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明星这个行业吗?似乎大部分人都不是特别支持,毕竟许多明星坐拥上亿资产,背地里却偷税漏税,甚至还沦为外国的“棋子”。
当然,也不乏许多一身正气的明星。例如英若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不仅是个有职业操守的演员,更重要的,他还十分爱国。
曾经在求学期间,英若诚凭一己之力,在清华校园中揪出了两名美国间谍。
更离奇的是,间谍进监狱后,竟然写下了一本忏悔书。在书中他们赞扬中国,甚至在出狱后还为中国说好话。
两名间谍的前后举动,为何差异会这么大?英若诚又是如何识破他们的诡计的?
一 外教变身成间谍
说起英若诚,其实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宋丹丹的前夫英达,就是英若诚的儿子。
虎父无犬子,这句话在英家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不光是英若诚、英达有出息,整个英家的“开家鼻祖”也很有本事。
几百年前的英家,其实并不富裕。英若诚的爷爷,也并不是什么高官要员,但他在学习方面,却很有本事。
由于英若诚的爷爷很有文化,于是他成了爱新觉罗家的老师,在“家教”过程中,他和爱新觉罗的千金,还产生了不明不白的情愫。
凭借着这层关系,英若诚的爷爷得到了慈禧的赏识。当然,慈禧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她之所以会认同他,完全是因为英若诚的爷爷太有心机。他和爱新觉罗生米煮成熟饭,慈禧只能被迫承认他这个女婿。
英家老爷子跻身上流社会后,便开始着手发家致富。很快,爱新觉罗为他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英若诚的父亲。
英老爷子青年
英若诚的父亲,比起老爷子来,更加牛哄哄。他学识渊博,还一表人才。年轻的时候,在剑桥大学读书,在伦敦大学进修。
即便是回国后,他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蒋介石翻译文件,当马英九的老师。可以说,英若诚的父亲绝对是人生赢家。
人生赢家的后代,当然不会差。英若诚也遗传了爷爷和父亲的基因,他聪明机智,从小便是周围孩子的羡慕对象。
12岁的时候,英家便将他送到了剑桥大学。在那个年代,许多怀着抱负出国的人才,在见到国外的繁华后,几乎都会定居国外,久而久之,便成了空有报国志的闲人。
但英若诚不一样,虽然他沐浴着欧风美雨,但他始终记得爷爷的忠告,他的心思,一直扎根在中国的土壤中。
因此,大学一毕业,英若诚便回到了祖国。十几岁的英若诚为了能报效国家,决定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进入清华大学学习。
单纯的英若诚还以为,自己会在这里接受广阔的教育,增加自己的知识。然而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所顶尖学府中,竟然藏着各种阴险肮脏的小人。
间谍夫妇
这两个小人,还刚好是英若诚的外语教师,他们是一对美国夫妇。
起初,英若诚并没有怀疑自己的老师,相反,他还特别喜欢这两位老师。毕竟李克、李又安夫妇虽然是美国人,但他们却十分喜爱中国文化。
闲暇之余,夫妇俩经常和学生讨论中国文化,加上俩人和蔼友善,因此,很多学生都把他们当朋友看待。
上课的时候,夫妇俩还是一副正常状态。但下课之后,夫妇俩就火速回到了住处。并且,隔三差五,他就会邀请社会各界名人去家里做客。
邀请朋友来聚会很正常,但每次都邀请名人,这未免有些奇怪。另外,夫妇俩的邀请频率也让人怀疑,一开始,他们还会隔三差五地半聚会,演变到后来,夫妇俩竟然每天都要邀请朋友来。
一个正常人,会天天邀请朋友来做客吗?普通人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能进他们的家门的,都是各个领域有头有脸的人物。
青年英若诚
虽然李克夫妇行为反常,但英若诚顶多也只是觉得奇怪,他并没有把老师和间谍联系起来。
直到李克夫妇俩膨胀了,将魔爪直接伸到了英若诚面前来,这个时候,英若诚才意识到事情不简单。
二 大学教授成间谍
这个在清华大学教书的,是美国派来搜集情报的间谍。
学生几乎都看不到,李克夫妇俩的狐狸尾巴,他们还以为自己遇到了好老师。
但英若诚是个例外,他早就发现李克夫妇的交友行为很奇怪。不过那会他并没有重视起来,直到那一天的到来。
英若诚很纳闷,李克夫妇明明很公正,平时在课堂上,对每个同学都照顾有加,为什么现在会搞区别对待呢?
英若诚
英若诚还一头雾水呢,李克夫妇就找上了门。他们在一间小教室交谈,但交流的内容,既不是专业知识,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
李克夫妇讲得很晦涩,大概意思是询问英若诚对美国的态度。英若诚实话实说,将自己对祖国的忠心表露无疑。
这一次,他们的主题更加明确,直接问英若诚有没有效力美国的打算。英若诚心下一惊,他终于懂了,老师这是在“撬墙角”,是在为美国招揽“人才”。
想明白之后,英若诚斩钉截铁地拒绝了老师的“好意”。见英若诚拒绝,李克夫妇还打起了感情牌,不仅声称美国薪资高,还利用师生情谊,企图道德绑架英若诚。
好在英若诚心志坚定,没有掉进李克夫妇的圈套。
回到宿舍的英若诚越想越不对劲,如果老师是单纯来笼络人才的话,何必还要找那么多名人对话呢?
老年英若诚
总不可能,他们要为著名学者找工作吧?例如,钱钟书也在李克夫妇的邀请名单中,像钱中书这种水平的学者,需要他俩去介绍工作吗?
