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总结:哪些人最容易被境外情报机构策反

近期,我国媒体连续披露两起普通公民被外国间谍拉拢、策反的案件,让人扼腕痛惜之余,不禁惊呼:小心!间谍就在身边!

案例一

帮境外“记者”窃取“新闻素材”

数百份军事目标资料卖近10万元

曾供职于辽宁某企业的韩某,因故失业后经济上比较拮据,于是通过互联网发布求职信息。不料,他很快被网上自称“记者”的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盯上。对方告诉韩某需要新闻报道素材,让他去某涉军目标附近就业。为了表达诚意,该“记者”很大方地给韩某汇来1万多元作为定金。

面对到手的金钱诱惑,韩某虽有些疑虑,但一想到自己追求的奢华生活,顾不上考虑就满口答应了。在这名境外谍报人员的直接指令下,韩某顺利进入某单位应聘成功,之后多次利用工作之便,用手机偷拍大量某重大军工项目照片,传到境外给对方。拿到钱款后,韩某又遵照该“记者”的遥控指挥,先赴北京参加国防技术项目推介会,现场搜集了大量录音、照片等资料;接着又专程前往辽西某地拍摄了另一组重要军事目标的照片。短短数月,这份“兼职”为韩某赢来近10万元的巨额报酬。

案例二

为境外“主编”偷拍现场画面

数百张军事基地照片卖了4万元

青岛某企业员工曹某,工作之余常到网上寻找赚钱的机会,在好几家求职网站都投了个人简历。不久,一名自称某军事杂志社的“主编”打来电话,说有现场考察员的工作适合他,并许以高额薪酬。动心的曹某没多想就答应下来。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曹某就按照“主编”的指示,到附近的军事基地转悠。一次,曹某扛着新装备偷偷潜入某军用机场,成功拍摄航母基地内的照片传给“主编”。对这一次成果,境外间谍“主编”不仅大加赞许,还立即汇来了一笔丰厚的酬金,以示鼓励。激动的曹某点着厚厚一沓钞票,突然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他自己都怀疑对方是不是真的“主编”。远在境外的“主编”似乎也“看”穿了曹某的心思,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几乎让他无路可退:“你的照片很有价值,已经发到国外了,如果有人举报你,自己想想后果吧!”

虽然明知自己的所作所为严重损害国家利益,但曹某在境外谍报人员的利诱和胁迫下没有及时悬崖勒马,结果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今,他已经被当地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等待法律的审判。

哪些人最容易被策反?

据国家安全机关统计,目前被境外间谍机关策反的群众并不罕见,退伍军人、留学生、高校师生、军事发烧友以及军工企业、国防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人员等,都是其着重关注的对象。尤其是一些年轻的网友,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境外人员利用。

根据我国《反间谍法》的相关规定,如果不明情况,被诱骗落入境外间谍机关的圈套,一定要终止违法行为。如果受到对方威胁,不要害怕,更不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还可以予以奖励。

背景提示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转型,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值得警惕的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和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核心领域、要害部门和重点目标的情报窃密,以及重要涉密人员的渗透策反活动,一刻也没停止过。这次修法主动适应国家安全环境新变化,定位明晰,重点突出,更利于反间谍工作的开展。

感言

“馅饼”其实是陷阱

刚完成这篇稿件,一则新消息扑入眼帘:河南开封出租车司机段某,为境外机构搜集军事情报,涉嫌犯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心情变得更加沉重:涉案的几名当事人,正值青壮年,都是干事业的年纪,本该满怀梦想打拼、意气风发奋斗的。是什么让他们的人生在瞬间坍塌?

