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印发《浙江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研究生教育教育教学

Graduate Study

研究生教育

各学院(系),行政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 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将《浙江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大学

2017 年 8 月 31 日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规范研究生学籍管理, 维护研究生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研究生身心健康与合法权 益,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41 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 究生的管理。

第二章 新生入学

第三条 研究生新生应当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由本人持 《录取通知书》以及《研究生新生入学须知》中规定的有关材料, 按照《新生报到单》的要求,办妥各项入学手续。 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研究生,应当事先向所在学院(系)研 究生管理科(室)书面请假,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学院(系) 分管领导批准后方为有效。请假期限为 2 周。未请假或请假逾期 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四条 学校在报到时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审查 合格的办理入学手续,予以注册学籍;审查发现新生的录取通知、 考生信息等证明材料,与本人实际情况不符,或者有其他违反国 家招生考试规定情形的,取消入学资格。

第五条 符合入学条件的研究生新生,因病或因其他原因超 过学校规定的请假期限不能报到入学的,或在新生复查期限内发现患病不能坚持学习的,可以申请保留入学资格。

保留入学资格应在新生报到 2 周内(因病保留入学资格可以 延长至报到后 2 个月内)提出申请。保留入学资格须填写《浙江 大学研究生新生保留入学资格申请表》;因病保留入学资格者, 需同时提交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其不宜在校学习 的证明,并经校医院防保科核准,在征得所在学院(系)同意后, 将申请表及其附件材料交研究生院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为有 效。

保留入学资格的期限为 1 学年。

保留入学资格者在保留入学资格期间不具有研究生学籍、不 享受在校研究生的待遇、不进入课程学习环节。因病保留入学资 格者应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休息。学校不受理各类保留入学资 格者的出国(境)申请,不出具各类相关证明。

保留入学资格者应在保留期内的最后一学期末之前提出入 学申请,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新生保留入学资格者入学申请 表》,因病保留入学资格者需同时提交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 医院出具的病愈证明并经校医院防保科核准,经学院(系)同意 及研究生院管理部门批准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学校审查不合 格的,取消入学资格;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且未有因不可抗力延 迟等正当理由的,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直接攻博及硕博连读研究生因病保留入学资格者,病愈后可视本人具体情况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申请转为攻读硕士学位。

第六条 新生(含保留资格后入学者)入学后,由各学院(系) 在 3 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内容主要包括 以下方面: (一)录取手续及程序等是否合乎国家招生规定;

(三)本人及身份证明与录取通知、考生档案等是否一致, 人事档案是否齐全(定向和委托培养的研究生除外);

(四)由校医院复查新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是否符合报考专业 或者专业类别体检要求,能否保证在校正常学习、生活;

(五)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型录取新生的专业水平是否符合 录取要求。

复查中发现身心状况不适宜在校学习者,经学校指定的二级 甲等以上医院诊断,需要在家休养的,可以按照第五条的规定保 留入学资格,已申请过保留入学资格者除外。

复查中发现学生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通过其他不正当 手段取得学籍者,确定为复查不合格,由研究生院管理部门根据 报到与复查情况,经研究生院院务会议审核,提交校务会议或者 校长授权的专门会议研究决定,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 关部门调查处理。

第三章 注册与请假

定向和委托培养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已结束,导师确认其当 学期回原工作单位进行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的,应当在开学后 1 个月内到校注册并与导师交流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研究生应在春学期和秋学期注册日期前办理好各项缴费手 续。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者不予注 册。

第九条 学校规定的注册时间截止后,各学院(系)应当及 时核实未注册人员情况,并在注册当学期结束前将未在学校规定 时间注册超过 2 周又未履行暂缓注册手续、无正当理由的学生名 单提交给研究生院管理部门处理。

第十条 研究生应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活动, 不能按时参加者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无故缺席者,导师及 学院(系)研究生管理人员应当对其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报学 校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一条 研究生请假应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 系统”中进行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为有效。请假 1 周以内(含1 周)由导师(或导师组主导师)批准,报学院(系)研究生管 理科(室)备案;请假超过 1 周并 1 个月以内(含 1 个月),经 导师(或导师组主导师)同意,由学院(系)分管领导批准。研 究生请假原则上一个长学期内累计不得超过 1 个月。

