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请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并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具有学成回国为祖国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4)身心健康(须附市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证明)。
(5)外语水平须达到留学基金委规定的标准,具体要求请见《2005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外语条件要求及有关情况说明》。
2.申请具体出国留学项目的,应符合有关出国留学项目规定的具体条件。
1、经济条件是个重要因素。
2、应具有相当的外语水平。
在国外留学当然需要具备比较好的语言能力,否则是难以完成学业的,更别说留学成功了。有什么衡量的标准吗?当然不仅仅是TOEFL或者IELTS这样的考试考高分,接近母语水平的外语能力才是留学生应当追求的目标。关于语言能力的问题,有的家长和学生还有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到了国外,语言环境比较好,自然容易提高。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违背了外语学习的规律。外语不是母语,不可能自然习得,而需要通过科学的训练和刻苦的学习才能逐步获得。所谓的"留学垃圾"有很大一部分是栽在语言上面,因为听不懂课,无法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完不成作业,考试很难通过,进而导致了一步步地滑向厌学和学业不佳的境地。建议学生尽可能在留学前做好语言方面的准备,包括考试和能力训练。
3、自身素质是个必备条件。是否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学习适应能力、语言能力和较成熟的心智,这些都是保证能够在国外健康成长和达到预期学习效果的必备条件。
在国外留学需要独立应对很多事情,有时候甚至是突发事件。这里所说的独立自主能力不仅仅是吃饭穿衣那么简单,还涉及到社交、与老师相处、选择课程、升学规划甚至是理财等方方面面。媒体上经常看到的有关留学生的负面消息常常是因为学生在上述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而导致的,而留学比较成功的那些天子骄子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因为上述问题处理得比较好。因此,要在出国留学前有意识加强独立思考和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训练。
许多国家都要求入境的外国人在入境一周(有的一月)内到当地警察局办理登记手续,可申请自费出国留学,其国内安家费由用人单位按不同情况给予补助。
(3)自费留学的毕业研究生,则自费出国留学可免交培养费。
一)、考试费:
出国留学要有良好的语言基础,高中生可以在国内也可以在国外考托福或雅思,而大学生必须要先考过托福或雅思后才能出国。对研究生来说,在考过托福或雅思的基础上,如果学的是理工科则要考GRE,然后根据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要求来决定是否要增加专业类的考试,而学商科的话要考GMAT。雅思的考试费用为1700元人民币,托福为1415元人民币,GRE考试费为1155元人民币,GMAT考试费用为1725元人民币。
二)、公证费:
办理护照的费用一般是200元人民币。
四)、体检费:
不同的国家对体检的要求不尽相同,体检费用也有差别。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不需要体检。去英国的体检费为300—400元人民币,澳大利亚900元人民币,加拿大1350元人民币,新西兰871元人民币,日本350元人民币左右,俄罗斯35美元,乌克兰35美元。
五)、签证费:
申请签证收取的费用各个国家都有一定的标准,一般情况下,甲国收取乙国公民的签证费标准与乙国收取甲国公民的签证费标准是对等的。
六)、学校申请费:
申请国外的学校通常需要交纳一定的申请费,各个国家的学校申请费不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学校申请费用也有差异。
