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工厂保安,花年拍下万张“东莞女工”,在国外爆火:中国制造,不可思议!工友之家

20多年,150万张照片,

开荒般,记录下广东打工实况。

“2.7亿农民工”、

“流水线工人”、

“高度密集的厂房”,

这些,离我们相去甚远,

却生动地发生在21世纪初的广东。

该怎么形容那里的生活?

大概是,

魔幻,又鲜活。

占有兵,90年代第一批打工人之一。

退伍后,17年工厂“螺丝钉”生涯。

他说: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制造,

那中国制造背后的那群人呢?”

于是,近乎疯狂的记录。

随着作品走红,远赴国外办展,

一时之间,众人哗然。

那个拥挤的,奔波的,盎然的时代,还好,有人记得。

▲占有兵

2012年,占有兵结束长达17年的“打工”生涯,正式成为一名摄影记者。

他拍下的150万张照片,记录了流水线两侧的年轻工人们,被自动化器械逐渐替代的过程。

作品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获得“新闻报道类优秀摄影师奖”,并应邀在纽约举办个展《中国制造》。

▲2010年,东莞打工人的“杀马特”发型

长安镇工厂的打工者们,都是他的拍摄对象。

“拍这些照片的目的,不是单纯的传播,我要做的,是记录一个群体的一段历史。”

80年代至今,一代代打工者,前赴后继,

中国社科院关于劳动力的报道称:2019年,到工业区打工的农民工总数,高达约2.7亿。

不算长的一段历史,却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巨变。

#超载的打工之路

上世纪90年代,大片农田被推平,一个个工厂被建起。

广东工业园区的面积越来越大,来往的工人也越来越多。

在老板们眼中,东莞是个进料的好地方。

下单后,一天就可以集齐所有需要的零配件。

▲2008年的工业区,现在已经推平重建新的商业中心

高效之下,是密集劳动力的输出。

2008年以前,被称为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时代。

员工超3000人,甚至上万的大型工厂,在东莞随处可见。

大量劳动力从乡村向城市转移,招工一度出现“粥少僧多”的局面。

“满大街都是找工作的人,工厂贴纸说‘招5个人’,哗的一声涌来上百来个人,工厂大门都给你挤垮。”

工作岗位毕竟有限,且工厂对年龄要求相当严格。

几乎只招25岁以下的年轻人,因为精力好,

尤其偏爱女工,因为好管理,不生事。

占有兵算是第一代打工人,

一间宿舍,5个上下铺,一共10张床,每张床2个人。

没有热水洗澡,水压常常上不去,

有的是严格的制度,限制外人进入,定点开灯、关灯。

进入工业园区,一切都是密密麻麻的,抢着往你眼前凑。

寄存柜是密集的,饭碗柜是密集的,宿舍楼也是密集的……

而在这么多密集的物质之下,人的感受,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被流水线的工人

每天早上七点,生产线开始运转。

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里,工人们将进入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状态。

生产线不停,两侧的工人就不得离座。

遇到上厕所等情况,需要举手拿到一个“允许”的离位卡。

但举手频率过高,会被劝离生产线,

因此,工人们宁可每天少喝点水,也不轻易举手离座。

渐渐地,结石成了工人中常见的职业病。

不然,第二天,名字就会被醒目地张贴在车间公告栏上:

“某某上班时讲话,记过一次。”

天天在一处的同事们,互相看着面熟,实则陌生。

无尘车间里,女工们带着厚厚的双层口罩,只留出一双眼睛,

一待,就是十个小时。

而普通人这样穿戴,进去仅两小时,就会感觉呼吸困难。

“工业对人进行了捆绑,每一道工序高度细分,

画面中的工人,正在缝纫机前操作。

麻木的表情,显露出他对这个动作早已烂熟于心,甚至心生厌烦。

他不关心上一道和下一道工序,只对自己做的环节熟练异常。

尽管他在一个大工厂里生产了很多年皮包,十年后,依然不能自己单独做出一个包。

园区里最大的乐子,大概就是谈恋爱。

但最麻烦的,也是谈恋爱。

“当一个人最私密的生活,都只能在一个公共空间里呈现时,就说明了生存的处境,有多艰难。”

#制度之外寻找喘息

2010年,占有兵开始拍摄一些工厂举办的“打工妹模特大赛”。

女工们穿着礼服、常服、泳装走秀,甚至还有才艺展示。

随着招工变难,工厂就通过这种活动吸引人。

这似乎和人们对打工妹的传统印象,大相径庭。

照片发布在网上后,一时之间,争议不断。

“这是为厂长选小三。”

各种不堪的负面言论,让占有兵大为震惊。

似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打工者被贴上了“老实、本分、土”的标签。

在工人眼中,这样的活动只是工业区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同样需要通过KTV,跳舞,染发,纹身来追赶时髦,排解压力。

