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生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要符合哪些条件?
2.高职(专科)毕业生可以报名吗?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可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名。
3.港澳台地区人士和外籍人士可以报名吗?
招收港澳台地区人士、外籍人士为硕士研究生的管理办法由教育部另行规定,建议考生与招生单位联系确认。
4.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或国家就读的中国大陆身份考生可以报名吗?
可以报名。建议考生报考前提前和招生单位或户籍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联系确定报考点。需要提醒考生,考生如被招生单位录取,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时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国(境)内高校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5.推免生可以报名吗?
6.军队在职军官能否报考硕士研究生?
二、网上报名
8.如何进行报名?
9.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二级以上表彰的退役人员参加研考如何报名?
10.如何选择报考点?
(1)非2026年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户籍或社保所在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或其指定的报考点报名。如选择户籍所在地,应提交报考点所在地户口簿;如选择社保所在地,应提交报考点所在地最近六个月连续缴费的社保证明。
(2)2026年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含使用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的):一般应选择就读高校报考点报名,如本校不是报考点,应选择当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报名。
(3)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11.学历(学籍)信息校验是怎么回事?
12.毕业后变更了姓名、证件号码,如何报名?
(1)请务必使用现在有效身份证件的姓名、证件号码注册报名。重要提醒:千万不要为了学历(学籍)校验通过而使用曾用名或曾用证件号码报名,否则后续会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甚至影响正常毕业,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如符合报名要求的最后学历对应的是曾用名或曾用证件号码,学历(学籍)校验会不通过。网上的校验结果仅供参考,不影响考生报名,考生应主动联系所报招生单位,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即可。
13.使用国外学历(留学生学历)、港澳台学历如何报名?
14.毕业院校更名,如何报名?
建议填写的毕业院校和毕业证以及电子学历注册备案表上的毕业院校名称一致。
例如:①某往届考生毕业证书上毕业院校为“华北水利学院”,该校目前已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填写网报信息时,应选择“其他”,并在输入框中填写“华北水利学院”。②某应届考生,预计2026年6月毕业,入学时学校名称为“新乡医学院”,但该校2025年6月已更名为“河南医药大学”,学生的学信网档案也已变更成了“河南医药大学”,考生报名时应以学信档案上的“河南医药大学”为准。
15.信息填写有误,报名阶段是否可以修改?
预报名及正式报名阶段,无论是否网上支付成功,招生单位、考试方式及报考点等报考关键信息不可修改,其他报名信息可以修改。
若招生单位、考试方式或报考点等关键信息确需更改,只能取消当前报名信息后,重新进行报名。网上确认阶段考生所有信息不得更改。
16.如何在研招网查看网报期间招生单位、报考点发给我的消息内容?
三、填写考生信息
“考生来源”可选择科学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教师、中等教育教师、其他在职人员、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他人员等。请根据个人情况如实进行选择,如没有匹配选项,有工作则选择“其他在职人员”,没工作则选择“其他人员”。
其他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18.“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证书编号”项如何填写?
往届生按《毕业证书》上的“证书编号”填写(可登录学信档案验证本人学籍或学历),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填;国外留学生请填写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外学历学位证书认证书编号,旧版认证书编号样式为:教留服认美[2010]00001号,新版认证书编号样式为:120190000001,请务必与认证书上的编号保持一致。
19.学位证书编号项如何填写?
按《学位证》上的“证书编号”填写,高职高专、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填,国外留学生请填写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外学历学位证书认证书编号,旧版认证书编号样式为:教留服认美[2010]00001号,新版认证书编号样式为:120190000001,请务必与认证书上的编号保持一致。
应届毕业生或未获得学位的毕业生请选择“无”。
20.报考时“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毕业学校”或“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毕业专业”项,下拉菜单中没有符合的选项,如何选择?
请选择“其他”后,手动输入即可。请如实填写,需要和学信网保持一致。
21.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如果不知道专业代码怎么办?
只要学历信息真实有效,选择专业名字一致的即可。
22.如果有两个学历,用哪个报名?
都可以。请注意查看招生单位关于报考专业对考生前置学历的有关要求。
应届毕业生户口迁至学校的写现就读学校所在地和现就读学校详细地址,没迁至学校的写户口实际地址即可,往届生按实际情况填写。档案填写同理。
24.如何填写家庭主要成员及学习与工作经历?
至少有一行完整填写,可填“无”,但不能空。各项数字总和最多为200个字节的字符,需尽量精简字数。
25.暂无工作或学习单位,如何填写“现在学习或工作单位”?
填“无”即可。
26.何时何地何原因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的填写要求?如何填写考生作弊情况?
考生应当如实准确填写本人高中毕业以后所受奖惩情况。需要尽量精简字数,不要使用回车、空格等字符,如果没有就填“无”。如有处分需如实填写,包括并不限于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及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受到学校违纪处分、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刑罚及招生单位在招生章程中要求的其他奖惩情况等)。对弄虚作假者,将严肃处理。
27.通讯地址和手机号码必须填写吗?
必须填写。通讯地址为考生接收录取通知书的有效地址,必须准确填写,因报名系统关闭后该项信息不能修改,请慎重填写。手机号是报考点、招生单位与考生联系的关键信息,务必确保手机号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前一直可用。
四、填写报考信息
28.考试方式分哪几种?
考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等。
29.专项计划有哪些?
包括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1)考试方式选择强军计划、援藏计划,专项计划将分别自动设为强军计划、援藏计划;
(2)当考试方式选择全国统一考试时,考生可选择专项计划为“普通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或“退役大学生计划”。
30.报考类别有哪些?有什么注意事项?
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考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若考生选择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则必须选择“定向就业单位所在地”并填写“定向就业单位”。
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31.备用信息栏如何填写?
