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新加坡狮城椰子”
进入菜单栏点击 ··· 键
将椰子设为星标★
困扰新加坡所有人的“占座文化”,要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里得到全面整治了?!
一些在NUS读书的学生们,听到这个消息用心花怒放来形容都毫不为过,看来是“苦占座者久矣”。
也不知道,这个措施会不会被新加坡高校借鉴。毕竟,每逢考试期间,这些高校的学习空间里,就经常到处都是正在加紧学习的人。
甚至在新加坡社会的每个角落,“占座文化”也总是引起争议,让人又爱又恨的。
示意图,图源:U-Insight
国大学生占座过夜惹争议
校方下重手:东西全部收走!
座位不接受预约!(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将从早上8点半开始巡逻并清理留在这里“过夜”的个人物品。如造成任何损失,图书馆将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看起来,国大CLB图书馆或许也是被不断的投诉给弄烦了。毕竟,在国大里面,随处可见的都是拿着各种东西占着不走的人:
图源:Singapore Uncensored
各类占座技巧,让这届网友叹为观止自叹弗如。比如下面这位直接将电脑显示器搬来的......
图源:小红书网友@Tsingming
要是自己在里面学习就罢了,可是很多人只是为了自己想学习的时候有个地方而已。
至于不想学习的时候嘛,他们就几个小时都不会出现,让不少有需求的学生干瞪着眼。
前不久,还有一名NUS学生在TikTok拍摄了这么一个视频,在新加坡网络上引发热议。
图源:见水印
影片中可以清晰看到,有一些学生长期将自己的物品留在座位上,霸占座位,导致其他学生没有位置入座。
这些物品包括铅笔盒、零食、水瓶、马克杯和夹克等小物件,以及笔记本电脑和iPad等贵重物品,完全不怕遗失。(新加坡真的挺安全的...)
图源:见水印
这名学生称,有些物品已经放在那里一个多星期了,有时还会越积越多。
“昨天我去那里学习时,发现有人甚至从早上9点到晚上7点都没有出现过!”视频拍摄者满是怨气,认为这些学生的做法对于真正想要学习的学生来说相当不公平。
也有网友对院方对此无动于衷表示相当诧异。他们认为,图书馆早就应该引导占座学生不要将公共资源变成私人资源。
“(国大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没有对(在图书馆内自习时的)礼仪有任何强制要求吗?”
不过,现在出手也算是为时未晚吧。当然,国大也说了,图书管理员在收走桌上的个人物品后,并不会把他们全部扔掉,而是会集中摆放在图书馆的一处让人认领。
图源:小红书网友@Tsingming
另外,在收走这些个人物品时,图书管理员还会在桌上摆放一张纸条提醒物主,并告知去哪找自己的东西。
图源:小红书网友@Limerence.(上图)及@白无及(下图)
在国大出手整治这种行为后,有人表示自己在早上11点的时候终于能在图书馆里找到一处学习的角落了。(泪目)
国大CLB图书馆馆长对本地媒体表示,这次的清查每个小时都会有一次,并提出了自己的期待:我们提供的学习设施是整个国大社区的共享空间,我们强烈鼓励每个人保持应有的图书馆礼仪,以便所有人都能公平公正地使用所有服务。”
图源:NUS
说起来,占座可不单单只是国大学生的专属。
在新加坡,占座及其英文“Chope”,本身就是很多新加坡人每天都会做的事情,是一种“很新加坡”的文化。
只是,这种文化并不会让新加坡人感到骄傲......
图源:The Independent Singapore
新加坡万物皆可占座
争吵、打架都是因为它?