研究生自行联系的实习为私人行为,一般应在寒暑假及法定 节假日期间进行。

研究生因公出差或假期在外遇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要延期 返校,可以用传真、电子邮件或书信等方式请假,回校后应当补 办手续,并提交必要的证明。

第十二条 研究生因培养环节需要出国(境)进行联合培养、 合作研究、参加国际会议或其他与学业相关的出国(境)事务属 于因公出国(境),具体手续依照学校研究生因公出国(境)管 理有关规定由所在学院(系)和研究生院审批。

第十三条 人事档案在本校的在校研究生可以向学校申请 因私出国(境)旅游、探亲等,由本人填写《浙江大学学籍异动 研究生因私出国(境)请假单》,经学院(系)审核,毕业班研 究生还需经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签署意见,审核同意后,按批准 期限出行。

研究生出国(境)旅游、探亲均限在寒暑假及国家法定节假 日期间出行。研究生申请自费出国(境)留学应当办理退学手续。 应届毕业研究生申请自费出国(境)留学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应在办妥毕业离校手续后方可出行。

定向和委托培养研究生各类出国(境)的申请原则上应当在 人事档案所在工作单位办理,非假期出行的,应当向学院(系) 请假或办理休学手续。

第四章 转专业与转学

第十四条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因专业调整、导师变动、对其 他专业有兴趣或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研究生转专业的具体 办法以建立公平公正的标准和程序、健全公示制度为原则,具体 由学校另行制定。

休学创业或退役后复学的学生,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的, 可优先考虑。

研究生转专业后,应按转入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培养环节的要 求完成学业。

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能转专业 1 次。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转专业:

(二)享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政策的;

(三)研究生入学未满半年或者毕业前一年的。

第十六条 研究生因导师调离、退休或其他特殊情况可申请 在本学科内调整导师,经转出、转入双方导师(或导师组主导师) 同意,特殊情况下经学院(系)党政联席会审议通过,由学院(系) 批准后方为有效。申请转导师材料由学院(系)研究生管理科(室)存档。转导师如涉及转专业的,按第十四、十五条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研究生一般应在本校完成学业。因患病或者有特 殊困难、特别需要,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或者不适应本校学习要 求的,或因学校培养条件改变等非本人原因需要转学的,可以申 请转学到专业对口、符合培养研究生条件且同意接受其转学的培 养单位。研究生申请转学的,由其本人提出申请,说明理由,经 导师(或导师组主导师)同意、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 学院(系)审核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审核、分管校领导批准。

转学到省内院校的须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转学到省外院校 的须经浙江省教育厅商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按转学条 件确认后办理转学手续。须转户口的由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将有关文件抄送转入学校所在地的公安机关。

第十八条 接受外单位转学研究生,应有正当理由,转入的 研究生原有基础与学术水平应当符合本校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由 研究生所在培养单位来函与我校研究生院管理部门联系,提供转 学的必要材料,经接收学院(系)、专业和导师按招生复试录取 要求考核同意,认为符合本校培养要求者,明确转入研究生培养 经费来源,申请材料报研究生院管理部门处理。经研究生院审核、 公示,学校校务会议或者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可以转入,上报浙江 省教育厅,并经转出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商浙江省教育厅批准。 须转户口的由浙江省教育厅将有关文件抄送杭州市公安局。

第十九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转学:

(一)入学未满半年或者毕业前一年的;

(二)拟转入学校、专业的录取控制标准高于其所在学校、 专业的;

(三)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四)以定向就业招生录取的;

(五)无正当转学理由的。

第二十条 学校应对转学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外单位转学研 究生须在转学完成后 3 个月内,将学生名单报浙江省教育厅备 案。

第二十一条 研究生不得因为转专业、转学而超过最长修业 年限。

第五章 休学与复学

第二十二条 研究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应在学校规定 的最长修业年限内完成学业。

研究生有下列情况者,应当办理休学:

(一)在一个学期内因病请假或入医院治疗累计超过一个月 者;

(二)经医院诊断患传染性疾病(如肝炎、肺结核等),治 疗期及医生建议休养期超过一个月者;

(三)在一个学期内事假累计超过一个月者;

(四)已婚女研究生需生育者;