是致命的诱惑太多?但没有人生活在真空中,人生原本就是在诱惑中作出选择的过程。不同的选择造就迥异的人生。苍蝇不叮无缝蛋,“观操守在利害时”。

是人性的弱点使然?但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付出才有收获,这是事之常理、人之常情。若有人偏偏追求不劳而获的意外之喜,那钻进别人设计的口袋,是迟早的事。

是制度的设计缺陷?从1993年版《国家安全法》到2014年出台的《反间谍法》,建设法治中国的道路上,我们又扎实前进了一步。但再最完善的制度,都需要人来执行;再完美的制度,也很难约束畸变的欲望。

保密就是保生命。这个生命,既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生命,也是每个人的政治生命甚至生理意义上纯粹的生命。

THE END
0.境外间谍盯上我国青年群体国家安全机关提醒:警惕高薪“兼职”等陷阱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以“合法掩护非法”“公开掩护秘密”等方式,对我境内人员甚至是青少年实施拉拢渗透策反,手段卑劣、毫无底线。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境外间谍盯上我国青年群体,以高薪“兼职”“境外留学”等为“噱头”,拉拢、利诱、胁迫年轻人为其从事涉密资料搜集等间谍活动及其他违法行为。 jvzquC41yy}/fƒ|yy0ipo8}kpyko1|mgjwoykw|gp1814=5;1v814=5;27e26@:;89;/j}r
1.间谍在你身边?请绷紧国家安全这根弦个人在境外遇到间谍组织拉拢策反怎么办? 据国家统计:留学生、高校教师等是境外间谍机关拉拢策反的重要目标。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手段层出不穷,咨询请教、感情拉拢、美色诱骗、金钱引诱,甚至控制胁迫都是常用手法,而性格软弱、追求奢靡享乐、生活作风不检点的人群,往往会经不住诱惑,沦为被控制利用的对象。 jvzquC41pg}t0|npc0io1;546/65/:;1fgzbku2kpcxzy‚289<6793f0jznn
2.留学生被境外策反回国从事间谍活动看看留学生被境外策反回国从事间谍活动来源:齐鲁晚报微博2024-02-07 17:33 原标题:留学生被境外策反回国从事间谍活动 张某,某境外高校毕业生,因在境外学习期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拉拢策反,从事间谍活动,被依法处理。 2006年,因高考失利,在苦读一年语言预科之后张某进入了某国排名前列的高校。因为成绩出色,张某成为了班长jvzquC41yy}/yxwmgtio0ls1e1814=224/681A6675730|mvon
3.[新闻直播间]揭露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拉拢策反“套路”以“官方身份0:00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新闻直播间]揭露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拉拢策反“套路” 以“官方身份”拉拢策反留学人员 选集 更多 《新闻直播间》 20251107 10:00 《新闻直播间》 20251107 09:00 《新闻直播间》 20251107 05:00 《新闻直播间》 20251107 04:00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39;381=4g>9eg8<53>9876h1ej;:;;=63?98;45jpmjz0unuou
4.间谍假借助学之名拉拢策反青少年【#间谍假借助学之名拉拢策反青少年#】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以“合法掩护非法”“公开掩护秘密”等方式,对我境内人员甚至是青少年实施拉拢渗透策反,手段卑劣、毫无底线。他们往往伪装成青少年身边的“好心人”“热心人”“贴心人”,在目标对象成长、学习、工作过程中施以潜移默化影响,妄图实现为其所用的目的,窃取jvzquC41hktbplj0uktb0ls14285/9=/455eg}fkn/ooetvysv>44<=5:0j/j}rn
5.留学生被美国策反多起,回国进国家部委当间谍被捕|间谍|美国|留学据微信公众号“国家安全部”8月21日消息,近日,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案。 截图自微信公众号“国家安全部” 犯罪嫌疑人郝某,1984年1月生,系我某国家部委干部。郝某在日本留学期间,因办理赴美签证事宜与美驻日本使馆官员泰德结识,泰德通过请客吃饭、赠送礼品等方式与郝某逐步密切关系,并请郝某帮助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7722<16B38Ai323?13As2n0nuou
6.航天科研人员在国外访学被间谍策反,办案现场视频公布然而,“国门”之外不仅有异域风情、美景美食,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也看准一些人出国后放松心理戒备的时机,趁机设置圈套陷阱,对我国公民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给我国家安全和利益带来了风险隐患。 赵学军是一名航天领域的科研人员,在赴国外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一步步拉拢策反,出卖科研进展情况,严重危害我国家jvzq<84pgyy/e‚tn0eun1pg1ctzjeuju1463565613:0exsvgpz`NpUI:IoHMW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