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办理出入境证件。”12月29日周五,2023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民生路办证大厅依旧人头攒动,办证市民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申办出入境证件。这是全年上海公安出入境窗口办证服务工作的缩影。
2023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全市出入境接待大厅实况
全量供给满足市民办证需求
今年以来,市民群众出入境办证需求“井喷”释放,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证件办理量持续维持高位,2023年累计办理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超500万证次,创历史新高。
新民视频上海时刻公众号2月发布“出入境大厅的一天”
尽可能满足群众办证需求,唯有最大限度强化办证服务供给。全量开放窗口、优化办证流程、延长服务时间、提高窗口效率……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先后七次调整优化便民办证服务举措,还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通办证绿色通道,为未成年学生开设暑期办证夜间专场等,坚持“不办结不打烊”,办证量逐月递增、屡破纪录,全市单日最高受理量达3.3万余证次,广大市民群众办证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线上线下协同,才能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提档升级。出入境办证事项全量接入“一网通办”统一预约平台,累计达38项行政许可事项和15项公共服务事项。持续完善“一网通办”系统界面中的事项说明、流程提醒等功能18类24项,既简洁清晰又好用管用,“出入境专栏”已成为“一网通办”平台热门精选主题。推出照片复用服务缓解拍照堵点,惠及申请人超过9.7万人次。
“井喷式”增长的办证量对上海全市出入境办证窗口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形成极大的考验。“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群众”,这是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给出的破题答案。
“窗口服务再热情点,政策解释再清楚些。”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每月召开窗口服务工作讲评会,来自全市各出入境接待大厅的业务骨干,以窗口案例视频复盘等形式“给自己找茬”,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全市出入境窗口服务水平持续精进,群众办事好评率已达99.94%。上海出入境12367服务平台24小时畅通,全年累计接处来电43万余通,接通率和满意率实现“双提升”,已分别达到99.2%和99.6%,市民群众的大量办证咨询得到了即时解答。
全市公安出入境窗口行业首创推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已累计接待群众1.5万余人次,解决诉求5600余件。民有所呼,必有所应。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诉求强化政策供给,通过“线上核验身份+线下提交证明”双轨制模式,简化在本市高校就读的外省市户籍学生办证手续;将外省市居民办证时限由20天缩短为10个工作日。同时在官方公众号新增“境百科”专题,就市民网友比较关心的出入境热点问题,累计推送16期进行针对性答疑解惑,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窗口前端受理,后台全流程保障。出入境管理局畅通受理、审批、流转、制证、配发全环节,依托建成的全国首个智能化制证车间单日超万证次产能,制证设备每日满负荷运转超12小时,确保了持续办证高峰下出入境证件的准时制作、准点配送,这就是出入境证件背后的“秘密”。
中国长安网、上海长安网6月发布“出入境证件背后的‘秘密’”
全力深化服务涉外引才引智
“‘五星卡’这个名字真的很美,我来华工作多年,能领取到首批‘五星卡’感到很荣幸!”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俗称“五星卡”)于12月1日正式签发启用,作为上海领取到首批“五星卡”的6名外籍人士之一,浦东香格里拉酒店总经理伊尔马兹斯南激动不已。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各相关行业领域应用系统、设施设备的适配性升级改造,不断拓展应用范围,便于持证人在交通出行、生活消费、金融通信等公共、政务服务领域和主要互联网平台使用。
为进一步释放“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政策红利,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在浦东新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G60科创走廊等5个重点发展区域内,将“单一窗口”的政务服务覆盖范围由原先的持A类工作许可证的外籍人才扩大至B类,办结时限大幅度缩短,已累计惠及外籍人才440余人次。落实相关涉外服务便利措施,累计为350余名外国人提供申办居留证件免留存护照的便利。
上海外语频道ICS公众号9月发布“自贸区十周年”服务专题
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持续深化基层涉外服务管理,在全市各区建成移民融入服务站58家,配备涉外社工400余名,辐射新天地、陆家嘴、碧云、古北、华漕等外籍人士聚集聚居区域,主动搭建与社区外籍人士沟通的桥梁,推动涉外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最后一公里”。全年累计协助申报境外人员住宿登记2.3万余条,开展签证到期提醒2000余人次,提供政策法规咨询2万余人次,组织涉外法宣200余场次。开展外籍人才走访问需500余人次,就“五星卡”申领、手机移动支付功能开通、移民融入活动参与等进行答疑解惑。
组织各类中华传统文化宣介体验等融入活动300余场次,吸引3000余人次外籍居民参与;发放外国人来华指南口袋书2000余册,累计转发推送相关推文1万余条;依托社区志愿者团队,鼓励外籍人士积极参加垃圾分类、文明养宠、禁毒宣传等社区志愿活动1000余次,助力打造高品质国际社区中外居民文化生活交流圈,增加外籍人士对上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全情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签证延期当场取证、证件遗失火速补发……“高效”“便捷”再次成为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关键词,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的高效服务赢得中外客商连连称赞。
上海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桥头堡”,人员和商贸往来活跃。为让企业更好“走出去”,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持续优化“一带一路”企业专窗服务和企业出入境便捷办证机制,积极与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委员会等部门建立即时联络机制,构建优质服务绿色通道。相关制度已惠及30余家重点企业,全年累计为3000余名企业外派员工、参建技术人员办理了出入境证件。同时,在三类出入境证件四类港澳签注“全国通办”的基础上,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牵头推出“长三角区域港澳签注一体办”便利政策,不断扩大出入境便民利企政策措施的惠及面。
主动“走出去”,也精准“请进来”。上海公安口岸签证部门依托全市“一网通办”平台,推出口岸签证网上预受理,企业线上申请、民警在线审批、外商落地签证,实现“零次跑”在线服务,大幅缩短办理时间。全年通过网上预受理办理的口岸签证超4000证次,占到签发总量的60%以上。
“办事如风助企解忧、热心尽责力促发展”,一家位于浙江杭州的科技公司在送给上海公安口岸签证部门的锦旗中称赞道。该企业于今年10月在杭州举办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海外客商来访热情空前高涨但来不及办妥签证,紧急入境需求激增。在了解到企业困难后,上海公安口岸签证部门随即启动长三角区域口岸签证代转工作机制,会同浙江杭州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异地核验企业相关材料,先后为24名外商成功办理了口岸落地签证,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要发挥好上海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作用,首创性改革和引领性开放尤为重要。今年口岸签证恢复办理以来,上海公安口岸签证部门牵头搭建长三角区域口岸签证代转机制和工作平台,累计为苏浙皖相关企业紧急签发代转申请业务超300证次,更好发挥了上海口岸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有机融合。
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依托市局“砺剑2023”集中清查打击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出入境违法犯罪活动,惩处了一批违法犯罪人员,确保了上海涉外领域秩序稳定,助力营造安商惠企软环境。
原标题:《服务市民办证超500万证次,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023年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