(五)因创业或其他原因无法进行正常学习者。

第二十三条 研究生休学由本人提出申请,在“浙江大学研 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学籍异动休学申 请表》。因重病或传染病住院治疗者,可由他人代办休学手续, 同时需提交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意见并经校医院 防保科核准。休学申请经导师(或导师组主导师)、学院(系) 同意,报研究生院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为有效。

定向和委托培养的研究生申请休学,原则上需提交人事档案 所在工作单位同意的书面意见。

第二十四条 休学研究生应办理手续离校,休学期间其学籍 予以保留,但不享受在校生待遇。

因病休学研究生的医疗费按国 家及当地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五条 研究生需在休学期满前由本人提出复学申请, 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 学籍异动复学申请表》,因病休学者需同时提交校医院防保科核 准的医疗诊断证明及复学建议),并由导师(或导师组主导师)、 学院(系)同意,报研究生院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为有效。 对准予复学的研究生由研究生院管理部门给予注册。

第二十六条 研究生在休学期间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者,视 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二十七条 研究生新生和在校研究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 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可以保留其入学资格 或者学籍至退役后 2 年。

第六章 修业年限

第二十八条 硕士研究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 2—3 年,各专 业硕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由各专业培养方案在本办法规定的 年限内予以明确。

前置学位为硕士的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普博生)的基本修 业年限为 3—4 年(具体参照各专业培养方案);从应届本科毕业 生中录取的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以下简称直博生)的基 本修业年限为 5 年;从硕士研究生转为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 博连读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 5 年(含硕士研究生阶段)。

第二十九条 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不能完成学业的,可 申请延长修业年限(以下简称延期)。普博生、直博生、硕博连 读生的最长修业年限为在原基本修业年限基础上延长 3 年, 硕士 研究生的最长修业年限为在原基本修业年限基础上延长 2 年。获 得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者最长修业年限按照资助协议执行。

第三十条 研究生需要延期的,应当在基本修业年限期满前 的半年内提出申请,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学籍异动延期申请 表》,经导师(或导师组主导师)签署意见,学院(系)审批同 意,报研究生院备案。

定向和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延期申请应当经人事档案所在工 作单位签署同意意见。

第三十一条 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享受与其在校类型 相应的待遇。

直博生与硕博连读生因故中途申请转为攻读硕士学位(以下 简称博转硕)的,应当向学校交还已享受的超过同期硕士研究生 基本修业年限内的研究生资助差额部分。超过同期硕士研究生基 本修业年限的学习时间按延期计算,并缴纳有关费用。

委托培养研究生延期,按协议规定办理。

第七章 退学

第三十二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退学:

(二)经考核不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包括直博 生、硕博连读生)的;

(三)休学、保留学籍届满,在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 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四)根据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不能 继续在校学习的;

(五)未经批准连续 2 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或出 国(境)未经学校批准逾期 2 周以上未归的;

(七)未经学校批准到其他学校攻读研究生的;

(八)学校规定的不能完成学业、应予退学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条 对研究生作取消入学资格、取消学籍、退学处 理的,由学院(系)研究生管理科(室)提出拟处理意见,并通 知研究生本人;由学院(系)研究生管理科(室)将拟处理意见 提交导师(或导师组主导师)、学院(系)签署意见后,报研究 生院处理。

第三十四条 研究生本人申请退学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 请,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填写《浙江大学 研究生学籍异动退学申请表》,因病退学的,还需附校医院防保 科核准的医疗诊断证明,经导师(或导师组主导师)同意、学院 (系)签署意见,特殊情况下经学院(系)党政联席会审议通过, 报研究生院处理。

第三十五条 直博生入学 3 年以上、硕博连读生转博后 1 年以上者,由于各种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可以达到硕— 14 — 士研究生学业要求的,经本人申请,导师(或导师组主导师)和 学院(系)同意、研究生院审批,可以转为攻读硕士研究生。

第三十六条 在校就读满一年且修习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 二分之一以上学分,但未能完成其他培养环节终止学习者,经本 人申请,学籍所在学院(系)同意,报研究生院备案,准予肄业, 由学校发放肄业证书(直博生与硕博连读生退学的作硕士研究生 肄业)。

