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护照排名揭晓,结果让许多人感到震惊!美国护照的排名竟然跌出了全球前10,令人意外。而让人更惊讶的是,许多亚洲国家的护照排名都排得非常靠前,其中,日本竟然排到了第3名,而排在第2名的国家更是让人意外。
那全球排名第1的国家是哪一个呢?中国的护照排名又是多少呢?
意外的第一名
今年10月发布的亨利护照指数榜单让人大跌眼镜,全球护照的“含金量”似乎在经历一场重新洗牌。这份榜单不仅仅是为了提供旅行的便利,它其实反映了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
最直接的冲击就是,美国护照竟然首次在过去20年中跌出了全球前10,跌到了第12位,与马来西亚并列。而在亚洲,多个国家的护照排名非常强势,新加坡继续稳居第一,韩国超越日本升至第2名。这一变化让人疑惑,决定一本护照价值的标准,难道已经不再仅仅是经济和军事实力了?
其实,免签待遇本质上像是一种国家间的“准入权”交易。哪个国家最懂得“互惠互利”的道理,哪个国家就能在这场交易中占得先机。新加坡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它慷慨地向158个国家敞开大门,实施免签政策,凭借这种大方的做法,新加坡赢得了全球193个国家的“绿灯”,因此能够继续稳坐全球护照排名第1的位置。新加坡的策略也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想要让世界为你打开大门,你首先得学会自己也打开大门。
美国的护照,双标的反面教材
与新加坡的做法不同,美国的做法则像是这场“准入权”交易中的反面教材。美国认为,美国公民可以轻松去其他国家,而当其他国家的人们想要来美国时,美国却实施了各种限制措施。简单来说,就是美国不愿意让其他国家的人轻易进入美国。
在亨利开放指数中,美国只对46个国家提供免签待遇,排名因此下滑到了第77位。这种不平等的单边主义政策最终引发了反弹。例如,巴西就因“签证互惠”政策取消了对美国公民的免签,越南、索马里等国家也开始收紧对美国的签证政策。甚至在中国对法国、德国等欧洲多个国家开放免签时,美国也未被包括在内。
护照的信誉价值
这一变化提醒人们,在全球流动的这个大环境下,信誉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护照不仅仅是用来出行的工具,它还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日本在免签政策上相对保守,只对75个国家提供免签,但它的护照依然位列全球第3。这背后,正是数十年来日本国民在海外的良好信誉,几乎没有出现非法滞留的情况,这使得许多国家愿意对其信任并给予免签待遇。
而韩国的崛起,则生动展示了信誉是如何通过长期积累而获得的。几十年前,韩国的护照在全球的排名并不靠前。但如今,韩国护照已经冲到了全球第2的位置。这不仅仅得益于韩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更与韩国文化(如K-pop、韩剧等)的全球影响力密切相关。这些软实力大大提升了韩国在全球的形象,也为其赢得了更多免签协议的机会。
英国护照的信誉透支
然而,随着有赢家必有输家的情况,英国的护照排名下滑就是信誉透支的直接后果。2015年,英国护照还位居全球第1,但在脱欧后,英国主动放弃了与欧盟的自由流动便利,失去了在27个成员国的免签优势,排名一度跌至第8,创下了20年来的新低。英国护照的价值,显然遭遇了直接损失。
“第二本护照”的兴起
当一本护照的价值开始动摇时,最先做出反应的往往是该国的公民。今年第三季度,有关投资入籍项目的咨询和申请数量在美国暴增了67%。这一现象不再仅仅是富豪的资产规划,而更多的是一种“护照对冲”行为。也就是说,很多美国人希望能拥有“第二本护照”。这种现象反映了越来越多美国人的不安全感,他们担心单靠一本美国护照,可能不足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变化和挑战。
英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情绪。许多英国人抱怨,脱欧后,他们去欧洲大陆旅行时,像其他非欧盟国家公民一样,需要排长队申请签证,曾经的便利已经消失。这种从畅行无阻到处处受限的巨大落差,直接影响了普通人对护照的感知和身份认同。
中国护照排名飙升
另一方面,中国护照的排名一路飙升,从2015年的第94位上升到了今年的第64位,这一跃升了整整30名。这也让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相信中国的护照排名将在不久的将来跻身前列。
护照作为新型“硬通货”
国家的开放姿态和其护照背后的信誉,正成为一种新型的“硬通货”。美国护照的“失色”以及亚洲护照的崛起,或许并不只是简单的名次更替,更是一个时代转向的明确信号。只有那些真正懂得合作与互惠的国家,才能在全球化的舞台上走得更加稳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