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党唯一女创始人,因叛徒出卖岁牺牲,一双儿女皆不简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两名年轻的女子扶着一个年过半百的妇人登上了邮轮。

这原是平常的景象,直到其中一名年轻女子突然走到了前甲板上,挥舞着自己的丝巾向送行人群高喊:

“我找到自己的恋人了!我要嫁给革命!”

这名年轻女子就是时年24岁的向警予,也是后来被毛主席称为中国共产党“唯一一个女创始人”的革命先驱。

从年少起,向警予便树立了为妇女解放而奋斗的决心,这一点得益于她的恩师朱剑凡。

朱剑凡曾是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校长,也是一位开明进步的教育家。在办学上,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将女子教育放到与男子教育同等的地位。

在这样的办学方针下,向警予在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可谓如鱼得水,她的领导能力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现。

几乎所有的女生活动都由她带头参加,在同学中拥有极高的威信。

1914年,朱剑凡被顽固派免职,他愤而自创周南女校,向警予等十余名女学生转而入了周南女校读书。

朱剑凡

在周南女校学习期间,向警予还结识了毛主席、蔡和森等人,与他们关系深厚,继而树立了共同志向。

从周南女校毕业后,向警予秉持“教育兴国”的理念,回到家乡溆浦县准备开办女校。

幸运的是,她得到了家中的支持,父亲捐出了一块柑橘园,还与六哥一起义务为学校工作。

当地“僻在荒陬,文化难入”,向警予便跋山涉水、挨家挨户地劝学。

经过艰苦的建造和劝学,终于在1916年11月,向警予成功开办了男女合校的溆浦小学堂。在开学典礼上,她大声告诉所有的女学生:

“我们读书的目的,是要做一个新国民!”

向警予是这样告诉自己学生的,也是这样实践的。

向警予

在周南女校纪念赵五贞反抗包办婚姻的大会上,向警予进行热烈演讲,批判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呼吁妇女们争取自身解放。

法国留学期间,向警予阅读了许多马克思主义著作,思想上完成了较大的转变。她写下《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一文,大力批判以父权为中心的封建家庭制度。

随着学习的深入,她逐步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蜕变,将妇女解放与中国革命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22年初,向警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同年7月在党的二大上,她当选为第一个女性中央委员、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

向警予入党照片

为唤起妇女反抗压迫,向警予参与领导了上海闸北丝厂和南洋烟厂的大罢工计划。

上海闸北丝厂,在当时是一家拥有着一万多名女工,但对女性压迫非常严重的工厂。

在这家工厂里,女工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她们每天要从早上六点做工到晚上六点,但凡稍做得慢了些就会挨打。

一些女工的手被机器轧伤了也不能治病,甚至不能休息,甚至于有些女工因为太过劳累,生生被累死了,而被机器轧死、病死的更是不计其数。

一个名叫“九姑娘”的女工,曾告诉向警予有一个包工头包了一百余名女工,三年间竟死了三十多人。

图源网络

听到这些女工们的遭遇,向警予心中十分不是滋味。她因出身较高而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更多底层人家的女孩甚至都没有自己的名字。

因此,她向女工们承诺:“我会办女工夜校。陈独秀先生都听说过吧,我就要把这样的人请来给你们讲课!”

她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不久后就在各个工厂周围办起了35所女工夜校,自己来上了第一课。

向警予讲的第一个字是“工”,她说:

“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竖就是顶天立地的好汉,也包括我们女工。这就是我们工人的伟大形象。”

随着女工们接受教育的增多,她们对压迫的反抗意识便越强烈。

1923年9月,上海闸北丝厂又一次降工资时,女工们愤然举起了反抗大旗。

图源网络

以“九姑娘”为首的女工,当场冲进厂主任办公室要求不许降薪,结果厂主任不仅当场开除了她,还喊来军警当场逮捕了她。

与此同时,她借助组织力量努力营救“九姑娘”,并在其被释放后帮她找了一份工作。

作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向警予不仅奋斗在组织妇女反抗的第一线,也为推动保护妇女的政策劳心劳力。

在她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案》中,明确提出女性应有“遗产继承权”、“社交自由”、“结婚离婚自由”、“母性保护”等男女平权条例。

这些条例中的内容,直到今天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蓝丽娜国画《念向警予烈士像》

在接受《续西行漫记》作者采访时,蔡畅这样回忆道:“在向警予之前,中国没有真正的妇女组织.....”

