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协每日科普“事少钱多包吃住……”这些出国劳务陷阱千万别信!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春节假期结束,不少人开始寻找工作机会。“高薪境外工作”钱多事少,但很可能是可怕的诈骗!

出国劳务都有哪些常见骗局?如何避免落入陷阱?滞留境外人员的家属应该怎么做?一起了解——

警惕出国劳务四大骗局!

工作轻松薪酬高?

虚假宣传害死人!

一些出国劳务中介公司利用人们想出国致富的心理,以“工作轻松”“薪酬高”等为诱饵,刻意隐瞒出国工作的行业细节和存在风险,利用中介与务工人员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漏洞,诱使务工人员在不明实情的情况下签订不平等劳务合同。务工人员到了国外才发现被骗,陷入维权困境。

先交费用再出国?

卷款就逃丢血本!

不法分子以虚假或缺乏资质的劳务输出中介机构为媒介实施诈骗,收取高价中介费、报名费、保证金后卷款潜逃。

出国之后补签证?

权益受损无人问!

某些不具备境外劳务资质的中介机构,编织出“免签国不需要办工作签证”或“先过去,以后再补办工作签证”的谎言,将劳务人员输送至国外打黑工。

手续齐全项目真?

被逼违法身被困!

一些不法分子往往以高薪为饵,通过伪造工程项目、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等方式,以出国劳务名义诱骗务工人员。 一旦务工人员被骗出境,不法分子便立即采取没收通讯设备、撕毁护照等手段逼迫其从事跨境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如何避免落入“境外招工”陷阱?

➌任何旅游签证都不能等同于境外劳务签证,求职者需分清签证类型,避免被蒙蔽。

➍求职者应避免通过不知名网站和非官方注册的社交账号求职或缴费,谨慎提供个人信息。

滞留境外人员的家属该怎么做?

1.立即与滞留境外人员联系

家中如有滞留境外人员,家属需积极与其联系,问清滞留境外人员的现状、详细地址等信息。

2.积极向辖区派出所报告

3.对滞留境外人员保持关心

滞留境外人员滞留境外的原因多种多样,家人的关心关爱是劝导滞留境外人员回国的重要一环。

4.拒绝滞留境外人员的邀约

滞留境外人员有可能被诈骗分子控制,进而诱骗亲友,面对滞留境外人员讲述轻松赚大钱的邀约,千万不要相信!

原标题:《【山东科协每日科普】“事少钱多包吃住……”这些出国劳务陷阱千万别信!》

THE END
0.收取上万元费用后卷款消失出国务工背后藏着黑中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刘晓倩介绍,求职者出国务工前,涉及的中间方主要有两种:一是派遣公司;二是职业介绍公司。这两类公司都需要取得相应的行政许可。相对而言,派遣公司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履行支付工资等义务,不向劳动者收取费用;职业中介公司斡旋于劳动者与单位之间,提供沟通联系,与求职者签订居间合同,收取居间服务费。 现实中,有的出 jvzquC41ejooc7vkcprppp3eqo532;9126911A7749>20|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