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PekU),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2000年4月,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主要校区包括北京燕园校区、北京昌平新校区、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京大兴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深圳校区)。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
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中,北京大学位列第12位,同时在ARWU、TIMES和U.S. News这三大世界大学排名榜中分别位列第34位、第17位和第39位。
北京大学的学部与院系设置主要有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和经济与管理学部等。
●人文学部(Division of Humanities)下设: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系)、历史学系、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社会科学学部(Social Sciences Department)下设:信息管理系、社会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理学部(Science Department)下设:心理学系(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环境科学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下设: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计算机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智能学院、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部下设:经济学院、华管理学院、人口研究所、国家发展研究院。
目前,每年来北京大学学习的国际留学生已经超过7000人次。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International Students Division,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负责制定留学生发展规划、招生、教学管理、生活服务等工作。为留学生深入了解北大、了解北京、了解中国搭建桥梁。
北京大学为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项目,包括学位项目(本科生、研究生),也包括非学位项目(预科生、交换生、进修生),以及国际暑期学校和来华合作项目。其中,留学生研究生学位项目包括中文授课硕士、中文授课博士、英文授课硕士、英文授课博士。
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目前开设有全英文授课硕士项目和博士项目,涵盖国际关系、中国法、公共政策、工商管理、金融、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科学等专业领域。硕士研究生项目学习年限为2年或3年;硕士起点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一般为4年,学士学位获得者直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的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或6年。具体北大各学院开设留学生申请的英文授课研究生专业如下:
● 国际关系硕士-现当代国际关系方向
● 中国学(政治与国际关系)硕士
● 中国学(哲学与宗教)硕士
● 中国学(文学与文化)硕士
● 中国学(历史与考古)硕士
● 中国学(法律与社会)硕士
● 新闻与传媒硕士-新媒体与网络传播方向
● 新闻传播学博士(新媒体学)
● 金融硕士-方向有数量金融、金融投资、金融科技、金融管理、国际金融管理
● 西方经济学硕士
● 企业管理硕士
● 法律硕士
● 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环境管理)-环境政策、科学与技术方向
● 材料学硕士/博士
● 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博士
● 企业管理硕士/博士-方向有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与国际经营、市场营销方、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
● 金融学硕士/博士
● 会计学硕士/博士
● 统计学博士社会学博士
● 产业经济学博士
●力学博士-方向有工业与系统工程、航天航空工程、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力学系统与控制等
●工程力学博士
●流体力学博士
●固定力学博士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博士
●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生物学博士(分子医学)
●生物学博士(生物技术)
●生物物理学博士
●细胞生物学博士
●生理学博士
●摄影测量与遥感博士-方向有大气环境遥感、无人机遥感、激光雷达遥感、行星遥感、激光雷达遥感、智能交通与物联网等
●地质学博士(石油地质学)-方向有天然气地质、油气资源利用与碳中和、CO2地质利用与封存、油气藏储层岩石力学等
●地质学博士(材料及环境矿物学)-方向有新型碳石墨材料、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矿物与微生物等
●构造地质学博士-方向有应用地质学(工程、环境、能源等)、构造物理与模拟、火山与地球系统、构造磁学、盆地构造与油气构造、地球与行星动力学等
●空间物理学博士-方向有行星与小天体物理、太阳与日球层粒子物理、电离层物理学和电波传播
●核技术及应用博士-方向有基于加速器的核技术及应用、强场物理与先进加速技术、超导加速技术与先进光源
●大气科学博士-方向有物理海洋学、气候动力学、大气化学与气候、大气辐射与大气遥感等
●气象学博士-方向有大气动力学、中小尺度气象学
●天体物理博士-方向有粒子与核天体物理、天体物理技术和应用、粒子与核天体物理等
●物理学博士(高能量密度物理)-方向有高能量密度流体物理、激光等离子体物理等
●光学博士-方向有介观光学与微纳光子学、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光电材料和器件物理等
●凝聚态物理博士-方向有纳米半导体与半导体光子学、纳米结构和低维物理、软凝聚态物理和生物物理等
●等离子体物理博士-方向有空间与天体等离子体物理、计算等离子体物理、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等
●原子与分子物理博士-方向有计算原子分子物理、分子光电子学与器件物理、强场物理与阿秒物理等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方向有应用核物理、实验高能物理、理论核物理
●理论物理博士-方向有计算物理、场论与宇宙学、物理学基础、中高能核物理等
●基础数学博士-方向有算术动力系统、偏微分方程与应用分析、数学物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