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奥地利以及其他欧盟国家的新冠病毒感染数量均在下降。自5月12日以来,奥地利每日新增都未超过1000例,这得益于疫苗接种和常规的检测,疫情在逐渐好转。随着夏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也将再次恢复正常......
但是!疫情可能会卷土重来!?
近日,来自欧盟各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了模型计算。研究数据表明,尽管接种了疫苗,但病毒还尚未消除,疫情仍会反弹,那么日常生活可能将再次受限。根据不同的情况的设定,社交接触将不得不减少29%至69%。
奥地利高级研究所的专家Thomas Czypionka也参与了该研究,他表示:今年秋冬还会有另一波疫情浪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人群免疫方面的差距。有些人根本不愿接种疫苗,疫苗效果也有限。慢性病患者尤其受到影响。对于一些人来说,接种疫苗提供的保护并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
根据研究小组的说法,秋天的疫情波浪将小于之前的,但仍值得关注。除新冠病毒病外,还将发生流感流行病和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果没有对策,重症监护病房可能会再次超负荷。
奥地利病毒学家确信:疫情会在秋天再次反弹
奥地利政府和专家们再次提醒人们要保持谨慎,请勿掉以轻心!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病毒学家Judith Aberle也确信,尽管已进行了疫苗接种,但病毒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人们共存。疫情会在秋冬卷土重来。所谓的粘膜对感染的保护作用将会减弱。由于秋冬空气干燥,病原体可能再次引起新病例增加。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室内。所以,奥地利必须在秋季进行加强疫苗接种,以保证对病毒的预防。
今夏摘口罩或将无望!
奥地利人必须继续佩戴口罩,并且时间可能要比预期的更长。昨天,总理库尔茨还宣布,下周五将与各州长就奥地利佩戴FFP2口罩事宜进行会谈。但得到卫生部长沃尔夫冈·穆克斯坦的批评意见,穆克斯坦表示,人们在这方面不应期望过高。无论在夏季还是冬季,原则上,人们必须佩戴口罩。在封闭的空间里,再加上长时间的停留,感染的风险会增加。佩戴口罩要持续到冬季。
疫苗接种向所有人开放,维也纳却.....
现在,联邦政府已经批准向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开放疫苗接种。这意味着家庭医生现在可以在没有优先级的情况下接种疫苗。然而,联邦各州对这一消息的反应截然不同。到目前为止,只有下奥地利州已开放了所有年龄段的疫苗接种预约。
维也纳市卫生议员彼得哈克对这一消息感到震惊,而且事先也没有讨论过。他解释说:"不应该向民众承诺你根本无法兑现的事情。"在维也纳,没有足够的疫苗可以向所有年龄段的人开放。
萨尔茨堡市卫生委员会议员克里斯蒂安·斯托克则持乐观态度。现在Biontech / Pfizer疫苗可以定期交付,所以提前几周分配预约是可行的。
施蒂里亚州也将很快也会向所有人开放疫苗接种登记。
欧盟批准“健康通行证”
5月20日,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批准了“欧洲新冠数字证书”的相关协议,该证书旨在促进欧盟范围内的旅行。当局表示,在技术条件完备的情况下,该证书将在7月1日生效。该文件的正式名称为“欧洲新冠数字证书”,此前也被称作“绿色证书”或“疫苗护照”。
“欧洲新冠数字证书”协议规定,欧盟成员国不得对已经接种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的新冠疫苗的旅客,实施隔离或其他限制性措施。这将使夏季旅行更加轻松。但与此同时,各成员国政府还是保留了在必要情况下,重新采取限制措施的可能性。
奥地利将在6月初推出绿色证书,比欧盟计划早一个月。奥地利已成功通过欧盟的技术检测。布鲁塞尔的主管部门周四表示,只要国家法律状况允许,奥地利可以从6月1日开始推出绿色护照。欧洲部长卡洛琳·埃德斯塔德勒强调说,有了欧盟范围的绿色通行证,各国的检疫义务将被废除。该代码是防伪的,必须得到所有成员国的认可。
欧盟成员国可自行决定是否将中国疫苗纳入
目前“欧洲新冠数字证书”仅包括被被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的疫苗,即阿斯利康、辉瑞、莫德纳和强生疫苗。至于其他品牌的疫苗,各成员国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将其纳入新冠证书的接纳范围。例如匈牙利目前就在为民众接种俄罗斯的卫星五号疫苗以及中国的国药疫苗。
© APAweb / REUTERS, Tingshu Wang
中国疫苗能够应对印度变异毒株
中国新冠疫苗能否应对印度变异毒株成了近期的热点话题。近日,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表示,针对新出现的印度变异株情况,正在密切关注、开展研究、积累数据。他强调:“我国对印度变异株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疫苗可以应对印度变异株,可以产生保护作用。”
病毒在不断变异过程当中,它的变异还会加大,那么一旦出现中国现有疫苗应付不了的变异株,中国的灭活疫苗是有很快捷的方法来应对的。
只要在投料端加入新变异株的病毒,整个生产工艺不用做丝毫改变,产品端出来的就是针对变异病毒的新疫苗。为此,相关部门都在密切跟踪,一旦出现现有疫苗不能应对的变异毒株,就会有新的疫苗投入使用。
辉瑞疫苗出现新的副作用
周五,据瑞士医学杂志报道,在过去几天和几周内,有822人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后,出现严重副作用。之前多数报道的副作用均为,发烧和头痛。目前,出现了新的副作用—带状疱疹。一些人在接种辉瑞Biontech / Pfizer和Moderna疫苗后,小腹上出现了红疹或水疱。
目前,总共报告了121例。瑞士已接种了370万剂疫苗,已登记了2269份可疑报告。大多数病例(占所有病例的68.4%)发生在女性中。专家建议,一些患有轻度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在接种新冠疫苗之前先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以降低风险。
喂饱中国人,造福全世界的英雄走了
今天,一则悲痛的消息传来!那个让14亿中国人都吃饱饭的人走了......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从不敢相信,再到为他祈祷。这大概是当代最令人敬重的老人之一。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袁老是从教科书上走下来的名人。他被写进历史书的成就是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全世界21%的人口。他让中国人从几十年前开始就能吃饱肚子,不必再忍饥挨饿。
Photo: Ricky Chung
袁隆平和奥地利生物学家的百年接力
100多年前,世界第一个提出遗传因子概念的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首次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而他的成就几十年内无人认。袁隆平在上大学时,不经意间发现了孟德尔的遗传学书籍,他秘密的自己做实验,研读孟德尔理论,这为作物杂交育种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也是科学和技术的百年接力.....
让全世界的人都吃饱饭是袁老一生道德追求。他的伟大功绩是培育出了比普通水稻更高产的新水稻品种。上世纪70年代初以前,世界上大多数生物学家和农业科学家都认为这行不通。而袁老用他的研究证明了相反的事实,并凭借自己培育出的新型水稻品种成为科学英雄。
不浪费粮食就是对袁老最大的致敬
一日三餐,感恩
袁老安息,一路走好
- THE END -
(以上内容由欧洲时报中东欧版※Geheimnis(LENA)原创,内容图片参考自中国青年网、人民日报、欧时大参、Heute、Vienna、Kurier、standard转载请注明EuroNews。)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