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球护照排名已经公布,结果让很多人感到震惊!美国的护照排名居然跌出了全球前10,降到了第12位!这意味着,美国的护照不再像过去那样受欢迎。而更加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亚洲国家的护照排名非常靠前,日本的护照甚至排到了第3位,而排名第2的国家更是让人意外。
那么,排名第一的国家是哪里呢?中国的护照排名又是多少呢?
首先,10月发布的亨利护照指数榜单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全球护照的“含金量”似乎正在发生变化,这份榜单不仅仅是一个方便旅行的指南,它还反映了各国护照在全球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
最直接的影响是,美国的护照竟然20年来首次跌出了前10,滑落到了第12位,与马来西亚并列。而在亚洲,几个国家的护照表现极为强劲。新加坡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而韩国也超越了日本,跃升到第二位。这一切让人不禁思考,决定一本护照价值的因素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难道经济和军事强大不再是唯一标准了吗?
实际上,免签待遇的背后,实质上是一种国家间的“准入权”交易,谁能在这场交易中做到“有来有往”,谁就能占得先机。新加坡就是在这场交易中最为精明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大方地对158个国家开放免签政策,这种慷慨的姿态为它换来了全球193个国家的“绿灯”,使新加坡得以稳坐全球第一的宝座。新加坡的这一策略也说明了一个简单却常被忽视的道理:想要世界为你开门,你得先学会打开自己的门。
而美国则显得有些反面,像是这场交易中的反面教材。美国的做法是,只要美国人去其他国家可以随便去,但一旦是其他国家的人想去美国,就会遭遇各种限制政策。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互惠原则。亨利开放指数显示,美国仅对46个国家提供免签,排名直接跌到了第77位。美国这种单边主义的做法开始引发其他国家的反感。
例如,巴西就以“签证互惠”为由,取消了对美国公民的免签政策,随后,越南、索马里等国也开始收紧对美签证。就连中国在向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开放免签时,也没有将美国包括在内。
这也提醒人们,在全球流动的牌桌上,没有人愿意参与只输不赢的交易。除了互惠政策外,护照的另一个深层价值就是信誉。这种长期积累的国家软实力能够带来稳定的回报,超越短期的政策波动。
日本就是“信誉复利”最好的例子。尽管日本在开放度上相对保守,只对75个国家免签,但日本护照的含金量依然稳居全球第三。这个排名背后是几十年来日本国民在海外留下的极少非法滞留记录,这种几乎无可挑剔的信誉让许多国家愿意单方面给予日本高度信任。
韩国的崛起则很好地展示了信誉是如何被主动塑造的。几十年前,韩国的护照并不出名,但现在凭借其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K-pop、韩剧等文化产品的全球影响力,韩国护照的排名飙升至全球第二。这些文化软实力大大提升了韩国在全球的国际形象和好感度,也为韩国争取到了一系列免签协议。
然而,有赢家就有输家。英国护照排名下滑就是信誉透支的直接后果。2015年,英国曾是全球护照排名第一,但自从脱欧后,英国主动放弃了欧盟这一巨大区域信誉体系,失去了在欧盟27个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的便利。英国护照的排名因此直线下降,跌至第8位,创下20年来的新低,这直接反映了护照价值的损失。
当一本护照的价值开始下降时,首先做出反应的往往是持有该护照的公民。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公民咨询和申请投资入籍项目的数量暴增了67%。这不再仅仅是少数富豪的资产规划,而是一种普遍的“护照对冲”行为。许多美国人开始寻求获得“第二本护照”,这无声地表露出他们对本国护照实力下降的担忧,显现出他们对全球新格局变化的不安。
类似的情绪也在英国蔓延。很多英国人抱怨,脱欧后,去欧洲旅行时,需要像其他非欧盟国家的公民一样排长队申请签证。曾经享有的便利消失殆尽,给普通人的生活和身份认同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正如专家凯林博士所言,护照的实力是国家开放度和全球影响力的镜子。2025年的这份排名,更多地反映的是全球交往的对决,而不仅仅是国力的较量。它揭示了在一个人人渴望流动的时代,影响力不再仅仅由“拳头”大小决定。
中国的护照排名也一路攀升,从2015年的第94位跃升至今年的第64位,预计不久的将来,中国护照的排名将进入全球前列。
国家的开放态度和可信赖的声誉,正在成为新的“硬通货”。美国护照的失色与亚洲护照的崛起,也许不仅仅是名次的更替,更是时代转向的明确信号。谁能真诚地拥抱合作与互惠,谁就能在全球化的舞台上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