部分招生单位的网报公告或招生章程上会有特殊要求,考生需要将某些信息在报名时填写在备用信息栏。请考生仔细阅读招生单位的网报公告及招生章程。
32.填报时发现网报系统中考试科目数据与学校公布的不一致,怎么办?
五、选择报考点
33.我省报考点是如何设置的?
我省在各省辖市及济源示范区共设有61个报考点,包括各省辖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和高校报考点,考生应认真阅读报考点接收条件,选择符合要求的报考点报名。
34.如何准确选择报考点?
35.考生为2026年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河南省外高校就读,是否可以选择河南省内的报考点?
不可以。请阅读就读高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机构发布的报名公告,选择当地报考点。
36.现役军人如何选择报考点?
报考地方院校强军计划的考生,报考点选择事宜请咨询所报考的招生单位;报考军队院校的考生,凭部队出具的证明选择部队驻地所在省辖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
37.招生单位要求使用特殊文具及有特殊要求的,考生如何选择报考点?
凡招生单位要求使用画板类、非常规考试用纸的,或初试科目中有考试时长超过三小时的,由招生单位在本考点为所有报考该学科专业的考生组织考试。请考生联系招生单位确定报考点。
六、网上缴费与退费
38.何时进行网上缴费?
预报名和正式报名期间均可进行网上缴费,报名费支付完成才算报名成功。报名结束后考生无法再次在网上缴费。
39.什么情况下可以退费?
七、网上确认
41.网上确认应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1)考生必须上传的材料包括:
①考生近期、免冠、无妆、彩色证件照(白色或蓝色背景,用于准考证照片);
②考生手持身份证照(白色背景);
③学历、学位证个人信息页照(没有学位证的只上传学历证个人信息页照)。
2026年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含使用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本科学历报考的)只需上传第①②项材料。
(2)下列考生还需上传以下材料:
①往届生、成人高校或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使用往届生身份报考的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本科毕业生等考生:
具有报考点所在地户籍的,需上传居民户口簿首页照(公安部门盖章页)和个人信息页照(集体户口的考生只上传个人信息单页照);无报考点所在地户籍的,需上传报考点所在地最近六个月连续缴费的社保证明照(如:《河南省社会保险个人参保证明》《河南省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社保证明可通过“豫事办”APP、河南社保APP及微信小程序等多种渠道下载。
②在读研究生考生:需上传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照。
③报考点设置要求上传的其他材料。
42.网上确认时对上传的照片有哪些要求?
考生上传的照片主要用于准考证。照片应真实表达近期相貌,不得使用PS、美颜、滤镜等编辑软件处理,不得对人像特征(如伤疤、痣、发型等)进行技术处理。重要提醒:上传的准考证照片将与公安部身份证照片库、教育部学历(学籍)照片、手持身份证照片进行自动比对,不符合要求的无法通过审核,对照片进行P图会导致考试入场时人脸识别验证无法通过,考生将无法正常参加考试,录取后甚至会影响正常毕业,请考生务必重视,不要P图。
43.网上确认后,审核结果有哪些?
(1)待审核:表示提交确认申请尚未审核,请考生耐心等待报考点审核。
(2)审核通过:考生已完成网上确认。
(4)审核不通过:因不符合国家报考条件或报考点接收条件导致最终审核不通过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
44.考生不进行或未通过网上确认能否参加考试?
45.网上确认时身份证丢失,无法上传手持身份证照怎么办?
请及时联系报考点,根据报考点要求携带公安部门开具的临时身份证明去现场审核或按照报考点要求进行审核。
46.网上确认审核通过是否可以考试?
47.考生如何获悉具体考试地点?
具体考试地点请以准考证显示为准。
48.网上确认时是否可以修改信息?
无法修改。
八、打印准考证
49.准考证什么时候可以下载?
考生可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上报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准考证下载期间,下载次数没有限制,下载后请妥善保管。
50.考生无法下载打印准考证怎么办?
请及时联系招生单位。
九、考前须知
51.参加考试有哪些注意事项?
52.考生可以携带哪些文具进入考场?
考生只能携带透明塑料外壳黑色字迹中性笔(含备用芯)、塑料外壳自动涂卡铅笔(含备用芯)、无封套橡皮、全透明塑料文具袋(盒)以及招生单位在准考证上注明的可以携带的文具进入考场,不允许携带计算器。
十、照顾性政策
(一)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53.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要符合什么条件?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其中,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54.如何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考生报名时按要求填报信息,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审核;考生复试前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限士兵),招生单位对其报考资格进行复核。审核或复核未通过的,不得按照“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参加复试,仅可在调剂阶段按规定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
55.报考普通计划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是否可以申请调剂到“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若报名时申请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并填报了相关信息,经有关部门审核通过后,调剂阶段可按规定申请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若报名时未申请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的,不可参加“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调剂。
56.大学生士兵退役后考研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退役大学生士兵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后,3年内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含单独考试)的考生,可申请享受初试总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不再享受初试加分和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资格申请平台”在线提交资格申请信息(网上报名时填报学校、专业需与资格审核信息一致),由生源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通过研招网报名该计划,未申请或资格未审核通过的不可报考该专项计划。审核通过后,考生必须在报名时选择该计划,否则不生效。
如对资格申请有疑问,请联系生源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咨询。
(三)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58.申请少数民族照顾政策需注意?
报考地处二区,即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报名时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不再享受初试加分政策。
(四)退役军人免初试
59.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退役军人要符合什么条件?
对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二级以上表彰,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退役人员,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五)加分政策
60.除了退役大学生士兵,还有哪些考生享受加分政策?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之一,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含单独考试)的考生,可申请享受初试总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注意: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
原标题:2026年研考报名60问
关键词阅读: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