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选择奔赴到境外的世界名校
迎接一段崭新的学习生活
继续追逐自己的学业理想
官微君采访了三位2021届毕业生——何音心、李泓霖、张玉亭,他们在毕业季收获了伦敦大学学院、香港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境外名校的offer。本科四年时光里, 心怀抱负的他们一直努力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我们不妨一起探访,他们在抵达心之所向前,都付出过怎样的努力呢?
何音心,2017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四年加权平均分为90分,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校级特等奖学金,专业一等奖学金,专业二等奖学金,学术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在学校之外,曾在深圳、重庆等多地带领自己的工作坊支持更多青少年以及青年的身心成长,并于2018年、2019年暑假两次前往加拿大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现已收到来自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学校的offer。
李泓霖,2017级金融学(中加合作办学)专业,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金融经济方向-应用经济学硕士offer。国际商学部2017级十佳毕业生,大学四年GPA4.0,雅思7分,多次获得专业奖学金、校级优秀团员、社会工作奖等荣誉。大三作为公费生赴加拿大圣玛丽大学进行一学年的交换。曾发表论文并被知网收录。
张玉亭,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入学奖学金资格成为圣玛丽大学语言学交换生,现获得伦敦大学学院应用语言学硕士offer。国内两年加权平均分89分,国外两年,平均绩点达3.9。获得院校八项奖项与奖学金。获学术奖学金、加拿大日语演讲比赛初级组全国第三名,圣玛丽大学优秀毕业生、北师珠院级优秀毕业生。
#PART.1
从心出发,奔赴千里
Do from your heart
李泓霖认为,要成为一名金融领域的国际人才,就要熟悉国内和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领域知识。去欧美发达国家学习,能更好地拓宽自己的视野。李泓霖所在的金融学中加项目,在大二下学期就全面由加拿大大学的教授来进行面授,这让他提前感受了国外的教学氛围和学习节奏,为他出国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泓霖毕业照
充分了解申报专业的课程设置,对选择大学至关重要。对李泓霖而言,他以兴趣为导向,选择了数学相关的课程,所以他申请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择校方面,他认为专业排名对想专攻学术的同学有着较大的参考意义,而打算留学后立刻回国工作的同学,学校的总体排名会有更高的价值。
张玉亭从来没有放下过去境外深造的念头,“这是我想做的事,也是一定会走的路。”她在高中时就有报考2+2大学的意向,她喜欢各类文化,想去外面看看更广大的世界,学习更多元的知识。
张玉亭在日落佩吉湾
张玉亭之所以选择英国,是因为那里有世界顶级的文字文学类教育,并且,英国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也深深吸引了她。她当时申请了四所学校:UCL、爱丁堡、谢菲尔德和伯明翰,均收到了offer。而她最后选择了世界排名前十位的UCL,因为其久负盛名的应用语言学,正是张玉亭理想的专业。
何音心也是很早就决定了要赴境外深造。在北师珠,学长学姐向她积极分享留学经验,老师也常常鼓励和引导她,让她更加坚定了这一选择。何音心想去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她喜欢在外语的环境里,去进行沉浸式的学习。
何音心旅行途中
择校时,何音心首先考虑的是地区,然后是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每个学校的研究生专业设置和侧重的方向都是不同的,这需要自己多方面的了解,”何音心就自己的专业举例,“香港的教育学专业更侧重学科本身,而新加坡那边更注重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也会更看重申请者丰富的工作经验。”
#PART.2
坚持不懈,金石为开
perseverance leads to success
李泓霖摄于交换时的宿舍窗外
李泓霖认为留学深造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这需要四年的长线努力和合理规划。
本科阶段,李泓霖会在课后给老师发邮件提问题,保持有效沟通。这样不仅加深了老师对他的印象,也为之后的帮写推荐信等做下铺垫。
在备考时,他也曾遇到了种种难题。最有挑战的是口语,第一次考雅思,他的口语只有5.5分,于是他主动在交换期间去与外国朋友交流,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他认为与外教交流,参加英语角等都是加强口语练习的有效方式。最终,李泓霖将自己的雅思口语提高到了7分。
李泓霖的金融学笔记
