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出国留学分论坛,特邀海外高校教授、院校招生代表、一线教育研究员、资深留学规划师等多领域嘉宾坐镇,聚焦海外留学申请的最新趋势,依托最新留学申请大数据,为学生与家长清晰勾勒海外名校申请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路径。同时,论坛深入探讨职业发展规划等关键议题,启迪学子在全球视野下实现自我探索与长远成长。
图 | 毛培蕊
出席本次出国留学分论坛的嘉宾有:
▲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秘书长张东升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教授、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远播教育研究院院长严文蕃
▲希伯伦高中招生官Wenkang Zhang
▲加拿大公立兰里教育局国际处中国区市场总监胡明
▲软科高级研究员吴思远
▲美国南加州大学校方代表、美国南加州大学职业发展导师Joey Li
▲昆山杜克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数字创新研究中心副高级研究员张露瑶
▲远播教育集团出国留学部总监汤一飞
*以上嘉宾按出场顺序排列
张东升发表《学业、职业、事业——中国留学生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精彩演讲。他指出,中国留学发展呈现“质量稳定、多元分化、质量提升”新态势。他剖析了当代留学生面临的新挑战,包括国际关系不确定性、经济成本压力、跨文化适应困难及职业规划薄弱等核心问题。他建议学子提前打好语言基础、主动融入当地文化、坚守学术诚信、及早规划职业方向,最终将留学收获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实际价值。
留学的意义和价值已经超过了文凭本身,其核心在于推动个性化发展、拓展全球化视野、构建多元化圈层、培养国际化思维,并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
图 | 张东升
严文蕃以《全球留学趋势下的教育选择与人才发展》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全球留学呈现多元化趋势,新兴留学目的地不断兴起,理工科与商科仍是学科主流,同时AI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育选择应立足学生个体,以个人兴趣、职业目标和心理特质为依据,强调“适合性”优于“名校排名”,通过家校协同规划,实现人才的全球化培养。
留学已不再仅是选择目的地,而是全球人才资源的配置过程,关键在于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应对多元化挑战。家长要转变“名校思维”,基于孩子的内在特质、兴趣与成长进行规划,这才是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
图 |严文蕃
Wenkang Zhang发表演讲《美国高中如何塑造学生核心价值》。他指出美国高中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重视品格培养、发展个人兴趣、提供多元选择、倡导反思精神,系统构建全人教育模式。相较于以应试为导向的传统教育,美国高中更注重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与终身学习能力,强调过程评价与全面发展,培养能适应社会变革的未来人才。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一个考试机器,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并找到真正的兴趣和爱好。美国高中教育正是以品格为基石,以热爱为驱动,为培养未来的领袖奠定基础。
图 | Wenkang Zhang
胡明带来《加拿大公立教育的核心优势与多元评估实践》为主题的演讲。她指出,加拿大公立教育体系以安全、友好、高性价比著称,采用多元化教学与评估方式,强调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塑造。她介绍了兰里教育局的优质学校资源,其课程设置兼顾主修与选修,并提供丰富的社区活动,鼓励学生深度探索职业兴趣。
加拿大教育以培养能力为主,教材和书本只是辅助工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高效沟通能力,让学生多角度审视问题,探索最优解决方案。
图 | 胡明
吴思远发表演讲《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各国优势学科表现》。他阐述了软科排名的整体概况,以及各个留学国家的优势学科分布特征。其中,美国在学术竞争力上整体领先,学科发展与科研深度比较突出;中国在工程与应用科学领域优势明显,学科建设与产业结合紧密。此外,他还介绍了德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新兴留学目的地的优势学科,为家长选校提供了有效参考。
在学科排名上,美国的学科覆盖面与科研深度全球领先;中国在工程与应用科学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学科与产业结合紧密;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德国、荷兰、瑞士等国也都有各具特色的优势学科。
图 | 吴思远
Joey Li发表演讲《从被动到主动:北美教育如何塑造学生的自驱力》。她指出,亚洲教育多侧重知识灌输,而北美教育则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兴趣引导、项目制学习、跨学科合作、导师制度及职业发展支持等多种途径,帮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维转变。同时,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各项决策,重视过程而非结果,从而培养自主成长的能力。
家长要引导孩子参与各项决策,不要直接告诉他“应该做什么”,而是询问他的兴趣方向,鼓励他在在成长过程不断反思、主动进步。
图 | Joey Li
领导力不是职位赋予的权力,而是推动合作、实现共赢的能力。真正的成功往往源于团队的共同努力。学校在评价学生时,除了学业成绩外,更要关注他是否具备协作精神,能与他人建立联结、共同成长。
张露瑶围绕《跨学科博雅教育与社会责任:共育智能未来的全球创新领导力》发表演讲。她强调,在AI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应致力于培养超越技术的、不可替代的领导力。通过跨学科融合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其成长为应对复杂挑战、推动社会进步,并在科技与人文交汇中保持人类独特价值的未来领导者。
当AI不断重塑世界,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核心价值,在于持续学习与自我优化的能力。而教育的根本使命,正是培育能够引领人类与科技共同前行的卓越领导力。
图 | 张露瑶
汤一飞带来演讲《从规划到落地,读懂留学全流程》。针对留学过程中的普遍困境,如信息缺失、定位模糊及策略失误,给出专业建言。他依托多年从业行业,为家长梳理了从评估定位、时间节点到后期保障的一站式升学方案,通过科学方法与专业引导,帮助学生实现与海外高校的有效匹配。
某种程度上,冲美本前30的学生比高考更累——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要兼顾体育、艺术、社团服务、领导力的培养,部分高中生甚至要参与创业、发表SCI论文。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优异成绩多源于超前规划,而非单纯天赋。
图 | 汤一飞
在数智时代,全球教育与人才竞争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本次分享中,各位嘉宾系统阐述了全球留学最新趋势,剖析了各国的教育特色与优势学科,并深入探讨了如何科学规划路径、培养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为家长们指明了清晰的留学方向,更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行动指南。
诚挚感谢所有嘉宾、合作伙伴的贡献和所有参会者的支持与参与。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期待明年与您再次相聚!
出国留学分论坛精彩瞬间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