥,也不是朋友。”
免除一切家族职务。
“你如果什么时候去看妈妈,告诉我时间,我会避开你。”
这是连哥哥都不认了。
迈克尔吩咐了阿尔奈利——母亲还在,就不让弗雷多死。但是下半句,也就不用多说了。
绝望的自保
弗雷多和迈克尔的妈妈死了。
那个可以庇护弗雷多的老太太归于尘土。
如果老太太能活到迈克尔的女儿结婚,弗雷多就可以在婚礼上按照西西里规矩求迈克尔不杀他了吧。毕竟那一天,堂柯里昂不能拒绝任何人的请求。
另外还有一个人,其实还有一点点庇护弗雷多的能力,那就是他们的妹妹康妮。
康妮是心疼二哥的
不过康妮被迈克尔断过一阵经济来源(小说里提到,电影里没有拍)之后,乖乖地回到了家里,臣服于迈克尔了。
弗雷多当然想活,但他懦弱得很,甚至不敢反抗迈克尔(其实自杀也是反抗),他采用了是各种软化和打动的策略。
母亲葬礼上,他看到迈克尔,眼睛都直了:害怕、懊悔、伤心……
迈克尔抱住了哥哥,任由他在自己怀里哭泣,弗雷多应该是心里燃起了一丝希望,但其实迈克尔在跟对面的阿尔奈利眼神交流——该动手了。
有那么几天,弗雷多希望小侄子能够保住他的性命。
有的时候,他求助于宗教。
他带着侄子去钓鱼,结果——
康妮过来把侄子叫走了,弗雷多大限已到。
孩子,跟二大爷告别吧。
弗雷多的结局
好多解读《教父2》的文章或者视频,都会跟你解释一大堆,为什么迈克尔为什么不原谅弗雷多。
有人说,弗雷多知道得太多,如果他落到敌人手里,稍微一拾掇就会全招了,那柯里昂家族就会蒙受灭顶之灾。
有点道理,但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还是堂柯里昂——也就是迈克尔那种残忍的公正。
迈克尔最后坚持要打死海门·罗斯,甚至牺牲他非常重要的手下也是如此,就是因为,海门·罗斯是自己的仇人。
海门·罗斯的阴谋诡计,导致了妻子和迈克尔分居、弗雷多和迈克尔兄弟反目、潘唐格力的背叛、威力奇契坐牢、迈克尔的保镖被杀……
迈克尔不会觉得是自己杀了弗雷多,不会觉得是自己和凯的夫妻关系出了问题,不会觉得是自己没处理好和弗兰克的关系,他说服自己只认一个逻辑:
都怪敌人毁了我的生活,都怪敌人害了我的哥哥,都怪敌人骗了我的手下,我杀了他们是出于无奈,然后我要向我的敌人报仇。
明白了这个逻辑,你就发现就算作者、编剧、导演和观众再怎么喜欢弗雷多,弗雷多也必须死,没有例外。
写过小说的都会明白,一个角色要死的话,是逻辑推进到了那里,根本不是作者能够左右的。
此外,电影里的几个人物的下场,都暗合着世界名画:
海门·罗斯/《凯撒之死》
凯撒被自己的晚辈布鲁塔斯刺杀的时候,说了一句“还有你,我的孩子……”海门罗斯也是一直口口声声要让迈克尔做他的接班人。
弗兰克·潘唐格力/《马拉之死》
刺杀马拉的女青年叫做科黛,她认为自己为了救许多人而杀死一人是正义的,潘唐格力也是为了救很多人而死。
弗雷多·柯里昂/《日出印象》
莫奈的名作,印象派由此而来。
只不过弗雷多迎来的是湖面上的日落。
凯·亚当斯/《抱独角兽的女士》
拉斐尔作品,也有人认为这幅画是一幅圣母像。
汤姆·黑根 /达芬奇《自画像》
达芬奇的自画像。
迈克尔·柯里昂/高更《自画像》
这是高更的自画像,高更背后站着的是受难基督。
所以《教父2》其实就应该是教父系列的完结,因为它已经拔到了神性和人性的高度,再往后续写一点点,都会是下坡路。
好了好了,不要替弗雷多忧伤了,这是一个神仙难救的角色,但是我们可以明白一件事:
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当中,没有那么多的你死我活,没有那么多的斩草除根。
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得选,我们可以宽恕某人。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应该珍惜平静的生活、普通人的生活,因为我们有身边有那么多正常人可以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