思想想去,英若诚得出了一个结论:李克、李又安夫妇是间谍!
想通之后,英若诚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国安局。不过,怀疑归怀疑,英若诚毕竟没有证据,国安局也很难定李克夫妇的罪。
于是英若诚自告奋勇,他愿意暗中调查李克夫妇,争取为国安局寻找证据。
得到国安局批准后,英若诚便展开了他的计划。果不其然,在英若诚的跟踪下,李克夫妇的行迹暴露无遗。
为了让李克的丑恶嘴脸暴露出来,英若诚想了个办法。他故意在课堂上和李克对着干,当李克在探讨信念问题的时候,英若诚便出来捣乱。
他不再像以前一样,有条理地进行辩论,而是逮着这个话题胡搅蛮缠。李克被英若诚气坏了,直接脱口而出:你们的信仰毫无意义!在我们面前不堪一击!
此话一出,全场震惊。李克平时文质彬彬,从不搞文化对立,如今为何口出狂言?
清华园
就在学生议论纷纷的时候,李克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于是他赶紧撇清自己,声称自己一时激动,让学生不要放在心上。
李克以为三言两语就能为自己开脱,殊不知,他的种种反常行为,早就被英若诚上报给了国安局。
当时正是抗美援朝时期,说漏嘴的李克明白,自己不能继续待在中国,就算他的间谍行为没有暴露,这仗一打起来,自己也很难脱身。
1950年,李克夫妇申请回国,但却没有得到批准。因为此刻的国安局,已经在高度怀疑他们俩。
回国美梦破灭后,李克夫妇有所收敛。但此刻才想着隐藏罪状,早就为时已晚。
1951年7月,北京公安将李克夫妇抓获。
不过事情发展到这里,还远远没有结束。被捕的李克夫妇并不安全,美国为了堵住他们的嘴巴,竟然派了FBI前来灭口。
三 遭到暗杀的间谍
这对夫妇前脚还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后脚便成了盗取机密的间谍。
间谍夫妇(左)
好在最后公安局还是成功逮捕了李克夫妇,不过谁也没想到,李克的嘴巴会这么硬。
面对审讯,李克夫妇还坚称自己是清白的。他对警方表示,自己收集的这些情报不算是国家机密,就算他将信息流传到美国,也只能是学术交流。
不仅是李克,就连李克的妻子李又安,也无比嘴硬。国安局也不是好糊弄的,他们忙活了大半个月,直接在李克家中,搜出了大量罪证。
在证据面前,李克夫妇终于坦白。然而,就在众人以为事件告破的时候,李克那边却出了意外。
好端端的李克突然进了急救室,一查原因,竟然是食物中毒。并且,这也不是简单的中毒,而是有人刻意下毒。
国安局立马着手调查,没多久,便查出了幕后黑手。然而出乎人意料的是,下毒者竟然是李克的同事。
间谍组织知道李克被抓,为了防止李克夫妇泄密,于是决定杀人灭口。
好在国安局送医及时,李克这才捡回了一条命。最后,苏醒过来的李克怎么也不相信,自己信奉多年的美国,竟然会如此残忍。
美国情报员
不过,不管李克能不能想明白,进监狱都是少不了的。
1955年9月,李克被判6年有期徒刑,而李又安则被判处4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
不过后来因为要换回钱学森的关系,李克夫妇只待了4年便出狱。出狱之后,李克立马回到美国。
直到这个时候,李克才看清楚美国的嘴脸。
李克本是美国海军部队的一员,在领导的撺掇下,才远赴中国打探消息。然而,为美国效力的李克,落难后却并没有得到告慰。
美国海军陆战队,将李克革职,还声称李克跟陆战队没有半点关系。就连李克染上肺结核后,本应该对其发放补助的陆战队,也还是丝毫不管不顾。
无处可去的李克,终于想起了中国的好。当年他和妻子来到中国当教授,打的是文学学者的旗号,为了款待两位跨国老师,清华给他们开出了一个月150美元的薪资。
要知道,在20世纪初,清华其他教授的工资才到20美元。而李克夫妇坐拥着优厚的待遇,背地里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李克妻子
后来东窗事发,间谍组织首先想的也是除掉李克,只有中国国安局,还在费尽心思救活他。
想到这些,李克悔不当初。因此,当美国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却突然当众夸起了中国。
按照上级约定,如果李克贬低中国,那就还能为他找份工作。但此时的李克早就看清了美国的嘴脸,于是他面对镜头,大方地说着中国的好。
不仅如此,李克还和妻子写了一本书,名叫《两个美国间谍的自述》。书中的内容,除了忏悔外,更多的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扬。
李克的书
这本书流传出去后,也让不少美国人冲破了限制,重新认识到了中国。
但这显然不是美国想要的效果,李克既然和他们对着干,那么注定讨不到好果子吃。
于是美国情报局更加见不惯李克,为了干预李克,他们处处设限,最后李克连赚钱糊口都成了问题。
走投无路之下,李克向美国一所大学递去了申请书,对方回复他:你可以来,但是你绝对拿不到工资。
后来李克还是去了这所大学,他不再是什么教授,如今的他,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职工。
不过,虽然地位不高,但醒悟的李克已经认识到了错误。这些年来,他一边醉心于学术,一边为了推广中国文化而努力。
老年李克
虽然他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克对弘扬中国文化,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就连当年揭发李克的英若诚,最后见到李克的时候,也发现李克完全变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