一般来说,新西兰、英国的大学是不收申请费的,英国的高中和预科可能会收取少量的申请费,大约是50到200英镑不等,加拿大的学校申请费为35—350加币,澳大利亚为50-200澳元,俄罗斯为60美元,乌克兰为0—110美元,日本为1400—2000元人民币,马来西亚为160—400美元,新加坡为500—4500元人民币。
七)、学校注册费:
英国的大学不收注册费,加拿大的学校注册费为50—100元加元,澳大利亚约为100澳元,新西兰为700—800元人民币,日本为4200—7000元人民币,俄罗斯为20—50美元,乌克兰为20美元,德国为25欧元(柏林和巴符州的大学还收管理费50欧元),法国为130—20000欧元不等,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学校注册费各个学校不等,以录取通知书为准。
八)、学费及生活费:
具体费用各大学不同,并与所选科目有关,向所申请的大学索取资料时可获取详情。
出国留学保险是留学“行李箱”中的必备品之一,许多传统留学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都强制规定要购买留学医疗保险,否则不能办理入学手续,去欧洲国家留学也必须购买超过3万欧元的医疗保险。
1、国外的学术环境很好。
这里说的不是学术能力,而是学术风气。很多导师会跟自己学生说:“中国人做学术想要学美国,做学术的风气成了做生意,可做学术的能力却又不如美国;所以只是学到了美国学术表面的东西。而欧洲做学术,更像是做艺术,精雕细琢。”当然,这概括有点太笼统,可又有很大的正确性。不知道美国做学术的情况,所以不评论;但中国做学问像是做生意,欧洲做学问像是做艺术,这点我是身有体会。所以,对学术只是当作生存饭碗的人,可能会觉得压抑;而对学术有理想的人,确实能受益匪浅。
2、学术支持好。
国内的学生,工资基本只够买一日三餐吃。但在这里,不论是学生工资,还是学生科研条件等待遇,都远超国内。从国内的拥挤的办公室,移到这里环境优雅的工作环境,让人神清气爽。工资每月结余,可以买单反、买苹果产品啥啥的,而且有可能在欧洲各国旅行。顺便提一下,这里假期很多,周六周日是注定休息的,还有各种国家假日 / 地区假日等,自己还可以申请大约 40 天 / 年的假期
能够让你了解到各种文化,各种看法;交往到各种国际朋友。让人对世界的看法更加全面。有更开放的信息与资源,比如说 facebook,youtube 这类好东西可以不需翻墙就能接触到。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要谈世界观,如果一个人没有看过世界,还怎么谈?
4、留学让你更加学会独立。
你要自己租房子,自己弄饭吃。不像在国内的时候,大众食堂保证你的生活。所以,在留学期间,我是能够有更多的独立自主性,有更多的自我因素的体现。而不是在国内“一切向着党,一切跟着大众走”的姿态。这样的生活,毕业后回过头来看,能够让人觉得人生还是很有个人意义的。
5、出去几年,首先,你可以领略国外的优美风光并开阔了眼界,而且在国外生活工作几年之后你可能就有了西方国家那种先进的思想理念,这种理念的意义毫无疑问会对你的生活和工作有很深远的影响。
6、其次,出国后你会改掉某些陋习,比如说拖拉懒散,缺乏时间观念等等,你的道德素质也会有很大提高,至少你不会再象某些中国人那样随地吐痰和乱闯马路,不乱扔电池和白色垃圾等等。当然,也许你没出去之前就已经很有教养。
7、出国对你的毅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是一种极好的锻炼,能很好的培养你吃苦的精神,也许出国这几年就能让你拥有一辈子这样的顽强品质。
1.美国
2.英国
3.澳大利亚
近几年平均每年吸引的中国留学生:19000人。金黄的海滩、奇异的海洋大堡礁、蹦蹦跳跳的袋鼠等。秀丽宜人的自然环境加上宽松的入学条件和一流的教学质量,这些都让澳大利亚凝成留学的焦点。
4.日本
近几年平均每年吸引的中国留学生:18000人。日本政府决定拨款1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亿多元)设立日中留学基金,以便在近期引进大批中国留学生,促进日中两国青少年之间的交流。是让参与日中交流的两国政府机关、非政府组织、企业团体和个人共同携手建立一个联络网,促进相互的信息共享,培养日中交流事业的接班人。
5.法国
6.加拿大
7.德国
近几年平均每年吸引的中国留学生:12000人。许多准备留学德国的中国学生往往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在国内取得的大学学历得不到德国大学的完全承认。针对新学位制度实施越来越广泛的现实,很多在德的中国学者及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将是最大的收益者。
8.新加坡
