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华人为了追寻更优越的生活,远赴日本定居,甚至主动放弃中国国籍,攥着永住卡扎根异乡。
可这两年,越来越多人开始盘算回国,可当初轻易放弃的国籍,如今成了想回家最难迈的一道坎。这些在外漂泊数十年的人,还能顺利回来吗?
日本到底怎么了
咱们先从日本的变化说起,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经济那叫一个牛,GDP世界第二,人均收入甚至比美国还高出20%。当时流行一个说法,光靠东京的地价就能买下整个美国。这可不是吹牛,1989年日元对美元汇率达到历史巅峰,一个在东京洗盘子的打工人,月收入折合人民币能有2万多块。
再看看当时的中国,刚改革开放没几年,人均GDP才200多美元,万元户都是稀罕物。这么大的差距摆在眼前,不少人动了心思。特别是一些留学生和技术人才,拿着公费留学的机会出去后,干脆就留下来入了日本籍。毕竟在日本工厂当个技工,月入都能有5到8万人民币。
可风水轮流转,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东京房价跌了七成多,银行接连倒闭,企业破产潮一波接一波。最惨的是老百姓,自杀率一度飙升。这场危机后来被叫做"失去的三十年",到现在日本经济还在原地打转。
现在的日本表面上失业率只有2.4%,看起来人人有活干,实际情况却让人发愁。日本总人口已经比高峰期少了300万,每年新生儿不到70万,死亡人数却是新生儿的两倍多。
走在街上到处是招工广告,便利店、餐厅、工厂都缺人。超过350万外国劳工在撑着日本的基础服务业,可日本年轻人却选择躺平。40%的年轻女性说不打算生孩子,每三四个男的里就有一个不结婚。
除了东京这样的大都市,日本有900个市町村面临消失,有些村镇全年一个新生儿都没有。曾经繁华的煤矿城市夕张,人口从12万锐减到6000多人,市中心全是废楼。
反观中国这边,发展速度快得惊人。GDP从1980年的3000亿美元涨到2010年的6万多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了世界老二。
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城市的现代化程度,甚至超过不少发达国家。移动支付、高铁、5G网络,这些东西在中国的普及速度飞快,一个手机就能搞定衣食住行。
想回来?先过国籍这道关
巨大的落差让不少日籍华人开始后悔,可想回国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第一道坎就是国籍。
中国有个铁律,不承认双重国籍。你加入了日本籍,中国国籍就自动没了。想恢复?条件非常苛刻,先得有中国籍的近亲属,这个"近亲属"只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
可有些人当年是全家移民,爸妈兄弟都入了日本籍,国内根本没符合条件的亲戚。还有些人父母已经过世,国内虽然有堂兄弟表亲,但这些都不算。还有不少人配偶是日本人,孩子在日本出生,压根没有过中国国籍。这种情况下,第一关就过不去。
就算有近亲属,接下来还要满足定居要求。得先拿到中国永久居留权,然后在中国连续住满5年,每年住够9个月。意味着得放弃在日本的工作和生活,全身心扑在回国上。可问题是,没有中国国籍,在国内找工作、买房、办手续都麻烦得要命。
还有个"特殊贡献"的条款。什么算特殊贡献?标准模糊得很,认定也极其困难。能通过这条路恢复国籍的,基本都是杨振宁、姚期智这种级别的顶尖科学家。普通人想达到这个标准?基本没戏。
另外还得遵守中国法律,没有犯罪记录,有正当的申请理由。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卡住你。
说到这儿还没完,放弃日本国籍也不容易。得向日本法务省提交一大堆材料,包括申请书、户籍誊本、住民票、收入证明等等。不仅如此,日本法律还规定,得先拿到其他国家的国籍,才能申请放弃日本国籍。
这就形成了死循环,中国要求你先放弃外国国籍才能申请恢复,日本要求你先有其他国籍才能放弃。两边规定互相矛盾,申请者进退两难,操作不当的话,可能出现短暂的无国籍状态,那会影响在日本的工作、社保、孩子教育等一切权益。
"五星卡"也不是想拿就能拿
"五星卡"是2023年12月启用的新版永居证,用了长城图案,加了五星元素。持卡人可以单独使用这张卡证明身份,住酒店、买车票、坐高铁都能用,还能扫脸认证,跟身份证体验差不多。
那拿"五星卡"容易吗?并不,通常得通过投资、任职、家庭团聚这几类申请。投资类要求连续3年投资稳定且纳税记录良好,或者担任副总经理、副教授以上职务满4年,累计居留不少于3年。天津的标准是年收入不低于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6倍,个人所得税不低于20%。
家庭团聚类也不简单,得跟中国公民有直系亲属关系,婚姻存续满5年,连续居留满5年。整个申请流程复杂得很,需要市公安局初审、省公安厅复核,最后报公安部审批,可能耗时好几年。
李承铉能拿到"五星卡",是因为他在中国工作生活了19年,配偶戚薇是中国公民,完全符合条件。普通日籍华人要达到这个标准?难度可想而知。
社会认同这道坎更难迈
就算克服了所有法律障碍,成功回国,还有一道看不见的墙,社会认同。
在网上随便翻翻,就能看到大量网友对日籍华人回国的反感情绪。"当年国家穷的时候跑了,现在发达了又想回来分一杯羹?"这样的评论虽然刺耳,却代表了不少中国人的真实想法。
八九十年代出国的那批人,不少是公费留学生或者社会精英,享受了国家的教育资源和培养。国家最需要人才的时候,他们却为了更高的收入选择留在国外,还主动放弃了中国国籍。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种背叛。
更何况,历史的阴影也挥之不去。虽然不能拿历史罪责评判今天的个人,但日本曾经的侵华历史,让部分人对日籍华人的忠诚度抱有本能的警惕。大多数老百姓都担心,这些回国的人里会不会混杂着别有用心的。
说白了,就算法律上允许你回来,情感上的裂痕也很难弥合。得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比如带着在海外学到的技能或积累的资本,实实在在为国家建设做贡献。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完全消除隔阂。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回过头看,那些当年移民日本的华人,现在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既融不进日本社会,也回不去中国。在日本,他们永远是"外国人",即便拿了日本护照,骨子里还是被当成外人。在中国,他们失去了国籍,想回来却发现被门槛卡死。
这就是选择的代价,谁也没想到风水会转得这么快,日本经济停滞不前,中国却突飞猛进,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国籍不是一张可以随意更换的外套,它代表着一种根本的认同和归属。祖国或许有博大的胸怀,但这份胸怀不是用来纵容投机的。
你在国家困难的时候选择离开,在国家强大的时候想要回来,凭什么呢?想回来?可以,但得按规矩来,满足所有条件,经过漫长的审批,还要面对社会舆论的考验。这条路注定不好走。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