很早就觉醒妇女解放意识的向警予,自然也不会随意地对待自己的婚姻。可她是个漂亮的姑娘,难免会引来追随的目光。

时任湘西镇守副使兼第五区司令周则范,便是其中之一。说来也巧,周则范是在五四游行的队伍中注意到向警予的。

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得知消息的向警予立刻组织女校师生上街游行,号召大家“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抵制日货。

或许是惊鸿一瞥,周则范注意到了游行队伍中领头的向警予,并对她一见钟情。两个月后,他派人到向家提亲了。

向警予的亲生母亲去世多年,继母极为势力,一看来提亲的是个“将军”,便要逼着向警予就范。

1921年葛健豪蔡畅向警予在法国

她的父亲倒是开明,但在枪杆子面前他的意见显得分量不足。

倒是向警予自己最为硬气,她只身前往周公馆,告诉周则范:“我早已起誓,以身许国,终身不嫁!”

周则范是新派军人,倒也没做出抢亲的事来,只是威胁着:“我倒要看看,你今后会嫁给谁!”

正如向警予在轮船上所喊的那样,她要嫁给革命,而不是嫁给某一个人。

党内早期许多女性都是这样想的,她们会因志趣相投、有一致的革命愿景而被对方吸引,而不是权势或外貌。

向警予没有因周则范的威胁而真的终身不嫁,周则范也没有看到向警予嫁人的那一天,就在1919年12月,他被部下夺权杀害。

赴法邮轮航行了35天,这35天里,向警予与自己的老朋友蔡和森朝夕相处,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到法国后,学习能力颇强的蔡和森又是法语最好的人之一。

他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等小册子,是向警予等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引领者。

有了共同的信仰后,两人越走越近。终于在1920年5月,法国的初夏里,向警予和蔡和森结婚了。

同赴法国的几十个中国学生是座下宾客,新郎和新娘手捧《资本论》拍了一张结婚照。

婚礼上,二人将恋爱过程中互赠的诗作编印成书,题为《向上同盟》,分赠给大家。这对自由结合的夫妻也被学生们称为“向蔡同盟”,轰动一时。

当消息传回国内,毛主席非常高兴地致信:“我听得'向蔡同盟’的事,为之一喜!”

青年毛泽东

如她所说“嫁给革命”后,向警予十分高兴。

当继母为此事嘲讽她“现成的将军夫人不做,去找了个磨豆腐的……”,这说法是因为当时赴法的留学生为勤工俭学,基本都在李石的豆腐公司暂时工作。

向警予在回信中说道:“总有一天我们要回来,将这黑暗阴晦的旧中国,磨出光明鲜艳的样子来!”

在此后几年的艰苦岁月中,“向蔡同盟”一直相互扶持,共度时艰。

向警予分别于1922年和1924年,生下了女儿蔡妮和儿子蔡博。因两人致力于革命的缘故,孩子们都交给了亲友照顾。

只可惜,一家人只在1927年4月留下了唯一一张全家福。

1927年向警予《左》与一双儿女以及蔡和森家人最后的合影

早在这张全家福拍摄之前一年,向警予与蔡和森便已离婚。“向蔡同盟”不再是婚姻之盟,却依然是战友。

向警予被捕后,蔡和森积极营救,牺牲后更是为其撰文悼念:“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而向警予的两个孩子,虽经历了父母离异,却都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蔡妮早年随父亲前往苏联后只身一人留下,在政治漩涡中东躲西藏,直到1953年才回国,后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担任俄语教授。

蔡和森向警予女儿蔡妮

蔡博于1938年赴苏留学,回国后在鞍山钢铁厂工作,一路成长为中国钢铁研究总院炼铁研究室主任,并为我国培养了许多高炉炼铁人才。

蔡博

向警予牺牲于武汉白色恐怖最为厉害的时候。

1927年汪精卫背叛革命后,武汉的同志先后转移,向警予自愿留下开展秘密工作,在当地组织同志转移、营救被捕同志,领导工人同白色恐怖作坚决斗争。

时任武汉卫戍司令胡宗铎是桂系白崇禧的同窗,与李宗仁私交甚密,李宗仁曾评价他“认为武力可以决定一切”。

这种性格的另一面其实就是残忍,在武汉白色恐怖期间,胡宗铎多次发动“清党”、“清乡”,残害进步人士多不胜数。

1927年广州起义爆发后,因苏联外交官参与其中,胡宗铎直接查抄了武汉的苏联领事馆,抓捕约300名俄侨。

随后他突袭法日租界,抓捕了包括詹大悲等人的30名“疑似共产党”,当晚枪决。12月17日又抓捕了两百余名学生,没收大批宣传资料。

彼时,武汉法租界总领事陆公德不满其行为,向法国公使分析称此人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就是为了谋求更高的权位。