近几年平均每年吸引的中国留学生:5000人。改革开放的中国、为新加坡提供了新的人口资源。以招收留学生的方式吸引中国年轻精英移民,新加坡政府为此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最高学府,仅在这两所大学就读硕士、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就有3,000多名,占中国留学生总数的10%。
9. 新西兰
10.瑞典
2、担保资金存款
建议准备存款金额为人民币25-30万元人民币,可多勿少;存入学生本人名下,切勿存在家长或直系亲属名下;
3、雅思考试
雅思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同学们是否需要就读暑期语言课程以及相应语言开课时间。对于本科课程无条件录取来说,一般要求要雅思总分6分(单项不低于5.5分,和英国使馆对于学位课程无条件录取最低雅思单项要求一致)。
没有深切接触过西方文化的人或许很难理解这点。因为在中国文化当中,每个人都是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一员,深深地和别人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被别人评判,每个人都评判别人。
而在西方社会,人是社会功能的一员,一个人的工作和他的私生活是可以完全分开的。西方人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独立,中国人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联系。
作为一个文化上的自由主义分子,西方人一般“不轻易评判(Don't judge)”其他人,所以非常不喜欢道德和价值观绑架,而Don't judge,亦是有教养的体现。
2、容易适应各种环境
而就像会两种语言的人更加容易学习第三种语言一样,留学期间接触到不同文化的人,会让留学生更容易接受不同的文化。在国外呆久了以后,会觉得自己是生活在世界上,而不是单一国家里。同时更换环境的心理障碍也小很多,你不会觉得那是件有多厉害或多困难的事。
3、辩证的看待问题
有过留学经历的学生,大多不会盲目追捧或者贬低西方或国内情况,他们经常会对比中西两种文化和观点,开始理性的分析中西两边各有的美好。对待一些问题,也不会因为缺少见识而产生偏见.
4、珍惜国内的美好
很多中国留学生,在留学期间会变得更熟悉和热爱中国文化——他们会开始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受到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熏陶非常幸运。会觉得中国的传统价值观特别感人。会非常珍惜中国文化中“人情味”这一点。觉得中国人有一种忍辱负重如平常、总是要活下去的非常令人感动的生命精神。还有中国人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也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没有在异国他乡生活的人,体会不了那种骨子里“家是国、国是家”的感情。
5、更加独立
这是西方人“独立”的价值观。因为不尊重他人的人在西方文化里很令人讨厌。尊重他人大致包括:不抱怨,不影响他人,不麻烦他人,不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不轻易评判别人,等等。
6、充满正能量
大多数西方人都是心态良好、充满正能量的人,很少去抱怨自己国家或者他人,他们茶余饭后的话题都是如何更好的去享受生活,去尝试不同的新鲜事物,比较正面积极一些。
7、了解世界的复杂性并且尊重
国外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不同种族,肤色,国家的人聚集到一起,大家在这里生活,工作,学习,必定会有观点,文化的碰撞。
3、行之前仔细检查护照、签证等是否带齐。有些“老留学生”在假期回国后,办理了新护照,在返校时多次出现因仅持有新护照,而忘记携带贴有有效签证的老护照而难以通关的现象。提醒有这类情况的留学生,贴有有效签证的旧护照也要随身带,以免影响出境行程。
同时,须注意不能私自揭下旧护照上的签证贴在新护照上,这属于出入境违法违规行为,视为无效证件。
6、提前了解目的国关于携带物品的有关限制,以免蒙受损失。有留学生都想带点国内的特产出国,但有的物品会是所到国家所禁止入境的。例如,澳大利亚禁止携带乳制品、蛋制品、肉类制品等入境。
本人北京学校毕业,北京A证是2015年3月取得的。法学硕士研究生...
&n...
胡萍律师,北京德和衡(沈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劳动争议业务中心主...
杨光辉律师,辽宁省律协环境资源保护法律专业委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