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房贷转经营贷,利率低、期限长、放款快。”正在还房贷的张女士近期收到多位“贷款中介”的电话或短信,这些中介宣称,有个好方法可以降低房贷利息,那就是把房贷转换为经营贷。以近年首套房贷款较高利率6.1%(年化)来算,办理转贷可节省约2.5%的利息,100万的房贷一年能省下2.5万元,20年可省50万元。
张女士目前的房贷利率为5.75%,低利率让张女士“心向往之”,她向一位中介详细询问了该项业务。中介告诉张女士,转贷降息大概10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共有四步操作。
#1
办营业执照。贷款中介公司帮助张女士办理营业执照。
#2
申请经营贷款。张女士持营业执照和房产证明向银行申请经营贷款(经营贷办理银行不可为房贷办理银行)。
#3
第三步
办理房贷提前还贷。经营贷获批后,张女士向提供房贷的银行申请提前还贷,解除房产抵押。
#4
第四步
办理经营贷抵押。由张女士用房产在审批经营贷款的银行办理低押。
当张女士对转贷风险表示担忧时,“贷款中介”表示,“我们合作的都是大银行,只要做到公司确实存在、能按时还款就没有问题,很多人都来办理转贷的,没有风险”。
当张女士询问是否需要费用时,“贷款中介”表示“会收取少量手续费和服务费,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提前还房贷,中介公司还可以垫资,只收取少许利息,以100万元为例,大概需要3万元的费用,但对于转贷成功后每年省下2.5万元利息而言,还是非常划算的”。
张女士在“贷款中介”的介绍下,签订了合同,支付了1万元服务费,但最终因公司资质问题,经营贷申请失败。
风险提示
随着利率下行,不法中介以“以贷换贷”“转贷降息”“快速办贷”等噱头诱导消费者通过中介办理贷款,以垫付“过桥资金”、收取服务费、手续费、利息等方式赚取收入。消费者找不法中介办理贷款,需要承担极大的风险。
风险一:违约违法隐患
经营贷须用于生产经营周转。银行与消费者签订贷款合同时会明确约定贷款用途,一旦发现消费者违约,银行会要求结清贷款。如果消费者通过伪造流水、包装空壳公司等手段获得经营贷资格的,还可能因骗取贷款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风险二:高额收费陷阱
不法中介往往怂恿消费者使用中介的过桥资金偿还剩余房贷,并从中收取垫资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各种名目的高额费用,消费者“转贷”后的综合资金成本可能高于房贷正常息费水平。即使最终申请经营贷失败,消费者仍会被要求支付各项高额费用。
风险三:
资金链断裂及影响个人征信风险
经营贷款较住房按揭贷款普遍期限较短,同等贷款金额和还款方式下,转换成经营贷,会加大个人月供还款压力,违约风险增大,且大多经营贷需一次性偿还本金,借款人若无稳定的资金来源,贷款到期后不能及时偿还本金,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影响个人征信。
风险四:信息安全权被侵害
防范有招
一、警惕虚假宣传
为吸引消费者办理贷款,非法贷款中介通常会隐瞒不利信息,只谈诱人条件。以低息诱骗消费者办理后,可能会要求缴纳办理手续费,或提出消费者征信有瑕疵,需缴纳征信修复费用等。
二、认清正规机构
消费者如果有借款需求,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进行咨询或者办理。建议选择可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到金融许可证信息的机构,不要轻信间接的贷款服务要约。
三、看清贷款重要信息
办理贷款时,要注意看清贷款条件、综合息费成本、还款要求等重要信息。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要特别关注合同中是否有注明年化利率。向正规机构提供真实的贷款申请资料,珍爱个人征信,理性借贷,及时还款。
四、拒绝向第三方账号打款
要注意超出贷款合同约定的转账要求,警惕以“刷流水”“走账”为由的打款要求,不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打款。如发现自己陷入不法中介陷阱,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