“大家在网上看到的打工人的故事,很多都是像‘富士康工人跳楼’这样的极端事件,

我拍这些照片,就是希望大家看到鲜活的打工人形象,而不是一个个坐在流水线上的机器。”

#回不去的老家

重压之下,许多人的想法就是:

结婚,回老家,从此不再打工。

可这个想法,是很难实现的。

不少人辞职回老家,不到几个月,就想着回到城市来。

打工虽然苦,但生活终归便利。

园区里有一套独特的运作体系,吃的用的,工厂专门有提供,还有固定的薪水收入。

回到农村,只能守着一亩三分地。

说点好笑的,就是想喝个可乐,村里的小卖部还没得卖。

占有兵曾无数次问自己:

“打工,何处是家?”

宿舍不是家,出租屋不是家,以前的老家呢?

对于每年回去一次,甚至几年回去一次的打工者来说,“家”早已没了方向。

在外20多年,如今的占有兵已经彻底进了城。

而他在外打工的兄弟姐妹们,依然进不了城,也回不去村。

每到春节的时候,他便来到车站,观察这些候鸟般的打工者们。

扛着编织袋,拖着拉杆箱,神色疲惫。

来自新疆阿合奇县的柯尔克孜族打工者们,是政府组织的集体劳务输出。

边境线上的牧民们,进城到电子厂劳作。

从阿合奇县,到东莞,乘车四天五夜,

做满18个月后,他们才能返回老家。

随着60后,70后打工者的老去,80后、90后投入生产线。

这20多年间,东莞发生着巨变,

98年亚洲金融危机,03年非典,08年金融危机,20年新冠肺炎……

无数打工者被时代的洪流冲走,最终向着各个地方奔去。

描述中的打工生活,下班后,买一罐健力宝,边喝边回宿舍,是如此惬意。

于是,人人心驰神往。

1995年,22岁的占有兵,乘上了去广东打工的大巴。

3天,6次转车,抵达东莞塘厦。

在那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酒店保安。

近百名求职者,在酒店后院的停车场比俯卧撑。

占有兵一口气做完102个,拿下工作,每月450元。

2000年,占有兵辗转到长安镇,

在一家大型电子厂里做行政主管,负责全厂的安全保卫工作。

初见成排工厂的印象,是高高的围墙,布满的铁丝网,

两扇大铁门上,贴着惹眼的红色警示牌:

铁门一关,仿佛与世隔绝,

占有兵对工业区的生活,如是形容道:

三块钱的炒粉,一元钱的包子,都能让身体得到补偿。”

很快,占有兵升职了。

身居主管一职,管理着几百号人,但他的心内却始终充满不安。

他去学跳舞,学打篮球,不断丰富日常生活。

又通过自学考研,念MBA课程。

“技多不压身”的朴素观念,推动着他不断寻找自己在这个社会的生存模式。

根据多年安保管理经验,他自写数万字的《工厂中的保安实物管理手册》,至今仍被许多当地的工厂使用。

▲2000年,担任保安部主管的占有兵(前排右一)与电子厂的同事合影

直到2009年,他专心投入摄影。

敏感地捕捉着长安镇打工者的每一个动作、眼神、表情,不动声色地寻找合适的角度。

“我用的方法很笨,就在那里一直站着,直到他不在意我了,就能拍到自然的状态。”

回想刚开始拍摄时,摩擦不少。

2006年的一天,他爬到铁架上拍卖福利彩票,被公安扣留,7岁的儿子吓得大哭。

那是冲突最激烈的一次,但他告诉自己:

“拍照时被人骂了,就当作是对自己的鼓励,

毕竟在家睡觉,打游戏,一定不会被陌生人骂。”

拍的多了,练就了“盲拍”的本事,

能精确计算出,理想的成像需要与拍摄对象保持多少距离。

一天至少走三四个小时,这样总能拍到理想的画面。

“只要按下去,就没有拍不到的。”

占有兵买的第一部相机,是一台二手尼康。

他每天都带着它出门,用坏了至少6个摄影包。

他把摄影作为一种精神寄托,这也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靠着摄影,他以艺术家的名义,迁户口到长安镇。

在长安镇政府办公,做一名摄影记者。

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办展,第一次拿奖。

离开生产线,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占有兵在国外办展

但他对记录,依然疯狂。

没有一天落下,从不删掉一张照片。

一辆自行车,一台尼康D850,是他每天扫街的行当。

▲图源@东莞日报

为了存放照片,他租了个15平米左右的仓库。

抽屉里,几十张硬盘,看着有些年头。

密密麻麻成箱的照片,档案,信件,都是“时代的痕迹”。

很多材料,甚至是他从市场里一斤几块钱淘来的。

▲图源@东莞日报

“森林中有老虎狮子,容易被看见;

