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刷到有人问"sia国际艺术教育机构怎么样",作为在sia上过半年课的过来人,今天就用大白话唠唠我的真实体验。先说结论:要是你想搞艺术留学或者提升作品集,sia确实是个靠谱选择,但别指望躺着就能拿offer哈!
刚进sia那会儿,我就像个无头苍蝇——想申插画专业但作品集稀碎。顾问老师直接给我安排了同专业的海归导师,第一节课就点出我作品最大的问题:太注重技法,缺少故事性。老师当场甩过来一堆小众艺术家案例:"看看人家怎么用画面讲故事的!"这种针对性指导特别戳我痛点。
上课模式也挺灵活。我选的是线下+线上结合,基础课在教室手把手学构图色彩,创作课直接抱着数位板跟导师视频连线改图。有次凌晨两点灵感爆发,把草图发到学习群,没想到导师秒回语音条:"这个角色动态可以再夸张点!" 这种随时能被捞一把的感觉,对拖延症晚期患者太友好了。
最让我意外的是作品集审核环节。原本以为就是走个流程,结果教务老师拉着招生官模拟面试三次!第一次我磕磕巴巴解释创作理念时,招生官皱眉说:"你说的概念在作品里根本没体现出来。"后来硬是重新调整了三个项目排版。拿到皇艺offer那刻真想给教务老师磕一个。
还有他们studio的氛围,完全不像补习班。记得做装置艺术那周,教室里满地都是亚克力板和电子元件,几个申请建筑的同学直接帮我搭结构,导师边啃三明治边调试投影仪。这种跨专业碰撞的火花,自己闭门造车根本体验不到。
虽然我主要在线下上课,但后来疫情反复时切到线上,发现意外高效!省掉三小时通勤后,每天多睡饱两小时不说,晚上十点还能约导师在线抠细节。有次改PS文书,直接屏幕共享边写边聊,文档里满满都是导师标的红色批注,比线下隔着桌子看不清强多了。
现在想想线上学习真挺适合艺术生:直播课能无限回放,特别适合反复琢磨技法课;云端作品集随时更新,导师半夜灵感来了也能给你添批注;最重要的是能约到纽约/伦敦的老师,我同学就经常凌晨跟罗德岛教授连线,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