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美虽然军事摩擦基本不存在,但在其他领域却频繁交锋。其中作为尖端武器研发的电磁炮技术就深受注意。我国近几年在技术领域研发大力投入,成果斐然,然而就在我国专家为电磁炮技术取得突破感到欣喜时,却发现我国的技术抢先一步被美国法公开发表。
电磁炮技术壁垒高、而且十分尖端,不同科研机构得出相同技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美国能够先一步发表了我国的成果,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内鬼!"我国技术究竟为什么会被美国偷了去?这场事关重大的国际间谍案最终如何收场?
1、我国电磁炮研发后来居上,关键技术却遭泄露
美国搞军事,一半防俄罗斯,另一半就得是为了打压我国。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威胁,我国随之也开始进行电磁炮研发。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我国又一次用硬实力突破美帝封锁,实现超越的时候,美国某军事专家突然一连发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提到了大量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和成果,美国此举再次奠定了世界范围内电磁炮研发的龙头位置。
美国人的实力不减当年,电磁炮技术突破消息一出立马激起千层浪,西方世界一片祝贺,日韩纷纷贴脸谄媚,其中唯有我国震惊不已,但这并不是我国科学家看不得别人好,而是因为美国人发表的技术中,有相当一部分和我国相似,甚至是一摸一样。
科学研究相似是比较常见的,但在某项特定技术上,却几乎不会有相同的地方。中美电磁炮研发工作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交流,都是在各自封闭独立条件下进行的,但这次偏偏就出了乌龙事件。
如此离奇巧合发生之后,我国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美国先人一步,我们不管怎样都无法再说什么。但隐隐之中,我国科研机构觉得不对,一场我国内部调查就此开始。
果不其然,我们预想中最坏的情况发生了,仅仅不到一年时间的调查,调查人员就发现我国电磁炮技术遭到了泄露。事到如今,我们已经无法深究美国技术是不是盗取我国的,因为核心机密泄露的事态更加严重,影响更加恶劣。
我国科研信息是十分封闭的,基本不存在使用网络调取的可能,现实偷窃更加不现实,唯一可能存在的情况就是我国科研机构里有敌方间谍存在。
好在经过国家安全局、科研机构的联合调查,终于锁定了间谍人员,执法人员很快搜集证据,病对间谍实施抓捕。
2、有内鬼!昔日天才竟成国际间谍
中美电磁炮研发竞赛,眼看我国就要实现超越,美国人却率先将我国的最新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了出来,经过一系列调查,终于锁定了我机构内部的敌方间谍。这名国际间谍究竟是谁?他又是怎样获取并向他国运送机密文件的呢?
2014年6月,国内某机场,一个衣着朴素,神情紧张的人穿梭在人群之中,手里拿着一个不大的手提箱。而就在不远处,一群便衣警察蓄势待发。
人流攒动,眼看这人就要登上飞机,一旦坐上飞机出了国,此前一切调查行动都将是无用功,时不我待,随着一声令下,抓捕人员开始行动,为了不打草惊蛇,便衣警察伪装成路人缓慢靠近,形成包围圈后,警方直接开口确认目标。
"张建革是吧!"
看着面前身材高大的男人直接叫出自己的名字,拿着手提包的男人,一开始有些诧异,不过很快他的神情就惊慌起来。
环顾四周,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用来,这名被警方称作张建革的人,突然发了疯似的要将手里的箱子从航站楼里扔出去,显而易见,这是他正在销毁证据,警察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立马将其按倒在地。
被制服的张建革一开始死命挣扎,妄图将箱子扔掉,眼看自己被捕已成事实,张建革整个人完全衰颓下去,仿佛没了活着的动力。
经过审讯,张建革亲口承认,自己就是泄露国家机密的间谍,他手中的箱子里全都是我国近期对电磁炮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能够接触到如此机密材料,并将其带出国,张建革究竟是什么人?而他又是怎样走上间谍这条路的呢?
