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是无数年轻人追逐梦想的起点。然而,国内一些黑心留学中介却利用信息差和信任漏洞,设下种种套路,让这条本该充满希望的路变得危机四伏。好在,比起其他行业的“坏种”,留学中介还不算太狠——坑点钱,又不要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中介的常见套路,帮你擦亮眼睛,避免被“收割”!
套路一:低质高价,卖“水硕”赚翻天
怎么坑?
很多中介,尤其是抖音、微博上的“留学网红”,喜欢拿低质项目忽悠人。比如西班牙、白俄罗斯的“水硕”课程,实际成本不过几千欧元,却被包装成“名校直通车”,卖到十几万甚至更高。他们瞄准的是那些信息闭塞、搜索能力弱的二本或大专毕业生,利用信息差狠狠宰一刀。
真实案例
有个抖音留学博主,靠卖18.8万的“名校项目”,忽悠了一堆“呆呆傻傻”的大专生。结果呢?学生去了才发现是名不见经传的野鸡学校,毕业证含金量几乎为零。而这位博主早已赚得盆满钵满,租下成都IFC的豪华写字楼,甚至登上胡润、福布斯的U30榜单,风光无限。
防骗TIP
别被“网红”光环蒙蔽!选项目前,查查学校排名、课程质量和毕业后的认可度。多联系学校官网或第三方机构,别只听中介一张嘴。
套路二:冒充学长学姐,卖你“黑名单”
怎么坑?
小红书、知乎上常见一些“热心学长学姐”,发一堆留学“测评”帖子,鼓励你私信咨询。可一旦你上钩,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中介马甲。他们先把你咨询过的其他机构抹黑一遍,再未经允许把你的微信卖给一堆中介。从此,你的手机就被各种推销电话和“老师”轰炸,烦不胜烦。
真实案例
小王在小红书上关注了个“英国留学学姐”,私信后对方热情“指点”,还推荐了家“靠谱”中介。可签约后服务一塌糊涂,申请全砸。事后才知道,这“学姐”就是中介的营销号,专门拉客。
防骗TIP
套路三:保录取、作弊,一鱼三吃
怎么坑?
“保录取”听起来诱人,但背后是作假和欺诈的深渊。这些中介敢“先服务后收费”,因为他们早就拿捏了你的“命门”——身份证、护照、家庭住址,甚至小学初中的信息全被套走。他们靠这招“一鱼三吃”:
高价作弊:伪造材料、考试作弊,收你一大笔钱。
信息贩卖:把你的联系方式卖给机票、租房、换汇等服务商,再赚一笔。
敲诈勒索:缺钱时,把你的作弊证据卖给电诈团伙,威胁你掏“封口费”。
真实案例
上个月,香港爆出几十名大陆留学生被骗6000万的新闻,其中一人被骗920万!很多受害者就是信了“保录取”,结果不仅留学失败,还被电诈团伙敲诈,损失惨重。
防骗TIP
留学没有“保录取”捷径,任何打包票的中介都别信!别轻易交身份证、护照等敏感信息,小心被“套牢”。
套路四:假学历、过度包装,收钱不办事
怎么坑?
有些中介爱吹牛,比如“保证进世界前50名校”、“独家科研实习”,结果收钱后给你一堆没用的“包装”,或者把你塞进返佣高的私立大学。收钱前甜言蜜语,收钱后翻脸不认人,申请失败还不退款。
真实案例
小张花10万买了“VIP服务”,承诺有“名校导师推荐信”和“独家实习”。结果推荐信是中介员工写的,实习就是普通志愿者活动,最后申请全挂,中介却说“服务已完成”,一分不退。
防骗TIP
签合同前看清条款,别信“内部渠道”的鬼话。多问问在校学生或毕业生,搞清楚真实的申请难度。
结语:擦亮眼,别让梦想被坑
留学中介的套路虽然花样百出,但本质都是利用信息差和信任漏洞赚钱。好在他们大多“只坑钱,不害命”,还不算最黑心的行业。可即便如此,你的留学梦也不该成为他们的“提款机”。选择正规中介,多核实、多求证,才能让这条路走得踏实。
行动呼吁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