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典:劳动立法归宿试析

劳动法典:劳动立法归宿试析

一、法典与法典化

大陆法近现代意义上较为典型的部门法法典,即由立法机关明文制定并公布实施的某一法律部门较集中系统的总体规定。它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根据一定学理指导,在原有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新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学理性、系统性、确定性和内部和谐统一等特征,是“大陆法系特有的一种高水准制定法”,其典型代表是《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将法典定义为:“对某种现行部门法进行编纂而制定的比较系统的立法文件,是现行法的系统化形式”。将法典化定义为:“重新审定某一法律部门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废除已经旧的,修改相互抵触的部分,弥补其缺陷或空白,使之成为基于某些共同原则、内容协调一致、有机联系的法律的活动”。

劳动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产生于十九世纪,与产业革命的出现及工人运动的声势日益壮大密切相关。英国在1802年通过《学徒健康和道德法》,是现代劳动立法的开端。此后,西方主要的国家大都相继颁布了劳动法规。从1802年以后的百余年间,西方国家的劳动立法从民法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而真正具备现代意义上法典形式的劳动法则是到了二十世纪初才出现的。

法国是世界上最先制定劳动法典的国家,1910年颁布的《劳工与社会福利法典》,编纂了此前许多有关工业和劳动法规。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法典是由前苏联制定的《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劳动法典》。1918年12月颁行第1部,其中包含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所制定的劳动立法。法典规定年龄在16岁以上50岁以下的一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均有劳动的义务,并确立了工作日制度、休息制度和妇女产假等基本制度。

二、我国劳动法法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从新中国的劳动法律制度的立法发展来看,经过四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为核心的劳动法律体系,对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4年7月颁布的《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全面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在我国劳动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这部处于急剧变革时期的劳动法并非尽善尽美。在《劳动法》颁布以后的贯彻执行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的改革,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总结出许多新经验和新做法,也相应制定了新政策,既对修改《劳动法》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为修改《劳动法》奠定了实践基础。比如,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成熟和发展,中国的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不断规范;弹性就业方式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工资指导线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正在实行和完善之中;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日益扩大,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又有新进展;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涉外劳动关系的数量及形态的增多等等,都向《劳动法》提出充实内容的要求。《劳动法》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用人单位、劳动者、劳动关系、同工同酬等需要进一步加以科学而严谨的界定;一些基本原则,如权利保障、诚信、公平等均需进一步研究、归纳,加以明确,以供劳动立法工作有所遵循;还有一些疑难问题,如用人单位不当解雇员工的惩罚问题,竞业禁止如何操作问题,以及敏感的罢工、怠工问题等也需要加以调研,考虑是否需要和如何写入《劳动法》。总而言之,急需对现行《劳动法》进行修改并补充新的内容。

此外,上述劳动法律体系中只有一部基本法律,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7年《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简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三部法律的出台才有所改善。《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相关劳动立法也不断完善,劳动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劳动者合法权利得到更有效的维护。不可否认,《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于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规范劳动关系、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的立法现状来看,目前实务中主要依据各种政策性文件,这难以适应新时代保障劳动者正当权益的要求。另外,部分配套法律文件陈旧且位阶较低。比如,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起配套作用的多为规章、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可能导致在司法实务中关于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分、经济从属性劳动者的认定等基础问题存在争议。

总之,我国已经形成以《劳动法》为基本法,《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为单行法,辅之以数量众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较为健全的法律体系,具备了进行法律编纂制定劳动法典的基础。同时,对于不同层级、数量众多的陈旧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也能够通过法典编纂的废改立使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综观现行劳动法律制度现状,笔者建议在修改《劳动法》的基础上,制定我国自己的劳动法典,使之早日以更加独立、健全的法律部门立于我国法律体系之中。

三、针对劳动法典体系的初步构想

我国现行《劳动法》虽然不是劳动法典,但是已经具备劳动法典的雏形。以此为基础,借鉴国外劳动法典的体例,笔者认为我国劳动法典体系大致可以包含以下内容:

1.劳动法总则,包括立法宗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法基本原则、基本权利义务、管理体制等。

2.就业促进法律制度:包括政策支持,公平就业,就业服务和管理,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业援助等。

3.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人事保证合同等。

4.劳动基准法律制度:包括工时制度、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职业安全健康制度(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特殊群体的特殊劳动保护)等。

5.集体劳动关系法律制度:包括三方协商机制,工会法,集体合同,集体协商,罢工与闭厂,职工民主参与,规章制度等。

6.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包括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征缴等(社会保险法纳入劳动法典属于广义劳动法的范畴,如果采用狭义劳动法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剔除)。

7.特别规定,包括特殊劳动关系特别规定(新就业形态、律师、船员和渔工、飞行员、出租车、涉外劳动关系与涉外法律适用等)和人事关系特别规定。

8.劳动监察法律制度:包括劳动监察机构与职责,劳动监察事项与实施(劳动监察权、劳动监察形式、劳动监察管辖、劳动监察程序)等。

9.劳动法律责任制度:包括用人单位,劳动者,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因为违反劳动法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10.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包括劳动争议范围,劳动争议处理原则,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诉讼(仅对特别事项作出规定,未尽事宜适用民事诉讼法)、裁审衔接等。

