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医院看见一位坐诊的医生竟然是黑人,你还会愿意让他替你看病吗?
图上是一位黑人中医的挂号介绍。
此图一出,立即招来一群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谩骂。
随后,一些知道真相的网友自发前来帮这位黑人中医说话。
一位黑人中医的传奇人生继而被大家所知。
医药世家 富贵出身
迪亚拉出生在距离中国一万多公里的非洲国家马里。
他的祖父是一位草药师傅,父亲则是一家西医院的院长兼世界红十字会的成员。
医药世家出身的迪亚拉,相比非洲的普通年轻人,有了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的机会。
在祖父和父亲的熏陶下,迪亚拉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4年,迪亚拉从朋友那里了解到一个中非交流合作的项目,学校要找一批学生去中国当交换生互相学习。
迪亚拉抓住了这个机会,成功入选。
(非洲马里)
千里迢迢 赴中学医
一开始,迪亚拉来中国是为了学习西医的。
在北京医科大学的普外科学习时,他见到了令他匪夷所思的一幕:
打篮球时,有一位同学不慎崴了脚,医务室的医生给他针灸治疗后,立即就能下地走路了。
这简直是打开了迪亚拉新世界的大门!
这次的亲眼所见,让迪亚拉对中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不顾其他人的反对,迪亚拉毅然决然地选择改学中医。
一意孤行,弃“西”从“中”。
1986年,迪亚拉转学到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专业。
刚到中国不久的迪亚拉对中文还很生疏,要识别像《本草纲目》、《黄帝内经》这样的古医书上的文言文,对他来说非常困难。
第一次医古文考试,他很努力却只考了四十多分。
迪亚拉并没有打退堂鼓,相反,他更加废寝忘食地学习。
不认识的字,就用词典查,一字一句的翻译。
在他的坚持不懈下,终于学有所成,顺利从研究生毕业。
毕业后,马里向他下了最后通牒,催促迪亚拉尽快回国:要是不回国,就拒绝提供一切在中国的奖学金资助。
考虑到自己的中医根底还不够深,迪亚拉没有犹豫地选择留在中国,并报考了“神针杨”(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杨介宾)的博士。
(迪亚拉和老师)
1997年,迪亚拉顺利毕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位获得中医博士学位的外国医生。
治病救人 凭心而为
毕业后的迪亚拉在一家中医院坐诊,但一开始,他一位病人也没有。
隔壁的诊室每天大排长龙,自己的诊室却门可罗雀。
一天,一位女患者不小心走错,进入了迪亚拉的诊室。
她吓得惊叫一声,立刻跑出诊室,不可置信地问护士,怎么医生是位黑人?
迪亚拉追出去对这位患者说:“让我为你诊治吧!治不好不收钱。”
女患者看着隔壁排得老长的队伍,不想白来一趟,才勉强同意了迪亚拉的请求。
迪亚拉终于有了第一位病人。
没过几天,迪亚拉治愈的女患者又给他介绍了几位病人。
慢慢地,他的口碑在人群中传开,病人渐渐多了起来。
在看病时,迪亚拉认识了中国姑娘杨梅,爱情的火苗迸发后,他们闪婚,后来孕育了两个孩子。
好景不长,不愿为病人开高价药的迪亚拉在医院处境并不好,迫于上级的压力,迪亚拉辞去了医院的工作。
辞去工作后,迪亚拉加入了无国界医生组织,主动请缨到偏远山区做一名乡村医生。
他走进大山深处,在乡村一待就是十几年,期间帮助了无数患病的村民。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病例,是一个得麻风病的女孩。
女孩儿因为患病,身上不停地散发恶臭味。
她的脚已经溃烂,害怕晚上有老鼠、蟑螂来啃自己的脚,她就用胶布一层一层地裹住,还因此患了骨髓炎。
迪亚拉解开女孩脚上的胶布,恶臭顿时袭来,同行的其他人都忍受不了臭味,连忙躲避。
只有迪亚拉毫不嫌弃,一边安慰她,一边处理伤口。
义务培训,壮大村医队伍
麻风病女孩的事例也让迪亚拉感慨万千。
贫困山区还有很多像小女孩一样的人,他们生病了,根本无法医治。
一个念头在迪亚拉脑海中萌生。
他要壮大乡村医生的队伍,让更多贫困偏远地区的人,有医可看!
于是,迪亚拉开办了免费医疗培训班,不仅不要培训费,还包路费和食宿,培训完,还赠送听诊器、血压表、体温表。
在他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村医的队伍中。
二十多年间,他陆陆续续为各地培训了三千多名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培训班合影)
迪亚拉为中国医疗事业做出的贡献,大家都看到了。
2013年,央视将“年度慈善人物”的荣誉颁发给了这位将青春奉献给中国医疗事业的黑人医生。
这份荣誉既是对迪亚拉过去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继续坚持从医的鼓励。
如今,距离他来到中国已经39年了。
59岁的迪亚拉仍然坚持在救死扶伤的一线。
他在成都的一家中医院坐诊,去看病的人亲切的叫他“老迪”。
中医走出国门
近年来,中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外国人对来自东方的神秘“医术”趋之若鹜。
在中国医疗队援助非洲之前,非洲医学一直由西医占据主导权。
随着中医针灸疗法传入非洲,当地的居民爱上了这种见效快、无副作用、价格还便宜的治疗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援建非洲的中国医疗队,向当地医护人员传授了一些中医针灸理论和操作方法,让中医在非洲大地上生根发芽。
不仅仅是非洲,很多欧美国家也爱上了中医。
美国有超过8000家中医诊所,欧洲随处可见针灸馆,很多体育明星也钟爱“拔火罐”。
(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身上不少“拔火罐”印子)
中医在国外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中医能够凭借自身的魅力扎根国内、走出世界,离不开无数像迪亚拉一样的医生。
正是他们奉献自己,全身心投入医疗建设,才有今天蓬勃发展、前途光明的中医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