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曝光多起间谍案披露哪些人最容易被策反

4月11日,《解放军报》官方微博@军报记者发布了一则图片微博,列举了两个被境外间谍机构策反,为境外提供军事情报的案例,并分析了哪些人容易被策反。报道中指出,目前被境外间谍机关策反的群众并不罕见,退伍军人、留学生、高校师生、军事发烧友以及军工企业、国防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人员等,都是其着重关注的对象。

军事设施都设有相关标识,但是依然有不少人相关法律、保密意识薄弱

以下为报道原文:

案例一:帮境外“记者”窃取“新闻素材” 数百份军事目标资料卖近10万元

曾供职于辽宁某企业的韩某,因故失业后经济上比较拮据,于是通过互联网发布求职信息。不料,他很快被网上自称“记者”的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盯上。对方告诉韩某需要新闻报道素材,让他去某涉军目标附近就业。为了表达诚意,该“记者”很大方地给韩某汇来1万多元作为定金。

面对到手的金钱诱惑,韩某虽有些疑虑,但一想到自己追求的奢华生活,顾不上考虑就满口答应了。在这名境外谍报人员的直接指令下,韩某顺利进入某单位应聘成功,之后多次利用工作之便,用手机偷拍大量某重大军工项目照片,传到境外给对方。拿到钱款后,韩某又遵照该“记者”的遥控指挥,先赴北京参加国防技术项目推介会,现场搜集了大量录音、照片等资料;接着又专程前往辽西某地拍摄了另一组重要军事目标的照片。短短数月,这份“兼职”为韩某赢来近10万元的巨额报酬。

案例二:为境外“主编”偷拍现场画面 数百张军事基地照片卖了4万元

青岛某企业员工曹某,工作之余常到网上寻找赚钱的机会,在好几家求职网站都投了个人简历。不久,一名自称某军事杂志社的“主编”打来电话,说有现场考察员的工作适合他,并许以高额薪酬。动心的曹某没多想就答应下来。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曹某就按照“主编”的指示,到附近的军事基地转悠。一次,曹某扛着新装备偷偷潜入某军用机场,成功拍摄航母基地内的照片传给“主编”。对这一次成果,境外间谍“主编”不仅大加赞许,还立即汇来了一笔丰厚的酬金,以示鼓励。激动的曹某点着厚厚一沓钞票,突然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他自己都怀疑对方是不是真的“主编”。远在境外的“主编”似乎也“看”穿了曹某的心思,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几乎让他无路可退:“你的照片很有价值,已经发到国外了,如果有人举报你,自己想想后果吧!”

虽然明知自己的所作所为严重损害国家利益,但曹某在境外谍报人员的利诱和胁迫下没有及时悬崖勒马,结果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今,他已经被当地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等待法律的审判。

哪些人最容易被策反?

据国家安全机关统计,目前被境外间谍机关策反的群众并不罕见,退伍军人、留学生、高校师生、军事发烧友以及军工企业、国防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人员等,都是其着重关注的对象。尤其是一些年轻的网友,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境外人员利用。

根据我国《反间谍法》的相关规定,如果不明情况,被诱骗落入境外间谍机关的圈套,一定要终止违法行为。如果受到对方威胁,不要害怕,更不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还可以予以奖励。

背景提示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转型,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值得警惕的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和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核心领域、要害部门和重点目标的情报窃密,以及重要涉密人员的渗透策反活动,一刻也没停止过。这次修法主动适应国家安全环境新变化,定位明晰,重点突出,更利于反间谍工作的开展。

感言 “馅饼”其实是陷阱

刚完成这篇稿件,一则新消息扑入眼帘:河南开封出租车司机段某,为境外机构搜集军事情报,涉嫌犯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心情变得更加沉重:涉案的几名当事人,正值青壮年,都是干事业的年纪,本该满怀梦想打拼、意气风发奋斗的。是什么让他们的人生在瞬间坍塌?

是致命的诱惑太多?但没有人生活在真空中,人生原本就是在诱惑中作出选择的过程。不同的选择造就迥异的人生。苍蝇不叮无缝蛋,“观操守在利害时”。

是人性的弱点使然?但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付出才有收获,这是事之常理、人之常情。若有人偏偏追求不劳而获的意外之喜,那钻进别人设计的口袋,是迟早的事。

是制度的设计缺陷?从1993年版《国家安全法》到2014年出台的《反间谍法》,建设法治中国的道路上,我们又扎实前进了一步。但再最完善的制度,都需要人来执行;再完美的制度,也很难约束畸变的欲望。

保密就是保生命。这个生命,既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生命,也是每个人的政治生命甚至生理意义上纯粹的生命。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让我们像珍爱生命一样,严守秘密,共筑安全。

THE END
0.国家安全部: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青少年实施拉拢渗透策反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安全部,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以“合法掩护非法”“公开掩护秘密”等方式,对我境内人员甚至是青少年实施拉拢渗透策反,手段卑劣、毫无底线。他们往往伪装成青少年身边的“好心人”“热心人”“贴心人”,在目标对象成长、学习、工作过程中施以潜移默化影响,妄图实现为其所用的目的,窃取我国家秘密、jvzquC41pg}t0lhvx0ipo8724651:8751CXUKNky7WhFH`;peGMIlxHM4:1:;80ujznn
1.广东抓捕一批间谍包括在校大学生被策反手段多样广东省国家安全机关27日披露了该机关近期组织实施的“南粤行动”所侦破的一批间谍案件,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网络勾联渗透策反的涉世未深年轻人居多,甚至不乏在校大学生。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快速普及,中国网民数量已跃升世界第一位。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正是利用这一点,将网络变成对中国实施勾联、渗透、策反jvzquC41dyi/unz0gf{/ew4423<02=7;1e914?f3798988ucigs/j}r
2.国家安全部揭秘:在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指使下,调查咨询公司窃取国家该境外调查咨询公司的非法调查活动早已进入我侦察视线,国家安全机关在关键时刻果断出击,及时阻断我核心数据外泄渠道,获取该调查咨询公司在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指使下窃取我国家秘密的有力证据,依法维护了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间谍行为包括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机构、组织jvzquC41gzvpt}3ujqhtg{{gt0ipo8yqwvobq8mvon585:;330nuou
3.驻外人员警惕“热心人”的三层套路!国家安全机关提示与此同时,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长期觊觎我高新技术领域优势企业内情,关注重点驻外人员群体,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贴靠拉拢、情报刺探和渗透策反。一些披着“热心人”外衣,对我驻外人员进行“围猎”的手法具有很强欺骗性,应当高度警惕、有效防范。   警惕“热心人”的三层套路jvzq<84yyy4qk‚fq0qxh0ls142852>621c9d7<>244;7g=89:di16>57h3:2c@=h71i/j}rn
4.国家安全丨注意!窃密活动呈现新特征!南方plus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更为严峻,各行业基础性数据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构觊觎的目标,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有关行业机构的渗透窃密活动也在持续加剧,任何组织和个人、任何公司和企业、任何行业领域,都有可能成为境外间谍渗透和利用的目标,提高警惕,筑牢反奸防谍防线,需要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971325d9<973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