THE END
0.国际劳工标准第八章中国与国际劳工标准(中国劳动关系澳门 截止目前,适用于澳门的国际劳工公约有35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38条第1款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的国际协议,中央人民政府可根据情况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需要,在征询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后,决定是否适用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规定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对2001年中国批准的《1978年jvzquC41fqi/okfnkd4dqv4xkg}079hg:263:?f;c3?37B58;ck17
1.劳动法解析:劳动合同未成年工权益与争议处理C.工会组织与用人单位在执行劳动法、工会法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D.某单位与职工在集资建房中发生的关系国家进行劳动力管理中的关系(就业、职业认证、职业培训、工伤鉴定)。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于() A.国家机关公务员 B.现役军人 C.依法成立的基金会 jvzquC41dnuh0lxfp0tfv8wqdkt:69>1ctzjeuj1fgzbkux134:24=<;4
2.中国核心劳工标准30年回顾与展望作为最重要的国际核心劳工标准,自由结社权是其他核心劳工标准的基石。我国1982年《宪法》第35条将自由结社权规定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该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我国《劳动法》第7条也规定“劳动者有权参加和组织工会。工会代表和维jvzquC41nni/p€zrn0kew7hp1j~k{8wfru567;<90jzn
3.国际劳工标准论文范文从性质上看,国际劳工标准属于国际法范畴,但它同一般国际法相比,又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体现了政府、雇主和工人三方合作共同改善劳动条件的精神,较好地照顾到三方的利益。第二,国际劳工标准的适用的绝大多数公约和建议书都是以调整成员国国内劳动关系为目标的。而且国际劳动公约和建议书,虽然是由全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88;4ivvq
4.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性别视角分析依照我国《宪法》第42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法》第10条更明确地规定,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因此,在我国,政府负有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就业的jvzquC41ejooc7kkpfrby7hp1ktgq8qcqfuoi8qcqfuoiƒmgpijn~sygp535@9560nuou
5.女职工权益保护条例(精选5篇)一是调研依据,包括各种立法资料的收集、整理、说明,如事实依据或科技依据。二是国际公约的依据,应考虑我们的修改意见是否符合国际公约的基本理念、基本要求。三是与国内现有法律的衔接问 题。《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是国务院的行政法规,既要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基本法相衔接,又要和一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8297;30qyon
6.新疆劳动就业保障政策及实践是国际劳工组织相关倡议精神在中国民族二是依法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保障jvzq<84yyy4dpqzdgk4dqv4eqpzfp}44248.2=4441ipp}jpva758A:56;4ivvq
7.中国工会章程知识培训考试题带答案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③《中国工会章程》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①的代表。 ①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②国家政权 ③人民民主专政④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3、我们常说的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四有”是指④。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yjkzwt03A76564ivvq
8.工会的基础知识有哪些中国工会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组建工会的条件 1、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二十五人以上的,就可以依法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jvzquC41yy}/z~jzkng/exr1|jotjr4lkenv1<>275870qyon
9.劳动法《劳动法》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颁布的法律。从狭义上讲,我国《劳动法》是指1994年7月5日八届人大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从广义上讲,《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以及jvzquC41dcolg7xqiq{/exr1ngsnc8XjqyOopnwNkpq/j}rAngsncRi?37?43:
10.跨境劳务合作中的劳动法问题研究洞察研究.docx五、国内立法与国际法律的衔接为了使国际劳动法的规定在国内得到有效实施,各国需要制定相应的国内法律法规,并将其与国际法律相衔接。例如,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就是依据国际劳动法的原则制定的。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与其他国 jvzquC41yy}/vjtfqey/exr1r/735B=774;40qyon
11.《再生农业管理规范种植业》.docx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农田水利条例;FAO,国际农药供销与使用行为守则,2002年11月;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劳部发[1995]309号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6:<63:9260nuou
12.略论残疾人就业歧视的法律保障——在《残疾人保障法》修订背景下《宪法》的上述规定,为残疾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就业权利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同时还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劳动的支持和帮助义务。不过,作为基本大法,《宪法》却没有明确规定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没有直接强调和保障公民的平等就业权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 jvzquC41yy}/dnnlkpmmc€~gtu4ptp3ep1ihk8WpgyyBe}nqpfkucrq0fqEskmB379<77>>58999
13.[法学本科]《劳动法》复习资料问答题1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有关劳动法规的规定,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的劳动者享有的权利有:1)同用人单位依法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权利2)职工推举代表或者工会代表职工同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3)按照自己劳动的数量和质量领取劳动报酬的权利4)休息、休假的权利5)获得劳动安jvzquC41dnuh0lxfp0tfv8gtq=n|nwq1cxuklqg1fkucrqu169:4>::
14.劳动关系与劳动法(重点复习)二、劳动法1.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则,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雇主与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应当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2)保护原则:劳动法应当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劳动者受到不正当待遇。 (3)协商原则:在jvzquC41yy}/5?5fqey/pny1fqi0g9ie9:939@jgcggbf:k568?4fjjh7gl8dk5f34;40qyon
15.论国际贸易劳工标准本文在回顾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由来、法律渊源及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WTO中的劳工标准、SA8000标准论述并比较分析我国的劳动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提出发展中国家应早作准备,深入研究,同时中国应根据相关的国际公约要求,不断完善现行劳动法体系。 关键词:国际贸易;劳工标准;国际劳工组织;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np|jko1;52;2903@92834ivvq
16.保卫劳动合同法|南方周末应该平等保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还是应该倾向于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方认为,应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为依据,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而另一方认为,劳动合同法应该是劳动法的系列法,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天然处于弱势地位,需要通过立法加以平衡。 jvzquC41yy}/kwk|o0ipo8hqpvkov|44;8>
17.工会基础知识必考题有哪些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于哪一年颁布实施?(A.1950年)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2. 工会“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始于哪一年?(A.1984年) A.1984年 B.1994年 C.2004年 3、2009年,全国总工会命名的全国工会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有多少个?(B.113个) jvzquC41yy}/z~jzkng/exr1|jotjr4lkenv1<>276:6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