李泓霖曾多次参与国外交流项目,大一、大二赴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与美国德州卫斯理大学参加小学期,第一次有了将人工智能与金融相结合的想法;大二暑期被选派为BNUZ—SMU暑期励学计划的公费交换生;大三作为公费交换生前往加拿大圣玛丽大学进行了一年的交换学习,这些交换学习经历,都是国外大学在选择学生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参加有含金量的实习与科研项目也对学校的申请有着极大的帮助。李泓霖曾分别在华尔街瑞穗证券与中国银行实习,并获得了瑞穗证券副总裁的推荐信。科研方面,他在大二参加了国际商学部首期励学计划并发表文献综述,获得了优秀荣誉。
李泓霖交换结课时与全班的合影
在北师珠的学习生活,为张玉亭的出国留学奠定了基础。汉语国际教育2+2专业为她提供了很好的交换机会,专业知识的学习让她对中国文学、汉语、传统文化等有了系统的认识。
张玉亭毕业照
对张玉亭来说,她在北师珠和圣玛丽的高绩点是她最硬核的竞争力。此外,在老师的热情栽培下,她参加了加拿大日语演讲比赛并晋级全国赛,最终排名全国第三,语言类的奖项也为她的申请增色不少。
张玉亭在圣玛丽大学的毕业照
在向国外大学递交申请书时,张玉亭在个人经历部分着重呈现了自己在学业和实践活动中取得的好成绩。但她认为,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成长和收获的事情,才是对自己帮助最大的。
在申请院校的过程中,何音心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她认为最大的难题就是经验不足:“因为是第一次做这件事,所以很多事情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我需要不断地去找经验、找资料。”她还提到,每个人的经历都很不同,所以很多收集到的经验并不能完全复制,我们只能一边更新自我,一边不断探索。
何音心在图书馆的日常学习
“虽然比较困难,但我觉得(备考)是非常非常有趣的!”何音心觉得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适当参考别人的学习方法,但自己也要去衡量那些方法是否适用于自己。她觉得备考时最难的环节就是找资料,找到好的资料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也能让自己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学累时,何音心喜欢去图书馆天台伸伸懒腰
对何音心而言,最有效的学习安排就是花一个多月去集中备考——从图书馆开门学到闭馆。何音心会在早上做听力和阅读训练;午睡起来不太清醒时,她会练习口语,这样也给了自己的缓冲时间,让自己回到学习状态中;晚上是自己思维反应最快速的时候,她会做一些总结性的工作。同时,何音心也会利用碎片时间,比如在三餐前后记单词。这样规律的学习时间安排,极大地提高了她的学习效率。
#PART.3
破茧成蝶 仰望星空
break the cocoon into a butterfly
李泓霖最舍不得的,是北师珠里每位给予过他帮助的老师、同学,以及校园里的每一处风景。回忆起大学生活,他最感动的是大三留学时遭遇新冠疫情无法回国,北师珠老师们给他贴心地寄来防疫物资。
何音心最舍不得的是图书馆和学校里的良师益友。图书馆陪她度过了很多的时光,伴她成长,而老师和同学们则带给了她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谈及未来的学习,何音心希望自己在语言水平上更贴近native speaker,继续在教育学领域收获更专业的知识。“我希望能在更高的平台上去接触更广阔的资源,去充实和丰富自我。”
张玉亭则想感受一下英国的生活,沉浸在伦敦的学习和文化氛围里,见识更多的人和事,当然还要多喝喝正宗的英式下午茶。
张玉亭在哈法小渔村
李泓霖未来有读博的打算,他想多多抓住机会去参加科研项目,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希望通过学校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也希望能将平日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同时,他还想在新学校里结识更多新的朋友,在不耽误学业的前提下,多参加一些学校的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
#PART.4
文末彩蛋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字里行间都有他们的成长印记
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张玉亭:“成绩是硬指标,但追求卓越的过程也磨砺着人的意志。丰富的履历和经验不仅给简历加分,也雕琢着我们的人格。把自己打磨得更细致,历练得更强大,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去迎接更多的机会。”
李泓霖:“ 摆正自己学习的态度是最重要的,要时刻保持专注。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能囫囵吞枣;难题要及时解决,不能越积越多。”
何音心:“放松心态,但也不要焦虑拖延,早投早申,不错过最佳的申请时机。此外,要把所有的经历都当作是一种学习,尽量少去依靠别人,要自己多做、多学。遇到不顺时也可以把它当作是一种契机,看看这种磨练能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怎样的礼物与惊喜!”
留学追梦的路上
有拼搏 亦有坎坷
独自成长的路上
有孤独 亦有乐趣
每人的发展路径不同
追寻理想的方向也不同
但相同的是
我们青春不悔的拼劲
以及义无反顾的身影
在年轻之时
就勇敢地去行动吧
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编 | 王思琦 常若歌 许宝之
责编 | 江嘉琪
主编 | 鄢清玥
审核 | 王华璋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