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住建部确定深圳市、杭州市、青岛市等全国9个城市为智慧物业试点城市,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一二三四六十”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其中建设人民城市上新突破、“共享型”发展导向、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等与住建部智慧物业试点初衷和青岛市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定位高度重合。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物业中心以“全覆盖、高品质”为物业管理服务目标,按照“政府组织、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引入社会资本,推进青岛市智慧物业监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物业监管服务平台”)建设。
【二】项目内容
物业监管服务平台以物业管理服务的痛点、难点、堵点为切入点,以基础房屋数据库夯实物业管理平台信息化基础,以业主电子投票等功能应用推动平台惠民利企。经过一年多的工作,业主端、业主委员会端、物业服务人端、行政管理端等全部上线,初步搭建完成政、民、企议事协商、业务办理、问题反映、精准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小事找管家、中事找业委会、大事找街道”,问题不出小区,纠纷化解在基层。依托平台,首次业主大会召开时间由法规规定150天压缩至20天以内,提速超过650%。此外,还开发了物业+养老、潮汐车位、房屋中介、代买代卖等模块,为物业企业提供增值服务赋能。
【三】关键技术
物业监管服务平台根据实际使用需要,使用laravel和vue框架构建平台,后端数据库使用mysql,采取WEB端+移动端模式,构建出青岛智慧物业监管服务平台。物业监管服务平台从WEB端进入后,有行政管理端、业主委员会端、物业服务人端,方便物业工作人员使用电脑进行相关操作;移动端从公众号进入后,可登录员工端和业主端,方便业主和员工的随时登录。
WEB端实现了数据大屏和小区相关信息的联动,数据大屏直接显示小区相关信息,便于更加直观的查看各层级物业分布情况和小区相关信息;项目设施设备绑定后会生成唯一二维码,业主可扫码进行报事报修,员工可进行维修和日常养护,皆会自动生成记录存入系统;业主可在潮汐车位版块,发布车位实时出租情况,提高车位的使用效率;除WEB端可进行缴费之外,此平台实现了移动缴费功能,并可打印收据,自动更新在线缴费数据;可通过平台进行宣传,降低宣传成本、提高效果,降低调查工作成本;可通过系统进行智能派单,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业主满意度,并可实时监督;平台开通房屋出租出售、潮汐车位、便民服务等拓展服务,提升业主生活满意度及生活便捷性。
【四】数据资源
物业监管服务平台围绕小区房屋数据库、设施设备档案数据库、业主数据库、物业服务企业数据库、服务项目数据库等进行开发建设,以房屋交易、不动产登记信息为依托对物业小区、楼栋、单元、户信息进行归集整理,共建立4000多个小区房屋数据库(包含5.1万栋楼、19万个单元、214万套房屋,261万业主)并对小区共用设施设备进统一编码,便于线上智能管理和统计分析。房屋和业主数据库建设结合业主房屋交易、报事保修、装修登记、出租登记等将做到精准服务,以小区为单位整合相关房屋、设施设备、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数据将全面助力物业管理和基层社会治理精准化、精细化。
【五】运营模式
按照“政府组织、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引入社会资本,由青岛市城管局与建设银行青岛分行共同开发建设,通过政企合作、政银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推动智慧物业平台建设开发和运营可持续性。
为推动平台建设开发和建设推广,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的各部门印发了《青岛市业主共同决定事项电子投票规则》(青建办字〔2021〕85号)《青岛市智慧物业监管服务平台宣传推广方案》(青城管〔2022〕56号),目前《青岛市智慧物业监管服务平台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工作指南》已通过市城市管理局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相关意见修改完善后将为平台建设开发提供政策依据和指引,推动平台建设、运营合理合法合规。
【六】运营成效
1.价值成效