张建革,国内某军工科研所的高级科研人员,和很多人想的并不一样,张建革不是因为生活所迫出卖国家,更没有接受过任何西方教育。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年少成名,16岁考进中科院,硕士之后直接进入研究所。
张建革学术能力强,工作认真努力,尤其是接触到电磁炮研究之后,更是废寝忘食,接连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他的能力有目共睹,治学态度也十分严谨。2011年,研究所为了让他能够在学术上更进一步,更是为他争取到了一个出国深造的机会。
虽然我国在科研工作上突飞猛进,但要论实力,还是美国更胜一筹。将张建革派往国外留学交流,目的也是让他能够学习到国外的先进科研技术,回国后更好的为电磁炮研发做贡献,但是万没想到,就是这短短一年的时间,却让张建革堕入深渊。
刚刚出国的张建革还是守住了底线的,面对灯红酒绿的奢靡生活,他并没有因此沉沦,每日往返在研究所和住处之间,工作和学习都在按部就班的开展。
科研上,张建革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长期一个人居住国外,张建革的生活和心理出现偏差,每到夜深人静,别说是红颜知己,就连一个普通朋友都没有,这种情况下,张建革此时渴望有人能够陪他度过无聊的闲暇时间。
张建革的孤独是人之常情,我们不应该对此有歧视或者贬低,但艰难的事业总是需要坚定的内心,正是张建革的内心的波动,给了国外不法分子机会。
3、间谍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能力过人的张建革获得了研究所中唯一的出国深造的机会,然而国外的孤独生活却让他难以坚持下去,最终在国外间谍机构的策反之下,张建革走上了出卖国家机密的违法道路。国家间谍机构究竟用怎样的方法腐蚀张建革的内心?他又是怎样为了金钱将我国的科研机密泄露?
国外深造的张建革工作学习的时候还没什么问题,可一旦闲下来,他便百无聊赖,总想出去做些娱乐活动,而资本主义的美国最不缺的就是娱乐。
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名叫杰克的外国学者对张建革提出的想法十分感兴趣,俩人在会后深入交流,言语之间,杰克对张建革满是敬佩和赞扬,而张建革也十分受用,平日里自己在研究所都是学生的态度和身份,这次终于当了一次大佬,他觉得十分满足。
俩人相谈甚欢,杰克提出日后一起出来喝杯酒,继续讨论。平常本就无聊乏味的张建革一听,马上答应下来,虽然背后还有祖国和人民的期望,但他想着,杰克说的就是出去讨论的嘛,喝酒只是顺带的,在这样的自我麻痹之下,张建革开始频繁和杰克混在一起。
一开始杰克还借口讨论科研问题,可一来二去俩人从学术交流,到共进晚餐,再到喝酒打球,渐渐的,杰克频繁带张建革出入娱乐场所,而此时,张建革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入了间谍机构的圈套。
杰克带张建革吃喝玩乐一开始都是AA制,俩人各自付钱,可逐渐的,杰克带张建革去的地方越来越高档,花销也越来越大,张建革虽然心里想去,但经济条件已经不允许了,因此他提出了拒绝。
明白了张建革的犹豫之后,杰克居然提出他会承担一切费用,只为了和张建革交朋友,在杰克的坚持下,张建革也抵不住内心的诱惑,在杰克的接济之下继续着四处游玩。
杰克负责掏钱买单之后,张建革十分纳闷,都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自己还要比杰克能力强,为什么他可以赚这么多的钱呢?
面对张建革的疑惑,杰克大方的表示,在美国搞科研收入特别高,这还只是自己收入的一小部分。这样的回答让张建革心中有了一丝嫉妒。
俗话说,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在这样的心态下,张建革时不时的提出,能不能承担一些杰克这边的工作赚些钱,而他的行为正中间谍机构下怀。
杰克明确表示,可以让张建革也做点科研内容,一开始,杰克只给张建革一些整理资料的简单工作,却付给了张建革和工作完全不匹配的大额薪资,见钱眼开的张建革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个不寻常,还以为是美国的薪资就是这么高呢。
可随着工作逐渐变多、变难,张建革甚至需要国内的工作材料进行解决,此时他也发现,这种行为可能会造成我国的机密泄露,但高昂的薪资已经让张建革无法自拔。
就这样,张建革开始利用国内研究数据和技术换取金钱报酬,回国之后,这种行为直接演变成了盗取国内机密文件,此时张建革已经心知肚明,自己是在泄露国家机密,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但长期以来的高收入,让他根本无法承受自己少赚一分钱。
直到2014年,张建革亲自运送机密文件到国外的时候被警方当场抓获。面对罪行,张建革供认不讳,法院判决他有期徒刑15年,2020年,央视对此事进行的公开报道,张建革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代价。
此次案件中,张建革知法犯法,盗取国家机密,罪有应得,但他的经历也让我们警惕,很多工作、尤其是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伟大工程必定是艰难的,身处其中,我们唯有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才能够实现理想和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各类间谍也许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只有提高警惕,不为钱权所诱惑,才能保证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不被操纵和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