在胡宗铎疯狂乃至“宁错杀一万”的白色恐怖中,向警予不幸被捕。

作为妇女运动先驱、革命领袖,向警予被捕的消息被反动派当作头条宣传了好几日,国民党武汉当局更是不惜一切代价要求法国领事馆引渡向警予。

因胡宗铎多次到法租界中抓人而没有知会法国领事馆,陆公德对他十分不满,认为他威胁到了法租界的社会秩序和法国领事的特权。

因此,胡宗铎引渡向警予等人的要求,也遭到了陆公德的多次拒绝。

3月31日,陆公德返回法国休假后,胡宗铎给他盖上了一个“受贿庇共”的帽子,并借势将其运作为收回武汉法租界的政治运动。

收回法租界,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惜国民党只将此作为引渡的谈判条件而已。

4月12日,向警予等人被引渡回武汉当局后,胡宗铎便不再坚持收回法租界,此事不了了之。

转移到武汉卫戍区司令部军法处监狱后,向警予遭受了严苛的审讯和毒打,但她从始至终没有吐露过党的任何秘密。

4月24日至25日期间,敌人要求叛徒宋岳林当面质证,化名“易夏氏”的人就是向警予。

向警予当场痛斥叛徒:“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活着是条狗,死了要遗臭万年!”