青岛市智慧物业监管服务平台聚焦以信息化方式,打通不同部门、层级信息壁垒,解决物业管理和基层社会治理中业主大会召开难、物业服务不公开、共有资金不透明等问题。平台上线以来,已通过平台召开100多次业主大会,高效表决通过物业公司选聘、业主委员会选举、加装充电桩等小区公共事务。业主足不出户即可参与小区公共事务管理,打破线下投票时间、空间限制,最大程度保障业主权利。同时,通过与不动产登记系统联网,业主身份线上自动核实,无需提供身份证明或房产证明,极大程度减轻业主抵触心理和基层组织业主大会工作量,首次业主大会召开时间由法规规定150天压缩至20天以内,提速超过650%。
2.运营亮点
物业监管服务平台通过打通房屋交易、不动产登记等跨部门政府系统,整合全市4000多个物业小区基础房屋数据,实现了全市物业小区管理的一图总览,一网统管。根据《民法典》、国家、省、市物业管理条例梳理物业管理活动中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四大类用户,并据以进行平台开发建设,围绕破解当前物业管理和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将智慧物业平台打造成规范物业管理、公开小区事务、加强议事协同、强化政企民联动、推动共建共治的全市小区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
【七】经验总结
1.理清用户,注重功能实用
物业监管服务平台从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用户需求出发,开展平台建设。业主用手机即可通过平台实时查看房地产相关交易、登记数据,获取物业服务企业公示公开的小区信息,实现线上报事报修等,解决小区业主知情难、行权难、问题反映不畅等问题。通过建立小区业主、房屋和设施设备全生命周期档案数据库,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及时掌握居民需求,解决物业企业交接难、底数不清等问题,提高物业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政府信箱等方式可以将物业管理区域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上报,督促相关执法部门进小区。物业行业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等可以通过平台及时掌握辖区物业企业、从业人员、物业维修资金管理、居民投诉等情况,解决物业服务不到位、不规范、不透明,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依托平台,物业活动相关用户可以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服务生态。
2.理清数据,注重管理应用
物业监管服务平台全面归集整理小区房屋数据,搭建起覆盖4000多个小区的房屋数据库,占全市物业管理区域95%以上,客观、清晰、全面展现小区基础房屋数据,并依托物业企业房屋出租、装修登记、业主报事等日常事务处理不断完善房屋分户档案库,完成“全市物业管理一张图”建设,实现一图总览,一网统管。平台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与现有平台、系统数据的关联共享。例如,关联山东政务网系统,实现物业企业等市场主体数据的关联校验;关联不动产登记系统、房屋交易系统,对业主身份实时更新。平台着重采集物业管理区域内建筑物及配套附属设施和场地的数据信息,并通过与房屋全生命周期平台的互联互通,实时对以上数据信息进行更新和完善,同时将设施设备的更新、养护档案及时向相关用户、主体进行推送和共享。
3.标准先行,注重规范发展
研究制定《青岛市住宅小区智慧化基础设施数据集成指南》《青岛市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工作指南》,对不同层级和小区内设施设备信息赋予唯一编码,将房屋管理各业务流程中的房屋数据串联汇聚,实现房屋数据的交互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从筹备组建立到业主委员会履职监督和满意度评价全流程的业主自治管理。同时,平台充分考虑后续关联和场景应用,每个楼栋、户均采用 “不动产单元号”唯一编码进行记录和存储,便于后续与水、电、气、暖、通信实现一键关联;每个公共区域和楼栋设施设备进行分类、编码并分别建立设备台账、设备标识卡、设备履历表三张表,实现设施设备维修、更新、改造数据的全程留痕,实时更新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
点都智盟-中国智慧物业监管服务的领航者;
点都收费管理平台软件,点都工单管理平台软件,点都商业租赁管理平台软件,点都设施设备管理平台软件,点都安保巡逻管理平台软件,点都人事管理平台软件;
点都智慧党建管理平台软件,点都智慧社区管理平台软件,点都智慧园区管理平台软件,点都物业监管政务平台软件,点都数字乡村管理平台软件;点都企业灵活用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