NUS学生在大学里占座,一方面有可能是从父辈母辈中学到的,另一方面,或许也是为了毕业后的生活做准备~
图源:TNP
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看起来好像是在施展某种法术完成某种仪式一样......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有时候,占座用的纸巾并不会摆在桌子上,而是放在更难注意到的座椅。
有时候好不容易看到几个“空座位”,兴致冲冲地跑过去的时候,却发现早已“名花有主”,让人相当扫兴:
图片来自网络
在新加坡,可以用来占座的东西实在太多,有时候它可以是一把雨伞:
图源:TNP
有时候,它又可以是一个工牌:
图源:mothership
刚买的没喝完的矿泉水也别急着扔,排队买饭的时候有大用处:
图片来自网络
旧报纸不用收起来卖给加龙古尼(收旧货的,也会收报纸),用来占座正好。没有报纸和纸巾的话,用笔记本也是可以的。
图片来自网络
现代人手机是每天都不会忘记带的,因此,拔下手机壳占个座儿那也是极好的~
图源:Coconuts
最顺手的当然还是书包,至少占用面积大,别人站老远一看就能发现,也不用白忙活一通。
图片来自网络
总而言之,在新加坡,几乎手头上一切顺手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占座。
“占座文化”甚至不只是只存在于买饭期间,哪天停车位紧张不好等,人肉占位也是轻松写意的嘞~
新加坡的这种占座文化,真心突出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文化也往往会让刚来这里生活没多久的人,特别是外国游客惊诧不已。
几年前,一名来新加坡没多久的德国交换生,就曾在国大匿名倾诉平台NUSWhisper吐槽了这种文化。
当然,即使是新加坡本地人,有时候也对这种行为相当不满,甚至还会发生口角冲突。
几年前,Bedok North Food Centre内两位老年人之间发生了肢体冲突。根据上传到脸书群组Complaint Singapore的一段视频显示,这起争执的起源,就是一位老安娣将她的包和物品放在一张桌子上占位。
而另一名男子(身穿白衬衫者)则对此非常生气,他站在桌子上质问这群人未经他同意就坐在他的座位上,双方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甚至大打出手。
类似的事情在新加坡社会中不断上演,2021年在新加坡的另一小贩中心里,又有一名女子就自己的“保留座位”和另一名端着食物的男子爆发争吵。
据现场目击者表示,女子声称用一把可折叠的小雨伞占座了,因此座位属于自己。但事实上,小贩中心明明是公共空间,并没有所谓“保留座位”的说法......
当然,新加坡当局也不是对这种现象完全无动于衷。早在2017年,新加坡环境局就颁布新规,宣布在淡滨尼中心(Tampines Hub)和中巴鲁市场(Tiong Bahru Market)的食阁“不让占座,食客们必须“共享餐桌”。
食阁内用贴纸墙展示了新规定
只是,这项规定似乎并没有推行到整个新加坡,而“占座文化”依旧相当深入人心。
因此,在新加坡生活的我们,每天依然得面对一张又一张的纸巾倍感无奈,只好“望纸巾兴叹”......
新加坡真的很“奇葩”么?
这些现象是最真实的新加坡
有人来到新加坡后觉得各种不适应,有些东西无法理解,因而觉得新加坡“很奇葩”。
也有一些人慢慢融入了这个社会,开始发现新加坡的一个又一个闪光点。
的确,新加坡有这样一些事,充满了 新加坡特有的风格,在你刚来这里的时候,可能曾让你惊讶烦恼疑惑纠结。
1.在窗外的晾衣杆
五颜六色的衣服
齐刷刷的晾晒在组屋的窗户外
一根竹竿上
飘扬着南洋味的生活气息
但往往要探出头去是晒衣服
让人心里捏了一把冷汗
2.组屋下的红白事
新加坡的组屋一楼
通常都会有一个开阔的区域
承接了很多人的开心和难过
毕竟,华人是在这里办白事
而马来人却是在这里办婚礼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新加坡人很怕输
所以看到别人排队就跟着排上去
在这里看到大排长龙不一定是有好料
他们有时自己都不知在排什么
4.蚂蚁小强和壁虎
在新加坡住组屋
你家里就可能会有这三样“宠物”
不管你怎么赶
也是很难赶走的
5.Z字型的走道
哪里都有无障碍通道
但是像新加坡这么九曲十八弯的
也真是没sei了
6.公共交通不能吃喝
搭乘新加坡的公共交通
是不能吃饭和喝水的
否则罚到你哭哭
喝矿泉水也不行哦
严格点来说
其实在地铁站内也不行哦
新加坡人也很喜欢投诉
这一点被很多本地人也吐槽过
不过换一种思路想想看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
才有了秩序超好的新加坡吧
8.拖鞋是国鞋
拖鞋绝对是新加坡的国鞋
不管穿什么都可以配拖鞋
小礼服和拖鞋也毫无违和感
9.一句话里有5种语言
新加坡日常点餐:
Uncle, Char Kway Teow yi bao,
mai hum, mai hiam, da bao, steady bo?
英文,马来语,福建话
大家看懂了吗
10.睡觉开门
或许是因为太安全了吧
这边的很多组屋人家
很多门都是大敞四开的
只会锁好外面的铁门
走过路过邻居家也是一览无遗
某种程度上
也是邻里和谐的一种证明?
椰友们,你们喜欢这样的新加坡吗?欢迎留言聊聊~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