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简**(实名认证)
IP属地:安徽
下载本文档
为规范建筑企业劳务用工行为,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生产,维护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建筑行业特点及企业实际管理需求,制定本管理细则。一、总则本细则适用于企业承接的各类建筑工程项目(含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装饰工程)的劳务用工管理,涵盖劳务队伍准入、人员聘用、施工现场管理、薪酬福利保障等全流程。管理遵循依法合规、权责清晰、风险防控、以人为本原则,确保劳务用工全过程规范透明,实现企业、劳务队伍与工人三方权益平衡。二、劳务用工准入管理(一)劳务队伍资质审查合作劳务队伍需具备合法有效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含施工劳务资质或专业作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且资质类别与工程需求匹配。企业应对其近三年信用记录进行核查,重点排查是否存在拖欠工资、重大安全事故、质量违约等不良行为(可通过住建部“四库一平台”、地方信用信息平台查询)。(二)合作方选择机制企业应建立劳务队伍“考察—评审—准入”机制:由工程、法务、财务等部门组成评审小组,实地考察候选队伍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配备、设备投入等情况;评审通过后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合同需明确工程范围、工期、质量标准、安全责任、薪酬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核心条款,禁止以“包代管”或签订模糊条款合同。(三)人员资质审核劳务人员入职前需提交有效身份证件、对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如焊工证、架子工证)或技能等级证书,特种作业人员还需提供《特种作业操作证》。企业应组织岗前健康体检,禁止录用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合高空作业、重体力劳动的人员。三、实名制与合同管理(一)实名制台账管理企业需为每一名劳务人员建立实名制管理台账,内容包括:身份信息、联系方式、岗位工种、技能等级、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培训考核记录、健康证明等。台账实行“一人一档”动态更新,确保人员信息真实可追溯。(二)劳动合同签订劳务人员入职7个工作日内,企业(或委托劳务分包单位)必须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岗位职责、工资标准(不得低于项目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工时制度(建筑行业多为综合计算工时制)、社会保险、违约责任等。禁止通过“包工头”代签合同或签订“阴阳合同”,合同文本需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备案。(三)施工现场实名制考勤施工现场应安装人脸识别考勤设备或采用“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APP考勤,每日记录人员出勤情况。考勤数据需与地方住建部门实名制管理系统对接,作为工资支付、工伤认定、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项目开工前,需完成所有进场人员的实名制信息录入。四、施工现场劳务管理(一)人员配置与动态调整项目部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如基础、主体、装修阶段),科学配置劳务人员数量及工种(如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避免“窝工”或“用工短缺”。当工程进度、工艺要求变化时,需提前7日与劳务队伍协商人员调整方案,明确新增人员的资质审核、培训要求及退场人员的工资结算时间。(二)质量与安全管理1.质量管控:施工前需对劳务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含图纸解读、工艺标准、验收要求),交底记录需签字确认;实行“质量责任到人”制度,分项工程完工后由作业班组自检、项目部复检,不合格项由责任班组限期返工,返工费用由责任方承担。2.安全管理:所有人员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公司、项目、班组级),特种作业人员需持有效证件上岗;施工现场按规定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用品,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每周至少1次),对违规操作行为(如高空抛物、无证作业)予以警告、罚款或清退。(三)生活区管理劳务人员生活区应与施工区隔离,宿舍人均面积不低于标准,配备消防器材、应急通道;食堂需办理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疫情期间落实体温检测、消杀通风等防疫措施,禁止“群租式”住宿。企业可设置文体设施(如篮球场、图书角),丰富工人业余生活。五、薪酬与权益保障(一)工资支付管理1.专户与代发:企业应在项目所在地银行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每月将工资款足额存入(按合同约定或工程进度拨付);劳务人员工资由企业直接代发(或委托劳务公司直发),禁止通过“包工头”转付。2.工资表与公示:每月5日前,劳务公司需提交经工人签字确认的工资表,项目部审核后公示3日(可通过工地公告栏、微信群发布),公示无异议后打入工人银行卡。3.欠薪防控:企业需按规定存储工资保证金或购买“农民工工资支付保函”,作为欠薪应急保障;如发生欠薪,企业应在24小时内启动处置预案,3日内解决争议。(二)社保与福利保障企业应依法为劳务人员缴纳工伤保险(按项目参保优先),鼓励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高温季节发放防暑降温用品及补贴,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的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定期组织工人免费体检。(三)纠纷处理机制企业设立劳务纠纷调解小组(由法务、工会、项目部人员组成),公开投诉电话及邮箱,24小时内响应工人诉求;调解不成的,引导通过劳动仲裁、司法诉讼解决,禁止以“维稳”名义压制合理诉求。对恶意讨薪行为,依法报公安机关处理。六、监督与考核(一)内部监督检查企业每季度开展劳务用工合规性检查,重点核查合同签订、工资发放、安全培训、实名制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如未签合同、工资拖欠)下达整改通知书,逾期未改的扣减劳务队伍工程款、暂停新项目合作。(二)外部合规配合积极配合住建、人社、应急管理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用工台账、工资发放记录等资料;对政府部门通报的问题(如信用扣分、行政处罚),企业内部启动问责机制,追究相关管理人员责任。(三)考核与奖惩建立劳务队伍考核评价体系,从质量、安全、工期、薪酬合规性等维度评分,考核结果与工程款支付比例、后续合作资格挂钩: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队伍,列入“黑名单”清退;表现优秀的队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