在校就读未满一年终止学习者,经本人申请,学籍所在学院 (系)同意,报研究生院备案,由学校发放写实性学习证明。

作退学处理的研究生,按其已学习阶段,可以申请发放肄业 证书或写实性学习证明;取消入学资格及放弃入学资格者不发给 学习证明。

第三十七条 对研究生的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取消学籍等 处理,由研究生院提交校务会议或者校长授权的专门会议研究决 定,并应事先进行合法性审查;对研究生博转硕的处理,经研究 生院召集的专门会议研究决定,研究生院主管领导签发文件后执 行。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取消学籍及博转硕的决定文件报浙江 省教育厅备案。

第三十八条 博转硕研究生应当在决定文件送达后 1 周内 办妥转硕有关手续。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取消学籍的研究生应 当在收到决定文件 2 周内办妥离校手续(有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 还应签订还款协议)。

第三十九条 退学研究生按学校规定期限离校,其善后问题— 15 — 按下列办法处理:

(一)人事档案在校内的研究生退学后可以按原有学历列入 最近一届毕业生就业计划;在学校规定时间之内未找到聘用单位 的,档案退回家庭所在地。户口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迁回原户籍地 或者家庭户籍所在地。

(二)定向和委托培养的研究生退学以及取消学籍后回人事 档案所在单位。

(四)对研究生的处理材料真实完整地归入学校文书档案和 本人档案。

第四十条 学院(系)在对研究生作出取消入学资格、退学 以及取消学籍等处理或者其他不利决定之前,应当告知研究生作 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研究生享有陈述和申辩的权 利,听取研究生的陈述和申辩。拟处理意见、处理决定以及决定 文件等的送达,应当直接送达研究生本人,研究生拒绝签收的, 可以留置方式送达;已离校的,可采取邮寄方式送达;难于联系 的,可利用学校网站、新闻媒体等以公告方式送达。

第四十一条 研究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以及取消学籍等 处理有异议的,按照学校有关申诉处理规定办理申诉。

第八章 毕业与结业

第四十二条 研究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 程学分且成绩合格,通过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德、智、体合格者,学校应当准予毕业,并在研究生离校前 发放毕业证书。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 合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第四十三条 毕业研究生符合浙江大学学位授予条件的,学 校为其颁发学位证书。在修业年限内已毕业但未授予学位者,可 按照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研究生在最长修业年限内,修满培养方案规定 的课程学分且成绩合格,通过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仅学位论文 尚未完成或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者,经本人申请,导师(或导师 组主导师)同意,所在学院(系)审核同意,报研究生院备案, 准予结业,由学校发放结业证书。

结业研究生学位申请工作按照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 辩与学位申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 学业证书管理

第四十六条 学校严格按照招生时确定的培养类型和学习 形式,以及研究生招生录取时填报的个人信息,填写、颁发学历 证书、学位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

研究生在校期间需变更姓名、出生日期等证书需填写的个人信息的,应当有合理、充分的理由,并提供有法定效力的相应证 明文件,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申请信息修改, 由研究生院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研究生退学、取消学籍、毕业、 结业或肄业等各种原因终止学业离校后需变更姓名、出生日期等 重要个人信息的,学校不再受理。

第四十七条 依据国家高等教育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 理制度的规定,研究生院将及时完成研究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 并将颁发的研究生毕(结)业证书信息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 网进行电子注册。

第四十八条 对完成本专业学业同时辅修其他专业并达到 该专业辅修要求的学生,由学校发给辅修专业证书。

第四十九条 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取得入学资格或者学籍 的,学校将取消其学籍,不予发放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已发的 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学校应当依法予以撤销。对以作弊、剽窃、 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学历证书、学位证 书的,学校将依法予以撤销。被撤销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已注 册的,学校应当予以注销,并上报浙江省教育厅及国务院教育行 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

第五十条 研究生的学位证书,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 习证明遗失或者损坏的,经本人申请,由学校档案馆出具相应证 明文档,经原学籍所在学院(系)审核,报学校研究生院备案, 可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章 其他

第五十一条 港澳台研究生在本校学习期间的学籍管理参 照本规定执行。

留学生在本校学习期间的学籍管理,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 定执行。留学生学历证书的发放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结束学业的在校研究生应于结束学业决定文件送达后两周 内办妥各项离校手续,凭离校单到学院(系)领取相关证书。定 向、委托培养的研究生的相关证书及学籍档案由学院(系)按照 协议规定送交其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