也有很多蚂蚁,容易被忽视,但他们都是存在的。”

发生在身边的人、物、事,就是占有兵理解的“森林中的蚂蚁”,

他要记录的,便是大量的,密集的,被忽视的“蚂蚁”。

他要做一个纪念碑式的影像,或者叫“中国制造纪念碑”。

将收集到的废弃工厂的工人档案,截取头像,按家乡、年龄整理归纳。

通过不同人在不同生存状态下的头像,展示中国制造的强大。

“密密麻麻的人头,也意味着每一个人在这场制造中的微不足道。”

2013年至今,因为没有钱正式出版,占有兵已经动手做了100多本“打工主题”的手工书册,

洗印照片,贴在纸上做成手工书。

其中不少书,被一些专家、博物馆收藏。

▲图源@东莞日报

2014年,他撰写的十万字书籍-《我是农民工——东莞打工生活实录》,被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6年,美国某大学邀请他举办名为“中国制造”的主题展览,

……

占有兵想实现的,还有很多。

他还想造一个“打工博物馆”,将所有记录收进去。

“我没有任何优越感,觉得自己还在打工。

我的老婆,哥哥,家人,都在厂里上班。

我穿的鞋子是49块两双,牛仔裤是拼多多上几块钱团购。”

工人的身份,于他而言,从未放下。

不停地收集、记录,

有朝一日,它们也许就是“时代的文献”。

图源@社会纪实摄影专案

参考资料:

一条:《他拍下流水线上的年轻女性,看着她们慢慢被时代淘汰》

南方周末:《“打工人”摄影师占有兵与流水线背后的人》

南方人物周刊:《占有兵和他镜头里的打工人》

东莞日报:《东莞有个摄影“疯子”,20年拍了100多万张“打工人”照片,计划开博物馆》

THE END
0.出国劳务之家出国劳务之家为个人提供最全最新最准确的出国劳务招聘信息,为出国劳务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帮助个人求职者快速的找到意向的出国岗位。jvzquC41yy}/epqy|l4dqv4ycr5dautikp3kqkd445850qyon
1.艰苦奋斗再创业改革开放再出发新闻频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出口大国、制造业大国,到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应用国家的变化。我们也经历了从“触电”“触网”,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巨大变化。 从全球数据来看,中国拥有超过美、英、法、德、日五国总和的电子商务交易额。与之对应的是,中国也成为构建数字经济产业关键“部件”需求最迅jvzq<84pgyy/jww0ep5yyƒy14279spqj1nntf88142792<4v42792<55a5685B520jznn
2.2月18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上市公司新浪财经北京中创信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已提交中国证监会备案审核,鉴于公司股东北京英诺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处于清算之中,经研究,公司决定暂缓实施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有关事宜。 本摘要仅供参考,以当日指定披露媒体披露的公告全文为准。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tvxhm1u532:6243>03?79;5?8;980ujznn
3.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权威解读国办发〔2021〕32号文为此,《若干意见》提出开展顶尖领衔科学家支持方式试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科学领域,遴选全球顶尖的领衔科学家,给予持续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在确定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任务范围内,由领衔科学家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自主选聘科研团队,自主安排科研经费使用;3至5年后采取第三方评估、国际同行评议等方式开展绩效jvzq<84yyy4gorwk0ci/ew4kphu039:314737A3jvo
4.黑龙江省工商局:1427家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黑龙江省工商局:1427家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 中国质检网消息从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获悉,该局日前发出通知,黑龙江商联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因不按照规定接受年检被吊销营业执照。 通知原文: 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责令改正通知书黑工商责字【2011】41号 黑龙江商联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jvzquC41yy}/ezs0eqs/ew4el1ipp}jpv1813:2331791ltpvgtua:8;36=70qyo
5.2018中国公益年会在京举行各界共论“时代洪流中的企业家精神2018年12月21日,以“时代洪流中的企业家精神”为主题的2018中国公益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企业、公益组织、高校、媒体等不同行业的近千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不仅围绕“企业家时代担当与引领、商业资本的社会化路径、当代公益的多次元图景、基础教育的反思与探索”等议题进行了分享和探讨,还见证 jvzq<84yyy4hqwl{kunjdjt0eqs0j}rn1{gpyns137=877mvon
6.新闻中心——驱动之家:您身边的电脑专家我们要搭建的是一个真正国际化的舞台,荟萃数十个国家(的艺人)和几乎每一种音乐风格。我们希望借助上榜的另外七家中国公司分别是携程旅行网(排名第42位)、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首次上榜,排名第56位)、这样的应用对于出门旅行的用户用处较大,不过需要联网支持,相信出国的朋友没几个敢开上网的,最好还是换jvzquC41pg}t0v~ftk|ft|3eqo5cnxl142722B65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