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靠谱的平台,找靠谱的工作,欢迎收看“外聘网”
骗局无处不在,针对海外华人的骗局更是层出不穷,防不胜防,不少身在海外的华人华侨、留学生屡屡上当。
为此,小编盘点了以下常见骗局,帮你识破套路,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疫情篇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而骗子们却又抓住了这一新的“商机”,利用疫情对海外华人进行诈骗。
骗局一:冒充官方机构进行诈骗
冒充官方机构是海外涉疫情诈骗中最为常见、事由也最为丰富的行骗类型。
不法分子借政府补贴之名实施诈骗,以“有重要文件需要至使领馆领取”“居留卡将失效”“协助办理签证延期”等为借口,冒充官方机构来套取个人信息或骗取服务费。
此外,还有部分诈骗分子以新冠疫情宣传、调查、检测、提供咨询等为名上门骗取服务费用。
小贴士
不要轻信以任何名义索取姓名、住址、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以及转账、汇款的要求。
警惕自称官方机构的来电、邮件和上门人员,通过可靠渠道联系使领馆、当地公安机关等予以核实。
骗局二:发送“钓鱼”短信和链接
小贴士
骗局三:售卖虚假特效药、医用口罩
不法分子会在网上散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效药和医用口罩信息,等有人上钩后就会诱骗对方购买,还会以先付款后发货为由要求转账,付款后骗子便会消失。
此外,华侨华人、留学生在网络上购买医用口罩、消毒水、酒精等防疫用品被骗的消息屡见不鲜。
小贴士
骗局四:“代理”机票
有媒体报道了访美学者及上百名留学生在网上通过所谓“票务署理”购置回国机票受骗的遭遇。其实,早在今年三四月份,留学生购置回国机票受骗的案件就时有发生。
除了假装“代理”,一些骗子还利用大家在疫情期间的焦虑情绪,称能够“组织私人包机”“抢购包机机票”,甚至表示 “受大使馆委托组织包机”,诱导受害者填报个人信息,购买高价机票。
小贴士
不少驻外使领馆都提醒侨胞不要轻信包机谣言,一切以官方信息为准。建议大家无论有多着急都要保持理智,警惕骗局,买机票时选择正规的机构。
归国篇
近年来,海外华人掀起了“回国潮”,越来越多的华人回到祖国的怀抱,或学习探亲,或投资创业。
但由于常年生活在海外,不太了解国内的情况,所以也极易中骗子的圈套。
骗局一:“高大上”机构组织
华侨华人最易被经过精心包装,衣着光鲜的骗子选中,通过一步步“套路”,装进骗局。
例如“联合国维和部队总司令部”、“世界华人联合会”等非法组织,对外宣称是旨在追求全世界华人、华侨、华商、华裔大联合、大团结的国际性社团组织,实则是为骗取会费。
小贴士
骗局二:“有偿带货”
对于海外华人来说,回国时受亲友所托带点东西,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有些朋友可能还会接“有偿代购”的活儿,帮别人人肉背回物品,赚取一点佣金。
但这些行为往往暗藏着你想不到的危险,每年都有华人因为帮人带东西被逮捕、审讯、判刑,甚至丢了命!
小贴士
入关有风险,带物需谨慎!要想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走私”,除了提前查阅海关条例、如实申报物品价值和数量等,最重要的就是尽量不有偿或无偿带物。
留学篇
留学生往往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薄弱,成为不法分子的诈骗对象。
骗局一:黑心留学中介
现在市面上有大大小小成百上千家留学机构,各种类型的留学服务琳琅满目。无良中介用着花言巧语欺骗学生,给留学生和家长们造成极大困扰。
他们通常以保录取为名义,或者号称跟学校有内部关系,可以伪造成绩单等方式来收取高额费用,甚至让留学生去“野鸡大学”。
小贴士
挑选留学机构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注意看资质、看营业范围、签订正规留学合同、索要发票。
骗局二:雇佣诈骗
诈骗团伙利用留学生打工兼职心切、社会经验不足等特点,以高薪报酬方式诱骗参与银行转账、取钱、送货等环节。
小贴士
请勿贪图赚“快钱”,无意卷入诈骗,招来牢狱之灾。
骗局三:私人换汇诈骗
小贴士
换汇本来就是个敏感的话题,私人大额换汇不受法律保护。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在银行等正规机构换钱,相对于被骗子卷走全部钱财来说,银行的手续费真的不值得一提。
此外,还有信用卡、网恋、金融诈骗等各式各样的诈骗方式。
最后再次提醒身在海外的朋友,面对层出不穷的骗局,切记保持警惕,认真甄别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