第五十三条 研究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按国家有关规定及 浙江大学研究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十四条 研究生应当妥善保管研究生证。研究生证不慎 遗失的,可以申请补发。由研究生本人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证 补发申请单”,经学院(系)审核后,交研究生院管理部门办理。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 2017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由研究生 院负责解释。《浙江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实施细则(2005 年 7 月修订)》(浙大发研〔2005〕123 号)同时废止。学校原有相 关规定与本办法有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ADD: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

THE END
0.《中国人民大学在校学生因私出国(境)的规定(修订)》第一条 为加强在校学生因私出国(境)的管理,明确申报程序及要求,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2014-2015学年校政字3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2014-2015学年校政字4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我校学生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护照,合理使用。 第三条 非毕业班学生办理自费出国(境jvzq<84kq0xve7jfw0io1lxno1~tj€on1zyiy}|zu5c5:;2;:kbd
1.研究生出国(境)管理的相关规定在以上各类项目、活动结束时,研究生应当及时到院系销假,完成相关报到、注册手续。 2、因私出国 研究生因私出国(境),应当严格安排在校历规定的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期间,并须办理相关报备手续。研究生因私自费出国(境)攻读学位,应当办理退学手续,退学申请被批准后,研究生不再具有本校学籍。 3、研究生未按学校规定jvzquC41itgxy€3plw4ff~3ep1;68=>1ocoo0yxr
2.延边大学研究生自费出国(境)留学的暂行规定为了贯彻国家关于出国(境)留学的方针,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规范研究生学籍管理,对在校研究生自费出国(境)留学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具有本校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注册满六个学期,收到国外(境外)接收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可以向学校申请办理自费出国(境)留学手续。但学校不受理移民、劳务输出等其它因私出国(境)申请。 jvzquC41itge0‚gw0gjv0ls1kplp1:547192;=3jvo
3.北京大学研究生院3、受留学基金委项目资助的学生也必须完成校内出访手续再派出。 4、出国前未按要求办理出访手续并获批的学生,按《北京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第九条和第三十五条的相关规定处理。 5、若为院系与对方学校的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学生还需附协议复印件,与邀请信一并上传。 jvzquC41ity/rtz0gf{/ew4r{i€0zsln1|~tzsln1i€u|;85519:2A:80jzn
4.研究生出国(境)管理相关规定因 参加“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公派项目出国(境)者,须填写“南京大学研究生因公出国(境)申请表”,申请表审批完毕后,需将其复印件交研究生 院备案。研究生须在项目截止时按时回校,办理相关报到手续。未在研究生院办理手续私自出国者,学校将取消其研究生学籍。 jvzquC41itgxy€3plw4ff~3ep1;68?71nkyu0qyo
5.北京大学全日制学生出国(境)手续办理说明出访超过180天的研究生需办理保留学籍手续。 第二步:提交申报 提交申报前,出国(境)人员应规划好出国(境)行程,确认出国(境)任务信息、出国(境)国家或地区及经费负担方式等,然后凭有效校内人员编号,登录“校内门户”提交出国(境)申报。出国(境)人员一般建议在行前2个月准备并提交申报材料。 jvzquC41yy}/i|r0rm{/gmz0ep5htjiwcvk0kwkq136368;8424ivv
6.出国留学的申请流程是怎样的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护照的申领(2)“经济担保”的复印件。并及早与当地留学人员组织取得联系。 许多国家都要求入境的外国人在入境一周(有的一月)内到当地警察局办理登记手续,可申请自费出国留学,其国内安家费由用人单位按不同情况给予补助。 (3)自费留学的毕业研究生,则自费出国留学可免交培养费。 jvzquC41jgtbp7hjkpg/exr1gf{0n4424:02>7;13<33@3jvor
7.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出国(境)管理办法第七条研究生处参与学院研究生出国(境)项目遴选,负责学习交流类出国(境)研究生学分转换、学籍管理工作,负责非毕业年级研究生个人自主赴国(境)外学习的审批,审核出国(境)学习交流研究生违纪情况和研究生赴国(境)外出国学习交流延期毕业的审批等工作,负责相关项目的教学组织和运行管理工作。 jvzquC41zui/wrw0ep5jpot133921;7830nuo
8.办理出国留学需要什么手续最佳答案出国留学有两种程序:一是自费出国留学;二是公费出国留学。程序不同,所需材料也不同。一、自费出国留学1、取得中国公民在户籍所在地市、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持有身份证、户籍或者其他户籍证件的申请书 最佳答案 出国留学有两种程序:一是自费出国留学;二是公费出国留学。程序不同,所需材料也不同。 jvzquC41yy}/7:xqwz{f0ls1pg}t1|mqy/833>5880nuou