那日,向警予身着结婚时穿的绿油色旗袍,头扎羊角小辫,斗志昂扬地向刑场走去。

在押送刑场的过程中,她依然坚持向群众演说,高呼革命口号,哪怕军警向她的嘴里塞沙子都没能阻止。

在围观群众忍不住为她流泪时,刽子手提前结束了她的生命,终年33岁。

这名在《妇女周报》上写下:“为花季少女解开裹脚布、为广大妇女争取参政权、为底层娼妓寻求独立人格”的革命女性先驱,最终没能看到她的努力化为现实的时候。

THE END
0.留学生郝某被策反,长期潜伏中央某部门,泄露多项国家秘密犯罪嫌疑人郝某是一名长期潜伏的外国间谍。郝某在国外留学期间,被境外间谍机关策反,按外方要求打入我中央某部门。 经鉴定,郝某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的情报涉及机密级国家秘密五项、秘密级国家秘密两项。最终,郝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6/:6/345eql2kph~dw{f6:5617=3ujvsm
1.原来是个叛徒!被俘以色列女兵母亲,竟然是我国90年代公派留学生原来是个叛徒!被俘以色列女兵母亲,竟然是我国90年代公派留学生 近日,巴以冲突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但令人气愤的是,有一位在中国出生的以色列籍母亲,居然在社交平台上,公然要求中国去营救她的女儿。原来她的女儿是一位以色列女兵,在哈马斯袭击中不幸被俘虏了,但是这位母亲是炎黄子孙,后来加入了以色列国籍,然后她就在网上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JFIOJJG277<2W:80jvsm
2.我当汉奸都怪中国人!李隽当年留学叛逃与儿子有隔阂却怪罪国人|叛徒|结果李隽却抛弃了丈夫和儿子,选择了叛逃之路,成为了一个可耻的汉奸叛徒。 后来她说自己再次见到儿子的时候,已经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李隽哀叹自己作为公派留学生选择叛离中国人之后,用了很久时间都无法弥补与儿子之间的鸿沟。 “一辈子都无法弥补,家庭也为此破碎了。” jvzquC41f{428<3eqo5bt}neng5JL=H6X;H17>7SE2V/j}rn
3.牺牲在雨花台的中国“保尔”党史频道1919年,中学毕业的许金海受到“五四”运动的洗礼,更加明白了“救国”的意义。也就在那一年,他听说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校长正在出面组织招考赴法留学生。许金海听说后心潮澎湃,立即报了名,并自起“许包野”大名,意在雄心与志远。 汕头一考,澄海的许包野名列第三,成了公费留法学生。出国留学,对许包野来说,有种鸟儿挣脱jvzq<84fcpmtjr3rgqvmg7hqo0io1w61428119;521i97989/5788=;4:0nuou
4.第三章留学生院的“叛徒”第三章 留学生院的“叛徒” 学校附近一家清吧内。 在酒精和轻音乐的烘托下,对面的尤朵拉愈发娇俏可爱。 何蔚本来以为这个外国女孩是来兴师问罪的。 可对方好像并没有这个意思。 “你还没有告诉我,你的名字。” 尤朵拉的中文不错,只是有些过于字正腔圆。 何蔚对外国人,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 哪个群体jvzquC41o0weov3eqo5djjuvgt522<:;3:6938<5:6<57B>1
5.涂光炽:在美国入党的地学大师涂光炽和许多留学生一起欢呼雀跃,希望尽快回国工作。涂光炽等会同51名留美同学联名发出了《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写道:“同学们:是我们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工作的时候了。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1950年8月28日,涂光炽和弟弟涂光楠偕同百余名中国学人乘坐“威尔逊总统”号邮轮从旧金山启航归国。jvzq<84yyy4djrxc0gjv0ls1rguqnn44249158y4249159>a43722:65734ivvq
6.从哲学博士到机智“保尔”——许包野第二天,德国共产党机关报《红旗》就此事刊发了声明,向执政的社会民主党提出强烈抗议。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之下,朱德、许包野等中国留学生三天后被释放,但同时,他们也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 1925年7月,在中共旅欧支部的安排下,朱德离开柏林,乘船前往苏联。许包野来到奥地利的维也纳,继续学哲学。离开时,他已经获得博士学位。jvzq<84yyy4djrscsn4ptp4p31814:42;3:0e=7249>.5;7489>20qyon
7.《绝笔》第二季情深不悔留学期间 许包野只能用书信寄托思念 他在家书中对叶雁蘋说: “我请尔以后每月给我通一次信,无论有话也好,无话也好,有话便长,无话便短,我也很愿意抹出工夫和尔赠答。” 在漫长的留学岁月里 这对夫妻月月通信 在留学生中一时传为佳话 在一封长达20多页的家书中 jvzquC41yy}/3;8930io1;54416519=1XKJF3?9;59?2499823:70|mvon
8.身为皇室后裔:一生沉迷其艺术,却被众人鄙夷沦为“大明叛徒”|大明后来,石涛遭到明代遗民的鄙视。他们认为,身为明代皇族后裔,纵然不能在战场上与清廷拼个“你死我活”,也该终生不与清廷为伍。石涛的所作所为,太让公众失望了,很快,这位大明皇室后裔,极为怪异地变成了“大明叛徒”。 一留学生在美国考驾照,前方路标提示左转,他不是很确定,问考官: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656:=659:adcjb8?f;22712;k{g0nuou
9.中共党史上最大冤案:陈独秀九条罪名无一成立于是,陈独秀与托派结合的真相,也就封锁了起来。文革中,这些单位失控,资料管理混乱。1980年、1981年,笔者在收集陈独秀后期研究资料时,看到了这些资料,终于了解到陈独秀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到1942年逝世的系统思想和活动状况,同时也了解到中国托派从1927年莫斯科留学生中产生,到1952年在大陆上覆灭的历史情况。jvzquC41iq|/jngpgyy/ew44239.2A42:1ipp}jpva952=;33a
1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也向旅日华人中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如东京的施存统、鹿儿岛的周佛海发了信。这时,施存统到日本时间不长,功课也紧,便推荐周佛海回国出席党的一大。周佛海后来回忆说:“接着上海同志的信,知道7月间要开代表大会了。凑巧是暑假期中,我便回到上海。”“我便算是日本留学生的代表。” jvzq<84hwy{/3;8930io1;5341691:91CTZJ3<96;3<46:5739;30|mvon
11.《烈火中永生》人物谱(烈火中永生)影评1929年七月,徐林侠工作的邳县党组织被叛徒出卖,身怀六甲的徐林侠也被敌人逮捕。当时徐林侠已经快要临盆,又受到了毒刑,身体虚弱到了极点,她在分娩过程中多次昏死过去,又靠着顽强的意志一次次化险为夷,终于在监狱里生下了双胞胎女儿振平(老大)和振苏(老二)。后来徐林侠出狱并找到了宋绮云,一家人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37;86<;21
12.揭秘146年前中国第一批留学生悲惨结局:12岁为国受尽屈辱,学成归来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留美幼童。 (第一批留美幼童在上海轮船招商局合影) 原本应在父母怀中撒娇的孩童, 为何在一夜之间成了王朝的希望? 初到大洋彼岸的他们, 在那里经历了哪些的奇闻趣事? 日后他们的身上, 又会上演怎样的悲欢离合? 下面就让我们将时间的齿轮,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2:5=97@d;39=48=7:0jznn
13.许包野:从留洋博士到“失踪”半世纪的革命者德国,马克思的故乡。在这里,许包野得以大量阅读马克思著作和哲学经典,并积极参与留学生的进步组织。 1923年,一次留学生聚会上,许包野结识了朱德。经朱德介绍,许包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旅欧支部的一名先锋战士。 在朱德的教育引导下,许包野积极参加各项革命活动。1925年,因组织反帝活动,朱德、许包野被德国警察逮捕。获释后jvzq<84yyy4djrxc0gjv0ls1rguqnn4424:1;8y424:1;;658: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