9.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2021年)根据本规定不需要办理休学手续的出国(境)修读或实习的研究生、因学校或二级培养单位统一安排于学期初在外实习或学习的研究生以及非全日制不便到校注册的研究生,按照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后,可申请由二级培养单位代为注册。 未按照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注册状态以研究生综合管理系统中的电子jvzq<84zziq/e~un0gjv0ls1kplp1:5931;99?3jvo
10.延边大学研究生自费出国(境)留学的暂行规定为了贯彻国家关于出国(境)留学的方针,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规范研究生学籍管理,对在校研究生自费出国(境)留学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具有本校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注册满六个学期,收到国外(境外)接收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可以向学校申请办理自费出国(境)留学手续。但学校不受理移民、劳务输出等其它因私出国(境)申请。 jvzquC41itge0‚gw0gjv0ls1kplp1:5861718;3jvo
11.研究生出国出境申请审批和回国入境恢复学籍办理流程4.研究生在网办平台填写实际出行日期后,因公出国出境时长大于等于180天、因私出国出境时长大于等于30天的,研究生教务系统的学籍状态将变更为“保留学籍”,请及时填写实际出行日期及预填写实际返回日期。 二、回国入境恢复学籍 1. 保留学籍的研究生,回校后需持《厦门大学研究生回国恢复学籍到校手续单》到各部门办理jvzquC41iu4yo~3gfw4dp8nphq52;961659537mvo
12.关于研究生出国(境)学习的有关规定研究生教育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形势和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简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审批手续的通知》(教外留[2003]1号)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对我校研究生出国(境)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 jvzq<84yyy4glngjg4dqv4{zl0{sxl{1813@5;1v813@5;29e69990jvs
13.出国留学需要办什么手续出国留学需要办什么手续 出国留学手续的办理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自费出国留学,第二种是公费出国留学,手续的办理是不同的,所需材料也不相同。 1、自费出国留学 (1)凭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或其他户籍证明向户口所在地市、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领取2份《中国公民出国(境)申请审批表》; jvzquC41yy}/hrsfnc}/ew43896128ftvkimgh92;36/j}rn
14.研究生出国(境)管理暂行规定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对研究生出国(境)的管理,根据《教育部关于简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境)留学审批手续的通知》(教外留[2003]1号)、《国家公派出国(境)研究生管理规定》(教外留[2007]46号)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等文件精神,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是指在上海jvzquC41itgewjyg0unju~3gfw4dp88d1490e:676c763<>1rcmf0qyo
15.关于全日制研究生赴国(境)外交流办理学籍异动程序的通知3、办理休学手续并赴国(境)外交流的,不予进行学分认定。 二、办理出国交流程序 研究生二年级或三年级期间赴国(境)外交流应办理学籍异动出国申请,一般应在每学期期末提前申请下学期或下学年的出国计划,学籍状态为出国期间,国内学籍予以保留。学生在国(境)外交流的时间计入其在校内学习年限,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和国(jvzquC41iu4fe~un0gjv0ls14285198441i25<8;c473:B=1rcmf0qyo
16.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出国(境)管理暂行规定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对研究生出国(境)的管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关于简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境)留学审批手续的通知》(教外留〔2003〕1号)、《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教外留〔2007〕46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jvzquC41yy}30|hwv0kew7hp1ixbf~fvg1814;429390e:995:g59?<421vbin3jvo
17.郑州大学研究生出国管理规定第四条 定向或委托培养研究生出国,根据其出国的类别到研究生院学籍管理部门办理请假或学籍异动手续,到所属单位办理出国手续。 第五条 凡已申请助学贷款或欠学费的研究生,必须在还清贷款或学费后,方能申请出国。 第二章 自费出国留学 第六条 研究生申请自费出国留学,须办理退学手续,在出境前保留其学籍1 年。在此jvzquC41iu9/|ƒz0gf{/ew4kphu0398417857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